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最後的鐵帽子王,生活窮困,以拉黃包車為生

2023-04-19     臨溪柚子

原標題:大清最後的鐵帽子王,生活窮困,以拉黃包車為生

前言

大家都知道在康熙末年的九子奪嫡爭奪中,是雍正笑到了最後,而雍正這邊除了舅舅隆科多和大臣張廷玉等人的支持,還有就是十三阿哥掌握軍隊,可以說十三阿哥胤祥是雍正上位的第一功臣都不為過。而且雍正對於他這個弟弟也不錯,封為了鐵帽子王。這也是清代對皇親國戚封賞的最高禮遇。

能拿到鐵帽子王,基本上如果不犯什麼大事,基本上都可以世襲,而且不降爵,所以鐵帽子王就意味著爵位的鐵飯碗。大清兩百多年歷史,皇親國戚多如牛毛,而真正被封為鐵帽子王可以實習的也僅有十二位,在這些鐵帽子王中有胤祥和奕這樣治世王爺,當然也有很多祖上牛逼,但卻一代不如一代的很多清閒鐵帽子王。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鐵帽子王代善一系最後一個鐵帽子王——晏森,都知道代善是皇太極的長子,在最初設立的八大鐵帽子王中,代善就是以親王的爵位繼承的。這也就意味著只要不犯大事,他這一脈的繼承人都是親王稱號。

代善這一脈的兩紅旗應該是存在感最低的,在皇太極時候還能作為主力征戰部隊,但後期由於站隊等問題,兩紅旗都是處於八旗鄙視鏈的最末端。不過正是由於他們的不爭不搶,代善這一脈的八旗子弟也是日子過得最安逸的,遠離朝堂爭奪,做最悠閒的王爺。就這樣他們就在北京城呆了了下來,都知道入了關之後的八旗子弟已經失去了上進心,這些旗人多借指仗著祖上有功於國只想做一個逗鳥、花錢的紈絝子弟。

但隨著進入近代大清王朝逐漸沒落,這些生於皇城根的八旗子弟的好日子也到了,代善這一脈忙忙碌碌過完幾百年之後,迎來了第十代鐵帽子王晏森,晏森繼位鐵帽子王的時候已經是1910年了,大清王朝隨時都有覆滅的影響。

不過別看大清王朝沒有幾年的壽命了,但作為鐵帽子王的晏森的日子過得還算是很不錯的,當時才十六歲的晏森也是個剛懂事不久的孩子,也許是沒有祖先那種政治嗅覺,或者是富貴日子過慣了,晏森當王爺的時候還是習慣了旗人的鋪張浪費,很快1912年大風雨飄搖之中的大清王朝徹底撲滅,沒有了皇家內府支持的晏森很快失去了經濟來源,光拿不做的親王府也逐漸開始變賣祖上的家產,日子也越來越緊吧。很多的大清皇親國戚都不得不投靠軍閥或者國外的勢力,甘當他們的代理人。

晏森被趕出王府之後,變賣家產和祖上遺產,遣散家人,但是早年吃喝嫖賭的經歷,卻讓晏森根本沒有理財的概念。很快到了三十年代,很多人都去東北投靠了溥儀,但是深知民族氣節的晏森,卻沒有選擇去當漢奸,而是選擇走上街頭成為一個黃包車夫。在這他十幾年前很鄙視的職業卻成了自己的歸宿,工作是苦點,但起碼也是一個正經工作,而且能拉的下臉來當黃包車夫,確實也能證明晏森已經接受自己不是鐵帽子王的事實,重新回歸市井生活。

不過還真別說,晏森的當黃包車夫這一工作在北京城傳開之後,很多人都抱著獵奇的心理來看和光顧他的生意,有些外國公使和其他政要或抱著戲弄、或抱著可憐的目的找他坐車。不過無論是什麼樣的人,晏森都會對他們要臉相迎,對著這些乘客說著北京的變遷,對外國友人講述一些清朝的文化秘史,活脫脫的一個北京地圖。有很多一起的王公貴族看不下去,也去接濟他,但是天生不會理財,而且日子瀟洒慣了的他也沒有刻意經營的意思,生活上還是我行我素,錢來得快花的也快。

他的晚年生活也是很悽慘,在貧困交加中去世,而陪伴他的仍然還是那一輛黃包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80a651ff39a9e5b10a06a356c6c6c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