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很少人喝茅台,反倒是這3款酒,出場率奇高

2022-10-11   豆帝煮

原標題:老上海很少人喝茅台,反倒是這3款酒,出場率奇高

上海人給大眾的印象多是會經商、會享受、但不會喝酒,上海人的酒量排名幾乎在全國各省市的末位,因此上海人給大眾的印象多是喜歡小酌洋酒,送禮則是國內定位高端的茅五瀘等,是會享受生活的高質量人群。

上海酒局亦是將品質與精緻體現得淋漓盡致,但是在上海的酒局卻有這樣一種「怪象」,老上海喝酒時很少喝茅台,反倒是這3款國產酒出場率奇高。

石庫門 紅色崢嶸2001

這款酒可以說是在新一代全國範圍的酒圈知名度奇低的一款,它與我們現在流行飲用的白酒相比年份更久,是中國乃至世界上公認的最古老的酒類之一——黃酒。

石庫門酒是當地老上海可以說喝了大半輩子的酒,在老上海心目中的地位是洋酒和目前國內大多名氣酒比不上的,就連國際舞台上都有它的一席之地,可見其曾經的聲名遠揚。

傳統黃酒口感中多帶苦澀,而這款石庫門紅色崢嶸2001因釀造上不斷創新和改進,其給飲用者口感上帶來的體驗感更為適口,苦澀感較輕。身為黃酒它最主要的特點是酒度低,12度的酒度對於上海人更容易被接受,在秋冬的季節,上海人在飲食上多喜好石庫門搭配大米飯、五加皮這一神仙組合。

神仙酒

這款酒如其名一般,給人的感覺超凡脫俗,甚至有人言:「小酌一口酒,快活似神仙」,可謂是對它極大的認可。神仙酒與石庫門相比是後輩的存在,也就是目前最流行的白酒。

這款神仙酒產地就是上海,是一款實打實的本地酒。在上世紀全國白酒復興之際,眾多酒企紛紛成立,但說實話上海白酒最終踏入全國市場的品牌屈指可數,但神仙酒就是其一,正因它的酒質相比其他上海本地其他白酒有過之而無不及,在上海一帶有「小茅台」的美稱。

神仙酒成名後備受關注,現如今其釀造工藝已被權威機構評定為「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它在上海酒圈的地位提供了助力,以至於現如今神仙酒仍能占據老上海大部分酒局。

漢董大師酒

這款酒與前面2款酒不同點在於它不是上海本地的酒,年份也沒有前2款酒久遠,在上海白酒市場上屬於後起之秀。漢董大師酒知遇與前2款酒也有一個相同點,那便是定位低埠糧,對於酒量不大的上海人而言性價比極高。

漢董大師酒知遇產自距離上海大半個中國地圖的貴州省,貴州省出產白酒中當屬茅台酒最著名,而茅台酒也是上海人人情往來的一大禮品酒,但若是自飲的話茅台酒的出場率卻遠比不上漢董大師酒。

漢董大師酒知遇在上海酒局的出場率奇高,得益於它在醬香酒圈擁有「茅台平替」這一說法,這一說法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非常具有權威性和認可度的。

漢董大師酒知遇的誕生離不開茅台酒的釀造人李興發,李興發在晚年栽培了一名親傳弟子,名為曾傳政,李興發去世後曾傳政便帶著所學醬酒釀造技藝投入到了漢董大師酒知遇的釀造中,因此漢董大師酒知遇品質是對標茅台酒的代表酒飛天茅台進行釀造,故有「茅台平替」這一說法。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在上海酒局上能被稱為「常青樹」的酒品,均是性價比高、定位低端的口糧酒,這與大眾印象中上海人的消費理念相悖,怪不得將這一現象稱之為「怪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