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GDP不增反降1600億?日本被擠出前3!全球GDP前5位大洗牌

2023-09-29   財說得明白

原標題:中國GDP不增反降1600億?日本被擠出前3!全球GDP前5位大洗牌

本文為「財說得明白」原創,各平台同步發布,謝絕轉載。

經過了三年的疫情,現在全球經濟已經進入了後疫情時代。

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了一次全面的洗牌,但讓人想不到的是在2023年上半年,全球GDP排名前5位所發生的變化,最大的影響因素居然不是來自於疫情,而是來自於匯率。

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德國是怎麼超越日本的?印度有沒有可能進入前三位?中國的GDP為什麼負增長1,600億美元?

真相可能讓大部分人感覺到意外。

01

日本是二戰時的戰敗國,但卻在戰後獲得飛速的發展。

到80年代的時候,日本已經成為了全球GDP的第2位,大量日本出口的產品充斥著美國市場,讓美國的製造業非常緊張。

隨後美國聯合多個西方國家,弄出了一個廣場協議,快速的將日本的經濟泡沫吹斷,然後又快速的破裂。在那之後日本的經濟陷入了長達30餘年的低迷期。

終於在中國經濟不斷的增長之下,完成了對日本的超越日本,隨後變成了全球的第3名。

但想不到在今年的上半年,日本進一步被擠出了前三名,完成這一反超的是德國。

但實際上,目前日本的通貨膨脹略超3%,但是德國的通貨膨脹依然高達6%。日本經濟保持一定的增長,德國GDP很有可能這種萎縮0.6%。

德國GDP之所以排在了日本前面,唯一的原因就在於,歐元的匯率下跌,沒有日元的下跌厲害。

今年第二季度開始,日元出現了明顯的下跌,最近甚至已經逼近150關口,在各主要國家的貨幣匯率跌幅榜上,日元高居榜首。

雖然歐元也出現了一定的下跌,但是跌幅遠遠不如日元。這就造成了德國的GDP和日本的GDP,折算成美元之後,日本屈居其後。

由於兩國的經濟情況都不太理想,未來兩國的GDP排名還會出現較大的變化,誰能排在前面,可能決定因素就在於歐元和日元,誰在未來的漲幅更高。

02

中國的GDP在今年上半年增長了5.5%,第2季度的增長率甚至高達6.3%。這一增長幅度是扣除了物價影響之後的增長幅度,所以是實實在在的真正增長。

不過,為了進行比較,將這一GDP數值折算成美元之後,我們比去年上半年反而減少了1,600億美元。所以所謂的負增長只是數字遊戲。

今年以來我們已經慢慢擺脫了疫情的影響,消費快速復甦,高端製造接二連三的取得突破,經濟的增長速度正在不斷的提速。

而且有一點我們非常明確,美聯儲已經沒有了不斷加息的底氣,這就意味著美元很難再繼續不斷的上漲,很快就將進入人民幣對美元不斷升值的周期。到那個時候,我們的GDP不但以人民幣計上會有大幅度的增長,哪怕折算美元也同樣會有大幅度的增長。

03

對於全球GDP前5位的座次排定,有一個很不確定的影響因素,那就是印度。

印度是剛剛進入前5位的國家,目前GDP折算美元也已經達到了3.4萬億美元,距離排在前面的德國和日本,差距並不算大。

而且在8月底公布的數據中,今年4-6月,印度的GDP高達7.8%,因此在特定的因素影響之下,印度的排名還有可能再進一步向前。

當然這裡的特定因素指的是印度盧比對美元大幅度升值,與此同時,歐元和日元對美元大幅度的貶值。這種可能性並不大。

相反目前印度的外匯儲備消耗速度越來越快,盧比也出現了明顯的下跌,這有可能造成印度的GDP距離前4位的差距越來越大,甚至不排除,被英國再一次反超的可能。

PS:寫一篇文章需要2-3小時,閱讀只需2-3分鐘。

既然看到了這裡,請您花2-3秒,給本文「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