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培訓2萬人、青少年占8成,中國帆船運動發展駛入「快車道」

2023-05-30     生態體育

原標題:一年培訓2萬人、青少年占8成,中國帆船運動發展駛入「快車道」

文|馬蓮紅

隨著小眾運動興起,帆船這一曾被視為「貴族運動」的水上項目也隨之走紅。

在中帆協第十屆會員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系列活動中,中帆協相關代表公布了幾組數據: 常年從事帆船運動的人口約6萬人,2022年接受帆船培訓的新增帆船人口約為2萬人,其中青少年占比超過8成; 當前我國已有60多個濱水城市開展了帆船運動;「小俱樂部」占培訓推廣機構的90%以上,「小朋友」占中國帆船人口的90%以上,「小帆船」占各俱樂部推廣器材的90%以上。

從這些數據不難看出,儘管我國帆船運動起步較晚,但發展十分迅速,特別是近五年來帆船人口不斷上漲,讓帆船運動不再因「貴族」而束之高閣。未來隨著帆船運動發展壯大,屬於水上運動的「大航海時代」也隨之而來。

近60個城市開展帆船運動

一直以來,外界對帆船運動存在著一些誤解,認為帆船技術門檻高、參與風險大、參與經濟成本高,是典型的貴族運動。然而,這項運動近年來正逐漸走入更多普通家庭。

5月26日—29日,在秦皇島北戴河新區遠洋蔚藍海岸中帆協北方總部基地,舉辦中國帆船帆板運動協會第十屆會員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系列活動。活動期間,遠洋集團總裁助理兼北京開發事業部總經理莊江波透露,公司旗下BSC北京航海中心自2015年成立以來,青少年培訓規模從每年500人的規模,到現在每年參與培訓的青少年達1500人以上。

遠洋集團總裁助理兼北京開發事業部總經理莊江波

中帆協執委、青島奧帆城市發展促進會常務副會長、青島市重大國際帆船賽事(節慶)活動組委會副主席臧愛民表示,青島從2006年就提出打造「帆船之都」,如今青島已經把帆船教材納入學校體育的常規教材,累計超35000個孩子參加了正規培訓,最終拿到培訓證書的約有10500人,約有200人成為一級帆船運動員:「過去10年,約有50萬市民通過不同形式參與了公益性帆船體驗活動」。

青島奧帆城市發展促進會常務副會長

青島市重大國際帆船賽事(節慶)活動組委會副主席臧愛民

與帆船相關的賽事也更加豐富。2023年是中國家庭帆船賽創辦的第六年,迄今已有逾4000個家庭參賽;梅沙教育全國青少年帆船聯賽從開始幾十條船,發展到現在每一站比賽的報名都能突破300條船以上。當前我國已有60多個濱水城市開展了帆船運動,深圳帆船帆板運動協會秘書長 黃儀紹表示,全國全年帆船賽有三百餘場,其中三分之一的賽事在深圳舉辦,僅大鵬新區一個區就有68場之多。中國青少年帆船也建立起了相對規範的初期推廣體系、培訓體系,目前青少年帆船計劃囊括24家培訓中心、500多個教練。

深圳帆船帆板運動協會秘書長黃儀紹

中國帆船帆板運動協會主席張小冬分享了一組數據:過去五年,帆船項目更加普及,目前全國已有近60個城市開展帆船運動,註冊會員單位(帆船協會、帆船俱樂部)達258家,認證培訓中心24家,常年從事帆船運動的人口約6萬人,新增公共碼頭泊位數量達3000個以上。

中國帆船帆板運動協會主席張小冬

中國帆船產業處於初期階段,面臨四大發展難題

此次活動中還舉辦了首屆中國帆船器材裝備交流會,吸引了28家帆船器材企業和20家本地企業參會。

儘管參與人數逐年增多,但從產業端來看,中國帆船運動還處於初期階段。中國帆船帆板運動協會主席張小冬表示,中國的帆船運動仍處於初級階段,仍存在很多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普及不夠,認知片面。帆船運動的普及度還遠遠不夠,全社會對於帆船項目的認知還比較片面,「重賽事、輕培訓」「重大工程、輕小場地」「重轟轟烈烈、輕持續發展」的急功近利思想還非常普遍,帆船項目還缺乏整體有效的推進方法和成功示範,無法向全國廣泛推廣;

二是規模有限,價值不足。全國參與帆船的人群總量不足,消費產出不高,還遠遠達不到形成產業所必需的人群和消費,帆船項目發展與體育強國建設、與中國城市發展建設、與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

三是板強船弱,發展失衡。競技帆船發展不夠全面和均衡,一直以來存在的「板強船弱」現象未能得到根本性的扭轉,弱勢項目和新興水翼項目的技術特點、發展規律、培訓手段尚未找准並形成科學、規律性認識,無法實現競技帆船新的突破和持續發展。

四是融合不夠,功能受限。帆船項目社會融合度不夠,競技帆船、社會帆船、學校帆船分兵把守、獨立作戰的現象比較普遍,尚不能形成更強大的合力,不能充分發揮帆船項目的教育功能、產業功能和文化建設功能。帆船項目的文化建設、法律體系建設工作還不完善,缺乏對於中華傳統帆船文化、新中國帆船運動文化的發掘和整理,帆船制度體系不能滿足帆船事業發展需求,形不成真正全面有效指導、規範和監督。

「中國帆船總體上仍處於初級階段,仍存在很多問題。」中帆協副主席兼秘書長劉衛東對中外帆船運動發展做了對比,2022年中國接受帆船培訓的總人數約為2萬人,其中青少年占比超過八成;專業競技層面,各省市後備運動員1910人,159名專業教練分攤到每個項目平均在10個人左右;運動基礎方面,帆船愛好者約為2萬,帆船數量不足1萬。

中帆協副主席兼秘書長劉衛東

反觀英、美、法等國家的運動基礎和人員器材儲備,我國存在十分明顯的差距。其中美國在110年前的遊艇數量就超過40萬,2020年註冊船艇達到1184萬條。美國佛羅里達拉德代爾堡帆船展號稱世界最大的帆船展,展商超1200家,展船超2000條,交易額18億美元左右。

而英國最頂尖的培訓機構Royal Yachting Association(RYA英國皇家遊艇協會)每年培訓超過30萬人,英國的教練人數超過25000人,其中RYA認證的最頂尖的培訓師有2000人。劉衛東表示,「中帆協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培訓師,最高級的教練離培訓師還有兩步到三步,甚至有10年到15年的距離」。

小俱樂部、小朋友、小帆船,才是中國帆船的未來

根據規劃,到2025年全國開展帆船項目的城市達到80個以上,全國註冊會員單位總數達400家以上,中帆協培訓認證中心達到50家以上,年度經常參加帆船培訓、訓練和比賽的人口達到10萬人以上,初步形成中國帆船產業基礎。

中帆協副主席兼秘書長劉衛東認為,當今中國體育的推廣,或者說中國體育現代化的發展要靠更加廣泛、更加強大的力量,即舉國之力、市場之力和學校之力三股力量的凝聚。帆船運動發展,首先各級政府的推動,其次是各級體育行政管理部門的貢獻。

第二大力量即市場之力。據劉衛東介紹,中帆協200多團體會員中,市場化機構占比80%以上,在一線從事青少年帆船培訓和推廣的眾多俱樂部正在成為中國帆船普及的核心力量。劉衛東感慨中國體育市場環境嫌貧愛富,「當你獲得奧運冠軍的時候,很多人會追在你的身邊,一旦你離開奧運這個光環,可能瞬間就失去了所有的追捧,所以這就是體育的悲哀。但我們很幸運,不管遇到多少困難,這些贊助商、合作夥伴都在持續和我們維護著整個中國帆船的生存和發展。」

第三力為學校之力。青島、秦皇島、威海等城市啟動了校園帆船計劃,海淀外國語、世界聯合學院等一批國際學校、公立學校,相繼開展了帆船常態化活動,北大、清華、長江、中歐等一批中國高等學府和商學院的學校帆船隊伍也在發展壯大。

劉衛東強調了小帆船在帆船運動推廣方面的重要性。資料顯示,「小俱樂部」占培訓推廣機構的90%以上,「小朋友」占中國帆船人口的90%以上,「小帆船」占各俱樂部推廣器材的90%以上。劉衛東認為,國人對體育有誤解,覺得舉辦重大賽事或者在奧運會上爭金奪銀是大事,但中國帆船人的歷史使命絕不僅僅是這些,更應該專注於落地和可持續發展,「從業者不僅要有承擔使命的擔當,還需要觀念上的轉變,要重視和重新審視三「小」,即小俱樂部、小朋友和小帆船。只有這些三「小」真正發展起來,中國帆船才會真正有未來。」

1 8 8 3 1 1 8 3 2 1 3

生態體育:體育場館園區小鎮綜合體投資設計運營規劃,康養文旅鄉村振興產業融合發展智慧升級。

免責聲明:【生態體育】圖文來自於網絡,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目的,如有標註錯誤或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生態體育及時更正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513f2920bf4d62a2b321584393716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