輸給余承東後,小鵬的冬天有點頭大

2023-11-17     鋅財經

文/路世明

編輯/大風

如果說汽車圈最近誰最煩躁,何小鵬當屬第一人。

近一個月多來,關於小鵬汽車的「麻煩事」接二連三。先是何小鵬與余承東就AEB技術拉開了一場線上激辯,引發行業熱議;再是小鵬掀起一場內部反腐行動,原小鵬汽車副總裁、採購部負責人李豐被停職調查;緊接著超1500名小鵬P7車主又聯名致信何小鵬,要求更換車及晶片等......

一邊是麻煩不斷,另一邊卻傳來捷報。據小鵬官方數據,小鵬G9在10月份以4593輛的銷售表現位列中大型純電SUV銷量榜首,而整個10月的零售銷量也超過了2萬輛,創出單月銷量新高,同比上漲292.1%的同時,環比漲幅也高達三成。

作為掌門人,面對一連串的「驚嚇」和「驚喜」,何小鵬內心難免會響起一首《我的心太亂》。

雖然負面影響不可避免,但這或許也能讓小鵬更加抗打和成熟一些。

AEB之爭,體面收場

和余承東的爭辯,最終還是以何小鵬的「感謝」而體面結束。

11月9日上午,何小鵬在微博帳戶公開發文,稱其早上與余承東就技術路線進行了探討,但沒有給出結論,只是對余承東的建議和大度表達了感謝,有時候誤會後更容易成為好朋友。

之所以稱之為「體面」結束,是因為在這場爭辯中,何小鵬不僅是「發起者」,也是「輸家」。

來源:何小鵬微博

能夠預料到的是,如果不從更高層面發言來為此事件畫上句號,再「鬧」下去,只會讓何小鵬與小鵬汽車更加的難堪。

回顧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11月1日,何小鵬對「針對問界新M7大定用戶的調查結果顯示,很多人都願意為AEB買單」作出回應:「友商講了AEB,我認為99%是假的,它就是造假,那些宣傳都不是公司官方發布的,全是來自小視頻。我們的人也去問了,它的AEB根本不能開,路上誤剎車的情況太多了。」

對於這種指名道姓的「誹謗」,一向喜歡「鬥嘴」的余承東自然忍不了。僅僅兩天以後,余承東直接在自己朋友圈中「還擊」:「連AEB是什麼,居然有車企一把手還根本沒有搞懂呢......」

圖:余承東朋友圈

余承東「開噴」之後,何小鵬隔日也在朋友圈「陰陽怪氣」的說道:「我最近評價了一個行業亂象,結果行業沒急,非行業的倒急了,不知道他急什麼。」

兩人你來我往,成功引起了整個行業的「興趣」,不少行業大佬也頻頻發文,希望能夠「蹭」上這波流量。但對大多數吃瓜群眾來說,他們甚至不知道這場爭辯的「核心」是什麼。

事實上,所謂的AEB技術即汽車自動緊急制動系統,該功能可以最大限度地進行自動緊急剎車制動或使車輛減速,從而降低與前方車輛或行人發生碰撞的機率,避免事故發生。不過該技術由於缺乏相應標準,導致了各家車企設定觸發AEB的速度並不相同。

11月7日,緊跟熱點的懂車帝發起了一場針對AEB功能的夜間測試。「夜間AEB對靜態假車」測試項目中,華為背書的問界M5和阿維塔11均可以做到時速80km/h下剎停,而小鵬G6和G9兩款車僅能做到在時速40km/h下的剎停。

來源:懂車帝

在傳統技術理念中,AEB設定的速度並非越高越好。如果速度較高的情況下錯誤觸發該功能,很大程度上會使得車內人員受傷,但如果設定速度過低,又滿足不了用戶的需求,就比如說經常跑高速的消費者,自然是希望AEB設定速度越高越好。

小鵬的AEB和自動駕駛是兩套完全獨立的系統,AEB無法調用智能駕駛傳感器的強大感知能力,依然是博世的傳統方案。在環境感知能力不夠的時候,過於靈敏的AEB的確可能會造成更大的危險和損失,從這個角度,小鵬現有方案是合理的。

問題在於,華為的AEB走的並非傳統路線,華為的AEB是調用了智能駕駛的感知能力之後的AEB。換句話說,華為的AEB並不是說遇到危險情況以最大剎車加速度直接剎死,而是當汽車判斷人駕存在危險的時候,按照自動駕駛對於這種場景的處理方式接管處理。

如果從技術發展的角度來看,顯然是余承東「勝利」的一方。但能夠相信,經過此事件的小鵬真的會「通過OTA拓展AEB功能」。而無論誰輸誰贏,這場爭論都將促使行業加速創新,進一步利好消費者。

內部反腐,組織調整

成本控制一直是車企獲取利潤的重要手段,有效的成本控制可以減少企業的生產成本,增加企業的利潤空間,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但一直以來,車企採購部作為負責確認供應商、採購價格的職能部門,成為了汽車產業鏈條中貪腐的高發區。

一月前,小鵬內部宣布和公示了供應鏈反腐調查的結果,原公司的副總裁、採購部總經理李豐被宣布停職,並被警方帶走,與此同時,還有多名員工被點名留下,配合公司和警方的調查。

針對此事,小鵬汽車回應表示,公司採取行動是正常的反腐倡廉行為,對於腐敗行為,發現一起、糾錯一起,絕不姑息,此次事件涉及面小,不影響商務、生產環節。

據了解,小鵬汽車曾在2022年底宣布對供應鏈業務部門進行調整,將原來的供應鏈服務部、營銷服務採購部和零部件採購三個部門整合為一個部門,由李豐全權負責。而李豐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是在今年的6月27日,於「世界新汽車技術合作生態展會」上高談汽車供應鏈的變革。

圖:李豐演講

事實上,小鵬的這場反腐行動早有預兆。

首先是和大眾合作的洽談中,小鵬向大眾提交了G9的BOM成本,之後大眾CEO表示他們把G9拆了,內部都非常好,但是「你們這個東西貴了25%,那個東西貴了百分之十幾」,何小鵬表示那頓飯吃得很有壓力。

其次,在此前G6上市的時候,何小鵬對外公開稱,原長城汽車總經理王鳳英出任小鵬汽車總裁之前,小鵬汽車的零部件成本普遍高於同行。而王鳳英出任後,在聽過座椅成本的彙報後,直接就告訴何小鵬成本高了1200元,這件事也從側面反映了小鵬之前的採購體系的混亂和黑暗。

另外在運輸方面,小鵬汽車曾招標海運,要運幾百台車,本來使用滾裝船最便宜,但有人說滾裝船運不好綁車固定,要用貨櫃,這就貴了70%,何小鵬表示「要不然是他們不懂,要不然有人故意的,換一個供應商」。

圖:滾裝船運輸汽車

腐敗帶來的直接體現是財報數據的「不漂亮」。今年第二季度,小鵬汽車營收為50.6億元,同比下滑31.9%,環比上升25.5%;凈虧損為28億元,同比增加3.8%,環比增加20%,超過了市場預期的凈虧損21.71元。

此外,在毛利率方面,2023年第二季度小鵬汽車的汽車毛利率為-8.6%,而2022年同期為9.1%,2023年第一季度為-2.5%。如今汽車行業競爭激烈,新勢力車企現金流普遍緊張,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成本的把控自然要更進一步。

能夠看到的是,今年以來小鵬汽車一直在強調「全流程降本」,其中,供應鏈反腐已經成最「核心」的任務。

提升銷量和降低成本是車企不變的主題,小鵬選擇從自身採購部開刀,其實也展現了其對於快速實現盈虧平衡的決心,相信這一波反腐行動,能夠讓小鵬的成本回到正軌。

背刺車主,如何妥協?

反腐大旗和降價大招的疊加使用,具備了「立竿見影」的功效。

前幾日,小鵬汽車官微發文宣布,旗下純電中型轎車 P7(含 P7i)、純電中大型 SUV 車型 G9 雙雙位居各自細分市場的榜首。

小鵬汽車在10月份的銷量數據中,P7車系以4250台的銷量奪得「25-35萬級純電中型轎車」銷量第一;小鵬G9,官方表示其2024 款車型上市一個月銷量環比增長約 400%,高階智能駕駛滲透率達到 80%,號稱「穩居行業第一」,在四個星期內實現連續四周的「中大型純電SUV銷量第一」,累計銷量達到4593台。

小鵬G9 來源:小鵬官網

同時,小鵬P7i 還新增了一款新車型「550 版」,起售價格進一步拉低來到 22.39 萬元,通過推出新車型、降低起售價等方式,不斷擴大市場份額,吸引更多的消費者購買小鵬汽車。

回顧今年上半年的表現,小鵬一共累計交付了4.14萬輛的新車,相比理想和蔚來,這樣的成績無疑顯的有些「失速」。而10月份的市場亮眼表現,又給小鵬打了一針強心劑,也成為了治癒何小鵬「煩躁症」的良藥。

但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11月8日,繼小鵬P5車主集體維權成功之後,又有將近300名P7車主發布了致小鵬汽車CEO何小鵬的一封信,同時這封信也發給了P5/P7i/G3/G6/G9和未來的X9用戶,10日下午,人數已經突破了1500多名。

信中,小鵬P7車主提到他們先是通過官方各大渠道進行反饋,發了郵件,在何小鵬微博評論、抖音帳號私信等,也撥打了官方400電話,還在小鵬APP里發帖、聯繫了官方運營人員,但終究得不到反饋,不得已才寫下這封信。

車主們表示,在2020年4月P7發布後,不少人就率先購買。彼時官方介紹智尊版將標配XPILOT 3.0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其他車型可選裝,價格為3.6萬,後續支持升級,但截至目前,小鵬此前承諾的升級XPILOT 4.0系統卻杳無音信。

在今年10月24日的小鵬AI DAY活動中,官方表示G6、G9和P7i都將支持XPILOT 4.0系統,但對P7卻沒有任何表示,鑒於此,車主們集合起來討要說法。

同時,車主們還搬出了包括極氪為老001車主免費更換8155座艙晶片、理想和蔚來針對老用戶推出付費升級項目等事件,以此為案例,要求小鵬解決「免費或者自費更換8155座艙晶片」、「退還軟體的購買費用」等訴求。

或許是因為最近一直站在風口浪尖之上,對於此事件,小鵬目前還未做任何回應。但能夠肯定的是,如何對待用戶訴求、如何處理用戶關係,這直接關係到車企的市場影響和實際銷量。

在當前汽車行業如此內卷、更新換代如此之快的實際情況下,車企與用戶的關係正在重構,車企肯定要對用戶好,但什麼程度才算好,是否要不計代價?小鵬急需一個妥當的方案。但無論如何,也無論是小鵬還是其他車企,正視車主訴求,都應該成為最基本的態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8295d0b830914e6b0f200eb46cabd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