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怡:結婚五年,只落了個孩子?

2022-08-09     華語娛樂聚焦

原標題:孫怡:結婚五年,只落了個孩子?

或許是這幾年明星離婚事件早已發展為常態,所以大眾對於昨天董子健和孫怡官宣離婚的消息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震驚,甚至還有一絲,「哦,他們果然離了的」平靜感。

之所以會這麼說,是因為早在今年6月的時候,二人的婚姻狀態就已經疑似亮起了紅燈。6月4號是孫怡的生日,董子健在祝福微博中稱呼孫怡為「大福媽」,當時就有敏感的網友察覺這味不對,要擱以前,董子健對孫怡的稱呼不是「小公主」就是「大美女」:

拜網際網路的記憶所賜,網友已經默認為改稱呼是明星夫妻的離婚暗號,楊冪劉愷威,楊穎黃曉明,趙麗穎馮紹峰,佟麗婭陳思誠、大S汪小菲等人,都在這記暗號下添寫過濃墨重彩的一筆。

當然僅憑稱呼的轉變並不能成為離婚的證詞,只是沒有人能高估自己對無愛婚姻生活的容忍度,哪怕僅是維持和平的假象都會覺得膈應至極,所以一定會轉而強調除「夫妻關係」外的緊密聯繫,最常見的就是「孩他媽」、「孩他爸」。

回到董子健和孫怡,這對年輕的小夫妻用了六年的時間走完「相戀—結婚—生子—離婚」的流程,拋開原則性的問題不談(畢竟他們離的是體面的),主要想跟大家聊聊,他們這段婚姻能給普通女孩帶來的啟示是什麼。

董子健和孫怡早期相識相戀的過程,很像是我們看過的偶像甜寵劇照進現實版,只不過孫怡拿的並不是傻白甜女主台本。

董子健比孫怡出道早一年,2013年董子健靠《青春派》拿下上海國際電影的「影帝」時,孫怡才剛出道。據董子健回憶他是在2015年的東京電影節上對孫怡一見鍾情的,因為他覺得孫怡笑起來特別甜。

比起董子健的暗戀,孫怡更加主動一些,是她提出讓董子健的經紀人牽線搭橋讓兩人結識,這個經紀人是誰呢,她就是號稱京圈第一經紀人的王京花,兩個「冰冰」、陳道明、胡軍等都是王京花捧紅的,同時她也是孫怡出道後的第一個經紀人,董子健的親媽。

董子健傾心孫怡的理由很好理解,孫怡對董子健的欣賞也不無道理,個人認為董子健身上附加的那些高價值對孫怡來說,是遠遠大於他自身的個人魅力的。

拿成就來說,董子健19歲拿下「影帝」的時候,早早輟學的孫怡還在混跡「野模圈」;拿家境來說,董子健就算不是頂級豪門之子,那也是一生不愁吃穿的富二代,而孫怡出生在東北的一個普通家庭,維持生計算不上堪憂,但也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擺在孫怡身上很現實的一個問題就是,當小鎮女孩無法用知識或個人能力逐步改寫命運的時候,她想要得到一整套人生解決方案最便捷的途徑,就是和高位階層人群結婚。

孫怡比多數想要通過婚姻去交換階層上升的普通女孩,更幸運的地方在於她確實遇到了羨煞旁人的愛情。的確,婚姻上的門當戶對確實存在,但是從深層面來說,階層差異本質上並不是外在的經濟差異,而是由經濟影響導致的認知水平的差異,換句話來說,兩個人相處,性格的協同性很重要。

這也是為什麼,董子健和孫怡早期相處格外地甜,所以女孩們看到沒,想要被富二代喜歡,自身條件上一定要有除美貌外的內在優勢支撐,因為美貌在越高級的圈子裡所具有的價值就越低。孫怡的優勢在於能製造甜蜜情趣,從他們的日常互動里就能感知一二,當然肯定還有旁的什麼東西,只是外人很難看到。

可惜,偶像劇的結局總是停留在「灰姑娘」和「小王子」最幸福的那一刻,夢幻泡泡機的製造者不負責告知觀眾下了台面的偶像劇面臨的是怎樣的現實難題,但孫怡知曉。

灰姑娘嫁給了真王子,外界總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灰姑娘一定是獲利最大的那一方,將性別對調也是如此,傾斜的天枰在重力的作用下,高位者總會漏點什麼給低位者,這是自然規律。

但是仔細想想「嫁豪門」,本身就是高收益配合高風險的一件事,竹籃打水一場空就是最大的風險。

孫怡和董子健的結合,很像亦舒筆下的「朱鎖鎖」和「謝弘祖」,書中蔣南孫提醒過鎖鎖要慎重考慮和謝弘祖的婚姻,她說「你可要想清楚啊,你這麼嫁過去,謝宏祖能不能一直對你這麼熱情不一定,但他母親可一定會一直找你的茬。」

對應到現實中,王京花有沒有找過孫怡的茬我們無從知曉,但從多維角度來看,確實也沒覺得王京花有多重視孫怡。

離婚消息傳出後,坊間有傳言說孫怡和董子健根本沒領證,其實這是無稽之談。早在2017年5月10日就有網友偶遇他倆在民政局登記結婚。

但婚禮確實沒辦。孫怡在鏡頭前解釋過是因為他們當時不想大張旗鼓,而且年紀也很小,這些說辭不管出自真心與否,到底也是件遺憾的事。另一層現實因素的猜想,也許是王京花這邊不願意操辦。因為有錢人的婚禮不只是形式的過場,其中還有利益關係人際關係的牽線搭橋,好為以後的合作鋪路。王京花直接省去了這個步驟,就更能讓人聯想到她對孫怡的各種看不上。

另一方面,王京花也停止了對孫怡事業上的扶持。

站在外界的角度來說,孫怡嫁給董子健最大的收益,必然是名正言順背靠王京花這棵大樹,有著「兒媳婦」這層親上加親的關係網,王京花沒有理由不捧她。事實證明,孫怡婚後的資源還遠遠不如婚前,截至目前孫怡的代表作還是婚前的《十五年等待候鳥》《因為遇見你》《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等。

孫怡肯定是有事業心的,否則不會在生完孩子的第五個月就出來拍戲,這還是她更換了經紀人以後談來的工作。孫怡也不只一次地表示過,她原本就不想靠婆婆的人脈和資源,她希望用實力在演藝圈闖出一片天。

孫怡會這麼說,大機率是因為她自己也明白靠婆婆這條路是行不通的,再怎麼說,王京花曾經也是一手捧紅孫怡的經紀人,哪有不盼著自家藝人做大做強的?

唯一能解釋通的理由,就是王京花對孫怡兒媳婦這層身份的戒備心。比富二代更難搞定的往往是他們的爸媽,越是有錢有地位的人,他們的資源都是在自己人手裡流動的,從前孫怡在事業上是王京花的服從者,給她什麼她就拿什麼;但結婚以後,孫怡的地位升級了,她從圈層的服從者變成了闖入者,人精如王京花,必然會用手腕和心眼「敲打」孫怡,把她置於可以出去接活賺錢但無法爆紅飛升實現經濟獨立,這樣安心可靠的局面。

離婚後,董子健和孫怡被查出沒有任何商業關聯也能很好地證實這一點,這就是有錢人聰明的地方,只做提供,不做捆綁。所以,沒有極高情商和手腕的普通女孩,在「高嫁」這個問題上一定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慎重,如果把外在美貌作為和階層交換資源的唯一資產,那麼這項資產必然會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貶值。

這樣的話語並非是對孫怡持有惡意,相反個人內心深處還是很喜歡孫怡的,只是優秀如孫怡都沒有在「高嫁」的婚姻中如魚得水,普通女孩的黃粱一夢又能做到幾時。他們的婚姻故事作為一個公開的參照樣本,或許也能為你我提供一些思路。

婚姻同生活一樣,都是王小波筆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就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不再作觸底的反擊。

相愛有很多個理由,但分開一定是因為他們在做決定的那一刻,都明確意識到沒有對方會過得更好,看過愛情最好的模樣,所以才知道不愛了是什麼樣子,及時告別也挺好,未來路還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6e1d2aec40da901e095760f0b1f58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