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換牙期常見的3大問題,家長早發現,娃少受罪或者不受罪

2022-02-24     空谷幽蘭育兒

原標題:孩子換牙期常見的3大問題,家長早發現,娃少受罪或者不受罪

承擔切咬、咀嚼功能的牙齒,是人體最堅硬的器官,其珍貴性不言而喻。和其他身體器官不同,牙齒生長存在特殊性,人的一生中擁有兩副牙齒。幼兒時期萌發的是乳牙,待到6歲左右,乳牙脫落,恆牙開始生長,並且伴隨人一生。

乳牙與恆牙會有一段時間的共存期,也稱之為「換牙期」。這一關鍵時期,若然不重視口腔問題,恆牙生長就會受到一定影響,出現牙齒排列不對稱、牙周病等,影響到孩子整體面部的美觀協調性。

因此,孩子換牙可是家長不能忽視的「成長大事件」,要想孩子少受罪的同時,還能夠擁有一口整齊漂亮的牙齒,這幾個換牙期常見的問題就要認真學起來!

乳牙滯留出現雙排牙

恆牙已經萌出到位,但是乳牙依舊沒有脫落,肉眼視覺上看孩子長了「雙排牙」,在醫學上的專業解釋則是「乳牙滯留」。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少數是因為天生恆牙出位異常、恆牙天生缺失有關,更多的則是因為現代兒童普遍存在飲食過於精細,存在咀嚼不足的現象。乳牙未曾發揮應有的咀嚼功效,沒有得到鍛鍊和刺激,從而讓孩子出現了乳牙滯留。

要避免乳牙滯留的問題,除了日常生活中要讓孩子多鍛鍊咀嚼能力之外,一旦發現有乳牙滯留的現象出現,不能抱著「等一等」的心態拖延,務必及時到口腔醫院就診。在專業醫生安排下拔除乳牙,讓恆牙生長不受影響。

乳牙早失導致牙齒錯位

按照新陳代謝的發展規律,換牙期通常是在6歲左右開始出現,到12歲左右全部換牙結束,恆牙正式「上崗工作」。但一部分孩子會存在乳牙早失的現象,在5歲之前乳牙就開始脫落,但是恆牙遲遲不肯長出。

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外傷等外部因素所致,但也有大部分情況是牙髓疾病和根尖周病變引起,所以乳牙早失現象要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

乳牙早失,恆牙「缺席」,牙間隙會因為周圍牙齒的偏向而變小,最終恆牙位置被占,「遲到」的恆牙被迫只能「錯位排列」,嚴重影響牙齒美觀。

因此出現乳牙早失一定要認真對待、及時進行處理,必要的時候採取間隙保持器,進行干預治療,防止牙間隙縮小以及頜牙的下垂。

牙齒錯位咬合

乳恆牙交替的同時,頜骨也在隨之發育,從而建立新的咬合關係,但有時候會出現錯位咬合。

這種情況有一部分是暫時性的,隨著牙齒生長發育,恆牙全部長出後,會恢復正常。但也有部分上唇唇系帶位置過低,造成上前牙間隙過大,從而出現了錯位咬合。

這種情況無法自然咬合,不僅影響孩子正常的咀嚼功能,也會對面部發育造成影響。所以,應當及時去醫院口腔科進行就診,在醫生幫助下進行牙齒糾正。

換牙期是孩子最重要的時候,不僅關係到顏值,還可能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所以在孩子換牙期,我們要多多注意,

換牙期的注意事項,父母要牢記,讓娃少受罪

√注意口腔衛生

反正乳牙只是「過渡」,所以很多家長也持有無所謂的態度,沒有教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口腔護理習慣。讓孩子牙齒出現齲病,從而導致乳牙早缺、影響繼發恆牙生長的情況。

口腔衛生護理要從娃娃抓起,教導孩子正確的刷牙方式,並且養成早、晚刷牙的好習慣。吃了甜食等也要及時清理牙齒,預防食物殘留在口腔中,出現齲病。

√耐咀嚼食物要安排

咀嚼食物可促進乳牙牙根的自然生長發育,促進他們自然吸收、脫落。因此,一日三餐的膳食安排方面,家長切忌不要因為關愛,而採用「粗糧精化」的喂養方式。如:將固體食物打成泥或者汁水等。

要鍛鍊孩子的咀嚼能力,那麼可以多安排一些耐咀嚼的食物,如:玉米、蘋果等,甚至連大骨也可以讓孩子嘗試,多咀嚼能夠讓乳牙得到正常的生理性刺激,預防乳牙滯留。

【小結】:

即便是現代醫學發展,藉助於先進的醫學手段已經可以對牙齒進行矯正,但較之於天生一口好牙,後天矯正耗費金錢與精力不說,還讓孩子歷經漫長的痛苦期。與其「亡羊補牢」,倒不如從小就開始關注孩子牙齒的生長狀況,讓他們得以擁有一口健康漂亮的牙齒。

你家孩子換牙期都遭受過哪些罪?歡迎一起來聊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5261842ad7f7d9f518b8d1300c054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