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姜的4種妙用,全家都能用到!

2022-07-05   上醫仁家

原標題:推薦姜的4種妙用,全家都能用到!

近日,今冬第四次寒潮大範圍來襲,多地齊發寒潮暴雪雙預警,東北局地降溫超10℃,12省會級城市最低氣溫將創今年下半年以來新低。本次降溫範圍廣,溫度低,易致呼吸道、心腦血管等疾病多發、重發,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建議大家利用好「姜」這味妙藥。

中醫用姜十分講究,有生薑、乾薑、炮姜、母姜、懷姜、煨姜、高良姜等,就連生薑的姜皮都可以行水消腫,下面講一下常見的幾種姜的區別。

常見姜的區別

生薑,就是我們做菜常用的姜,是種了一年就採收的新鮮姜,其性溫、味辛,入肺、脾、胃經,具有散寒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化痰行水、引藥歸經、解魚腥蝦蟹毒等功效,素有「嘔家聖藥」之稱。

乾薑,是母姜/老薑曬乾或烘乾而成。姜是用根莖繁殖的,老薑一般都是發過2次芽,生長了3年的姜。老薑性熱味辛,入脾、胃、腎、心、肺經,具有溫中逐寒(偏於祛里寒)、回陽通脈的功效,為溫中散寒之至藥

炮姜,又叫黑姜,是乾薑的炮製品,其性溫、味苦澀,入脾、肝經,善走血分,具有溫經止血、溫經止痛的功效,為治中焦虛寒、脾不統血之要藥,如治療痛經就多用炮姜。

姜的妙用

1、晨起含姜胸中暖

這個方法是旅行家徐霞客、古代採藥工等常用的,也十分適合現在冬季降溫後要早起匆忙趕路的上班族。出門時口含兩片生薑,在途中讓唾液慢慢地和薑汁混合,然後咽下,到上班的地方後,把薑片慢慢地嚼碎,吐掉或者咽下,這樣就可使前胸保持一股暖氣,不受外面風寒影響。

這就是《本草綱目》中記載的:「姜辛而不葷,去邪辟惡,早行山行,宜含一塊,不犯霧露清濕之氣及山嵐瘴氣。」

2、乾薑粉沖服肚不涼

中醫認為,寒痛多見於身之前,再日常生活中我們發現,冬季穿的少了,或者在室外呆的久了,寒邪直中脾胃會導致腹部疼痛,這種情況在女性身上更為常見也更為嚴重。

這種情況,可以去超市買點乾薑粉沖服,還可以加點紅糖,當飲料喝,能解寒邪,暖脾胃

3、炮姜貼敷肚臍治痛經

民間有一則用炮姜治療痛經的經驗方,炮姜、肉桂、小茴香各15克,共研粉,用米醋或黃酒調為糊狀,敷於肚臍,用乾淨的醫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連用5~7天,可改善宮寒、痛經、腰酸怕冷等症狀。

4、姜皮茶緩解水腫

生薑洗凈,將皮削下來,不要帶過多的姜肉,大概小半碗的姜皮就可以熬水了,煮好後加點紅糖,紅糖能夠緩和姜皮的刺激性,此法適合腿腳、面部易水腫的人群。

腸胃不適、腹瀉、感冒人群,不建議服用生薑皮茶。

(文章部分資料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