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唐僧能抵住美色誘惑,你看他在蠍子精那,書中有一句啥描寫?

2023-10-30     楊角風發作

原標題:難怪唐僧能抵住美色誘惑,你看他在蠍子精那,書中有一句啥描寫?

雖說《西遊記》這本小說出場最多,描寫最詳細的人物是孫悟空,但就取經大業來看,真正的主角還是唐僧。

畢竟九九八十一難,就是從唐僧的視角來闡述的,而不是孫悟空。那麼,拋去唐僧從出生到收了孫悟空為大徒弟,這段期間所遭遇的磨難,單講後面的取經道路。他遇到的這些劫難中,最難過的,究竟是哪關?

楊角風談西遊系列文章第354期:對比取經路上的眾多艷遇,發現一鮮為人知的秘密,難怪唐僧不中招!

一、

取經路上,唐僧面對的諸多劫難中,除了性命之憂外,最常見的便是美色誘惑了。

而這麼多的妖也好,人也罷,亦或者是各路神仙,每一個前來勾搭唐僧的都是頂級美女,從容貌、身材、肌膚、氣質各方面都無可挑剔。她們的目的也很簡單,要麼是為了唐僧的元陽,要麼是為了唐僧的人,再有便是對唐僧色心的試探了。

隨便舉一個例子,比如蠍子精,你真以為她不如女兒國國王嗎,那就大錯特錯了:

「錦繡嬌容,金珠美貌,美若西施還裊娜,春蔥十指纖纖,軟玉溫香,春意無邊,肌香膚膩。」

就這麼一個長得跟西施一樣,各方面都無可挑剔的妙齡女子,換做一個正常的男人,早就把持不住了。畢竟唐僧也是男人,且正處於血氣方剛的年齡,即便是絕世大英雄,不是也有句俗語叫難過美人關嗎?

連天蓬元帥這種響噹噹的人物,都成仙了,尚且難以抵擋美色的誘惑。甚至於,在女兒國,豬八戒得知唐僧被蠍子精抓走,大師兄也被蠍子精扎了頭,無法再戰鬥,只能明天再救師父時,直拍大腿說這下子師父的元陽保不住了:

「我師父這一夜倒浪,浪,浪……常言道,乾魚可好與貓兒作枕頭?」

為此,孫悟空第二天還特意變成小蜜蜂飛進洞裡問唐僧,師父昨晚快活不快活,氣得唐僧直發誓否認有這種事:

「我寧死也不肯如此!」

二、

作為人類來講,面對磨難來臨,會有抗爭的意志。但,若來的是美好的誘惑,又有幾個人能抵抗本能的慾望呢?

同理,唐僧也是一個人,也會哭,也會笑,也有拚死抵抗和委屈求全的時候。那麼,當他面對致命美色誘惑關時,是否存在淪陷的可能,以及要做出艱難的抉擇?

在我們兒時的記憶中,唐僧真是太幸福啦,不僅有神通廣大的徒弟保佑。還有東方的唐王,西方的佛祖惦記,半路上的太白金星啊,觀音菩薩啊,也時不時出來幫助。更重要的是,人還長的帥,取經路上艷遇不斷,多少美女都主動投懷送抱。

但,若是仔細讀完《西遊記》原著的話,就會發現,唐僧在取經路上整整走了十四年,真正的艷遇僅有六、七次。平均起來,兩年都遇不到一次,哪裡有現在的小年輕多,又何來的艷遇不斷之說?

而這些艷遇中,真正構成威脅的,也就四次,是的,你沒看錯,就四次!

下面,我們就來一一分析一下,唐僧所經歷的這些「艷遇」都是怎麼回事,以及,這些劫難究竟難不難過?

雖說取經路上出現過的美艷女子很多,但這其中很多是跟唐僧沒啥交集的,甚至連面都沒見過。比如鐵扇公主、玉面狐狸、萬聖公主、比丘國美後、鱖婆等,這些女子雖然長得很漂亮,但並不具備誘惑唐僧的動機和舉動,稱不上劫難。

三、

還有一些女妖,雖然跟唐僧有過正面接觸,也確實誘惑到了唐僧,但並稱不上色劫!

第一個出來誘惑唐僧的,不是妖怪,是黎山老母變化成的老婦人。她夥同其他三位菩薩,變成了一寡婦,三女兒,專門等在路上考驗取經團隊。

並在將唐僧師徒迎進門後,沒說幾句話,她就提出讓自己嫁給唐僧,三個女兒嫁給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當時就把唐僧嚇傻了,都翻開的白眼了:

「三藏坐在上面,好便似雷驚的孩子,雨淋的蝦蟆,只是呆呆掙掙,翻白眼兒打仰。」

要知道,唐僧師徒四人,最年輕的就是唐僧了,那幾位都是成千上萬歲了。結果,他卻要配最老的婦人,況且用老婦人自己的話講,模樣確實不咋地:

「雖是小婦人醜陋,卻幸小女俱有幾分顏色……」

這個美色誘惑,實在談不上誘惑,所以,也不能稱為劫難。

第二個出來誘惑唐僧的是白骨精,對於長相和身材的描述就不細講了,也是妥妥的大美女一枚。為此,唐僧還激動的跳起來走到跟前,噓寒問暖,耐心詢問人家的家庭信息。

只不過,白骨精口述已經嫁做人婦,這次出門是為了給丈夫送飯,雖然後來孫悟空也挖苦唐僧,說師父看上了人家:

「師父,我知道你了,你見他那等容貌,必然動了凡心。」

但,唐僧跟白骨精的相遇,實在談不上艷遇,畢竟人家是奔著吃他的目的來的。

四、

真正意義上對唐僧構成艷遇挑戰的,便是接下來遇到的女兒國國王了,那麼唐僧有沒有淪陷呢?

可以說,取經路上,唐僧遇到的第一場真正的艷遇,就是在女兒國。受央視《西遊記》的影響,我們都覺得,唐僧肯定是動情了。畢竟最後離開女兒國的時候,女王喊了一聲「御弟」,唐僧都沒敢回頭,反而催馬快走,他該是不敢回頭。

而且,為了表現唐僧動情的過程,編劇可謂是下足了功夫,做足了鋪墊:

比如,一表人才的唐僧進宮面聖,女王對他是一見鍾情,連他連喊三聲「貧僧唐三藏參見女王陛下」,她都沒聽到。同時,在此期間唐僧也抬眼看了一眼女王,隨即便迅速低下頭。也正是有了這個相遇,女王看唐僧看的仔細,才有了朝後她偷偷畫唐僧畫像的舉動。

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女王當晚就做了跟唐僧騎馬又遊園的夢,這才讓她覺得這是天意把唐僧送到自己的身邊。剛好,唐僧又因為喝了子母河水,剛打了胎,需要靜養。於是女王以此為由,將唐僧接到了宮裡療養,從而給了雙方單獨相處的機會。

因此,也就有了女王跟唐僧單獨游御花園的經歷,整個過程倆人舉止親密,並伴隨著那首經典歌曲,感情急速升溫:

「鴛鴦雙棲蝶雙飛,滿園春色惹人醉。悄悄問聖僧,女兒美不美?女兒美不美?」

五、

也就是說,電視劇中的女王,是跟唐僧一見鍾情,又有了天意指示,再有了單獨相處的愉快,才決定嫁人的。

而且,在派國師去求婚之前,女王還問過唐僧一句話:

「為什麼世間還有像我們這樣的孤男寡女,不能成雙成對,為什麼御弟哥哥甘願守孤燈伴古佛,單宿單飛呢?」

而唐僧並沒有明確表明自己的意思,反而給了女王想試一試的信念,於是才有了後來觀賞國寶的事情。也正是在女王的臥室里,倆人的感情直線上升,尤其是女王這句話:

「你說四大皆空,卻緊閉雙眼,要是你睜開眼睛看看我,我不相信你兩眼空空。」

最終唐僧汗如雨下,又想看女王,又不敢看女王,猶猶豫豫中,還在掙扎,還說出什麼若有來世,再……

這恰恰說明,唐僧動情了,若不是蠍子精及時出現,唐僧必然會在此淪陷,難過情關。

但,這些情節全都是央視版《西遊記》中改編的情節,原著中的唐僧,可是一點都看不出動情的意思哦。

首先,原著中的女王想嫁唐僧,並不是因為見到他本人,並對其一見鍾情,而完全是因為他的身份和自己想達到的目的:

「寡人以一國之富,願招御弟為王,我願為後,與他陰陽配合,生子生孫,永傳帝業……」

不僅如此,作為一個女王在大庭廣眾之下的舉動,也是盡顯輕浮:

「女王看到那心歡意美之處,不覺淫情汲汲,愛欲恣恣。」

六、

自己的女王是這個樣子,手下的大臣們也沒好到哪裡去,比如國師求婚「成功」以後,回來就是一句:

「主公佳夢最准,魚水之歡就矣。」

而這裡的佳夢,可不是遇到唐僧之後才做的夢,是遇到他之前,而且這個夢是真是假,還不一定,畢竟完全出自女王的嘴,目的也是為了嫁給唐僧。

而唐僧呢,壓根就對女兒國國王沒興趣,整個過程也是極度不適應:

「那女主喜孜孜欲配夫妻,這長老憂惶惶只思拜佛。一個要洞房花燭交鴛侶,一個要西宇靈山見世尊。女帝真情,聖僧假意……」

之所以唐僧要做樣子,說到底,還是擔心自己的徒弟們濫殺無辜。但若是自己真脫不了身,估計孫悟空還是會強行弄走唐僧的,這一關也根本不難。

只要唐僧對女王不感興趣,那離開此地根本就談不上什麼難事,自然也稱不上最難過的一關!

緊接著女兒國國王的便是蠍子精了,這也是唐僧遇到的第二場艷遇,而且從兩者的長相來看,顯然蠍子精更勝一籌。而且,他們倆可是單獨一室待了一晚上哦,就像前面講的那樣,連豬八戒都不信唐僧不吃腥。

可是,為什麼唐僧面對如此美貌誘惑,卻沒有淪陷呢?

很簡單,大家看這段描寫:

「那女怪,活潑潑,春意無邊;這長老,死丁丁,禪機有在。一個似軟玉溫香,一個如死灰槁木。」

七、

關於這句話是啥意思,咱們先放一邊,繼續往下講唐僧遇到的其他艷遇。

離開女兒國很久之後,唐僧才遇到了第三場艷遇,這一次面對的既不是人,也不是妖,而是一棵樹!

對,她就是在荊棘嶺附近出沒的杏樹精,還有一個仙飄飄的名字叫杏仙。

其實他們的伎倆很高明,先是捧唐僧,說他有文化,懂品味,會做人,一番誇獎後,唐僧確實就飄起來了,作詩也開始誇大起來:

「禪心似月迥無塵……吟懷瀟洒滿腔春……十方世界立行藏,修成玉像莊嚴體,極樂門前是道場……」

見氣氛到這裡了,樹精們趕緊把杏仙推出來,相談甚歡之後,他們見火候已到,馬上就開始做媒:

「果是杏仙有意,可教拂雲叟與十八公做媒,我與凌空子保親,成此姻眷,何不美哉!」

為啥說這群樹精很壞呢?

其實跟前些年熱播的《人民的名義》類似,一向潔身自好的高育良為啥會落馬啊?

就是被人家下套啦,跟知書達禮、善解人意的小可人高小鳳玩了場偶遇,並在高小鳳崇拜的眼神下,拜倒在人家衣裙之下。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知道高育良不愛財,那就給你玩文化的把戲。

你是我恩師,請恩師吃飯不過分吧,吃飯時順便敬個酒不過分吧,喝完酒再去捏個腳不過分吧,捏腳的時候跟小妹聊聊天不過分吧,而捏腳的小妹正好懂《萬曆十五年》,哇,這是緣分啊!

八、

所以,大家看上面這張截圖,上套的唐僧笑得那叫一個燦爛!

幸虧唐僧及時清醒過來,馬上意識到這是在框自己,立馬言辭激烈的拒絕:

「汝等皆是一類邪物,這般誘我!當時只以砥礪之言,談玄談道可也,如今怎麼以美人局來騙害貧僧!是何道理!」

至於後面的蜘蛛精那裡,雖然唐僧也看她們踢了很久的球,但並不能代表什麼。而這些蜘蛛精也對唐僧的元陽不感興趣,她們更看重的是唐僧的肉。招待他時,上的飯菜也都是跟人肉相關,唐僧嚇都嚇死了,根本就沒艷遇一說。

再往後就是老鼠精了,事實上,在黑松林第一次遇到老鼠精的時候,唐僧已經意識到了對方是妖怪。畢竟孫悟空一再提醒唐僧,以前的紅孩兒啊、白骨精啊、銀角大王啊……太多上當的經歷了,這次別信。

可是,老鼠精聰明啊,隔空喊了一句:

「昧心拜佛何取經?」

這句話要了唐僧的命了,是啊,他這一路西行究竟為了什麼?

救不救人是自己說的算,而對方選不選擇恩將仇報,那是他的事。不能因為擔心對方是妖怪,就違背自己的本意,不去救人,這是不對的。

所以才有了唐僧執意要救老鼠精的舉動,並在隨後的過程中被妖怪擄走,忍受折磨。後來孫悟空去救師父時,還曾經挖苦他,有沒有丟元陽,唐僧氣得直發誓:

「我若把真陽喪了,我就身墮輪迴,打在陰山背後,永世不得翻身!」

九、

至於玉兔精,那就更吸引不了唐僧了,他早就知道對方是妖怪!

在唐僧師徒進入天竺國國都之前,曾經在給孤園停留,在這裡,他們遇到了真正了天竺國公主。當時被眾僧當成了妖邪,囚禁在此,尿里眠,屎里臥……

唐僧畢竟懷有一顆慈悲心,讓孫悟空留心一下天竺國的現任公主,到底哪一個是真的:

「謹領謹領!我到城中,自能聆音而察理,見貌而辨色也。」

正因如此,才有了唐僧師徒去大街上看公主拋繡球,孫悟空事後跟師父解釋,自己讓他去大街上,一方面跟母親當初拋繡球招父親有關,另一方面則是師父的囑託:

「又想著那個給孤布金寺長老之言,就此檢視真假。」

因為唐僧知道天竺國的公主是妖怪,自然也就不會被其美色所誘惑,不管玉兔精怎麼誘惑他,都不為所動,為此孫悟空都夸上師父了:

「好和尚,好和尚!身居錦繡心無愛,足步瓊瑤意不迷。」

畢竟,靈山近在眼前,唐僧十四年都走過來了,就差最後一哆嗦了,不可能就此淪陷。

也就是說,我們分析了這麼多美色誘惑,真正對唐僧構成威脅的,基本沒有。除了他拜佛取經的信念強盛以外,更重要的是,那些前來誘惑他的女子,大都是妖怪。她們去誘惑唐僧,本身的出發點就不是愛,而是想修成太乙金仙。

就像他對蠍子精所說的那樣:

「我的真陽為至寶,怎肯輕與你這粉骷髏。」

畢竟唐僧身為一代高僧,即使不能完全達到「四大皆空」的境界,但超脫情慾之境還是做得到的!對於他來說,美食如糞土,華服如樹葉,俏麗佳人不過是紅粉骷髏!

當然,更重要的是,他能面對諸多貼身美色,而不產生反應,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他跟蠍子精撕扯在一起時,書中提到的三個字——死丁丁。

一代高僧能用意念控制這裡,抵抗生理反應,那恐怕真不是常人能做到的,也難怪人家能成佛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43194d4309b678eb06a7f1d18f8e16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