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軍迷都喜新厭舊?「遼寧艦」已經服役11年了、

2023-10-18     軍武次位面

原標題:誰說軍迷都喜新厭舊?「遼寧艦」已經服役11年了、

《軍武次位面》作者:軍武菌

今日的中國軍迷,可以說是整個近現代中國歷史上最幸福的一批了,層出不窮的新式裝備為我們提供了足夠的談資。

昨天我們還在為xxx戰機亮相高興;今天就在密集地討論xxx新型護衛艦的動力又提升了哪些性能;等到了明天,就該爭論xxx網友在路上拍到的xxx新車會在什麼時候服役了……

不斷更新地熱點話題,使得軍迷自嘲的「大豬蹄子表情包」可以無限「續杯」下去。

新人娶進門,媒人丟過牆

不過本期推送,咱們就要溫情一把,來和各位讀者關注一位「老兵」的故事——遼寧艦

2012年的9月25日,可謂是當年的「軍迷狂歡節」,在那一天,遼寧艦正式官宣進入現役的消息讓整個中國陷入沸騰。

2012年11月,隨著央視正式放出殲-15艦載機在航母上起飛降落的官方視頻,一陣「全民甲板模仿秀」隨即上演(我到現在為止還清晰地記得,當時在課間間歇,是怎麼和同學們一起在黑板上畫了一個殲15然後頂著個盆當頭盔模擬指揮起飛的……)。

經歷過2012年的同齡人感覺都玩過

航母可以服役多少年?

轉眼間,遼寧艦已經在人民海軍當中服役11年了,而假如從它1988年第一次下水算起,這艘船已經是35歲的「中年人」了。

航母雖然是鋼鐵打造的海上巨獸,但終歸也是一件兵器,它遲早會度過性能巔峰然後逐漸落後直至退役。

美國海軍基地里封存的四艘退役航母

和人與家庭的關係一樣,一艘航母的命運也和它為之服役的祖國息息相關。在國家強盛時,一艘航母就可以正常得到維修、保養與升級,在完成各項任務之後,平安退役。

一般情況下,現代常規動力大型航母的服役時限可以達到40年,甚至在50年左右的時候退出現役,例如美國的「小鷹號」航空母艦,自1961年4月入役至2009年5月退役,整整為美國海軍東征西討了48年,立下了無數汗馬功勞。

小鷹號航母從服役開始,參與了之後每一次美國發動的大規模對外戰爭,並且還在90年代近距離開到我國沿海執行威懾任務

如果一艘航母的運氣不好,生在了一個不夠強盛的國家,那麼它就會面臨多種跌宕起伏的命運了。

有誕生之初就營養不足,胎死腹中的;有勉強完成,發育不全,被轉賣他國的;還有勉強服役卻傷病纏身,然後半生住在船塢里接受ICU護理的;最後就是後繼無人,超期服役,最後落寞退役的……

很多航母的命運都堪稱坎坷,圖為在天津為市民表演節目的前蘇聯海軍基輔號航空母艦

誕生之初就營養不足,胎死腹中的案例就是前蘇聯海軍的一眾航母新星了,寄託著紅海軍航母希望的1143.8工程「 烏里揚諾夫斯克級」連船台都沒下就慘遭拆除;「瓦良格」號如果不是被轉賣給了中國海軍,也會和其他兄弟們一個下場。

勉強服役傷病纏身的航母案例,大家很熟悉的就是遼寧艦的姊妹艦「庫茲涅佐夫」號了,自服役以來便多次在港口內趴窩,好不容易征戰一次敘利亞,還在艦載機降落時被繃斷了阻攔索,征戰完畢的修理過程更是一言難盡,吊車砸甲板、艙室失火事件接踵而至,即使接下來的維修工作一路順風順水,最快也要在2024年才會重返俄海軍服役,不過考慮到現在俄軍經費絕大部分都會往烏克蘭戰場傾斜,「庫艦」大機率還是會超期趴窩下去。

庫茲涅佐夫出征敘利亞時,因阻攔索事故而墜入大海的SU33戰機

不過相比於「庫茲涅佐夫」號,下面要給大家敘述的這艘航母的命運更加令人唏噓。

法國在1960年7月下水了一艘名為「福煦」號的航母,該航母於1963年服役之後,於2000年退役,為法國海軍效力了37年,隨後,該航母被轉賣給了巴西海軍並改名「聖保羅」號。理論上來講,這是煥發了「第二春」,但是實際上,該航母的服役狀態遭遇了斷崖式的下跌。

聖保羅號航母

2005年與2012年,該艦發生了兩次大火給本就狀況堪憂的艦體雪上加霜,經過反覆評估,巴西海軍只能在2017年無奈地宣布,該艦再進行改造也沒什麼太大意義了只能退役。在巴西海軍服役的18年間,該艦真正在大海上執行任務的時間加在一起,只有短短的206 天。且至今看不到後繼有人的希望。

作為一艘得到中國海軍艦艇官兵精心維護的航母,我們的遼寧艦單就艦艇本身的狀況而言,再為中國海軍效力30年完全不成問題。

相比於很多海軍的保養水平,我國海軍指戰員對艦艇的愛護水平,那真的是「遙遙領先」上圖為中國艦艇內部,下圖為俄軍艦艇內部。

之前四艘051驅逐艦一起退役時的狀態就給人驚喜的感覺,「這居然是服役幾十年的老艦?」

當然,作為一艘沒有彈射器的滑躍起飛式航母,遼寧艦的定位還是「先解決有無問題」的,它的作戰效能,相比於擁有電磁彈射裝置的003型「福建」艦來說是全面落後的。

未來假如我國新型航母服役的數量足夠多,時間足夠快,那麼遼寧艦乃至於山東艦,提前完成歷史使命,提前退役也是完全符合預期的,因為它們的提前退役,可以省下寶貴的操作人員和維護經費給未來更強大的航母使用。彼此之間作戰性能更相近,裝備型號更統一的航空母艦在組成航母打擊編隊時也更方便調度。

在未來,我國的航母生產流程完全成熟之後,遼寧艦上人員的價值要遠遠高於其艦艇本身的價值,同樣的水兵操作更新的航母戰鬥力會更強大

遼寧艦11年間貢獻

作為中國海軍擁有的第一艘航母,遼寧艦的很多貢獻都是開拓式的。簡單概括一下,它為中國海軍在過去11年當中做出的貢獻包括但不限於:

1、培養了一大批海軍艦載機飛行員並讓海軍艦載機航空兵擁有了自我更新的能力。當初組建首支海軍艦載機部隊的時候,解放軍可謂是下了血本,從全軍的三代機優秀飛行員當中進行「掐尖式」地選拔。給遼寧艦湊了一批比黃金還寶貴的種子飛行員。

當年遼寧艦艦載機飛行員的選拔標準,摘自《刀尖上的舞者》

11年過去,當年種下的「黃金種子」早已進入了收穫期。2020年11月,根據《科技日報》的報道,首批從高中招收的飛行學員完成了航母著艦訓練,完成了航母資質認證。

意義深遠的舉措

而根據我國國防部發言人的回答,相比於從部隊選拔的「改裝模式」。「生長模式」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平均年齡小;二是培養周期短;三是服役年限長。

簡單來說,生長模式培養出的艦載機飛行員是從零開始就是純純的為航母作戰而生的,他們不但更熟悉大海和航母,並且並不會因為從其他部隊抽調而來的原因,損害兄弟部隊的人才梯隊。

首批生長型飛行員的資質認證便是在遼寧艦上完成的

2、讓中國海軍明白了航母的用法

航母作為一個移動的海上機場,一次大型任務的絕對核心,它的每次行動都需要大量的艦艇和人員密切配合。

航母究竟怎麼用,光靠想像是不可能辦到的,在航行當中,光是隨行艦隻應該怎麼排兵布陣,燃料補給每樣應該準備多少,都是需要在實踐當中才能不斷累積的。

甲板上怎麼調度,編隊怎麼指揮,彈藥該如何掛載,不同的空情該怎麼處置?這些都需要自己在一次次實戰部署當中摸索

更為重要的是,遼寧艦的服役不但讓我們知道了航母該怎麼使用,還讓我們的海、空、乃至於火箭軍更進一步地明白了大洋之上的反航母戰鬥該怎麼進行?

在以往的反航母演練當中,扮演假想敵的一方只能從各種各樣的數據和資料當中,進行歸納總結,想像我們敵人的航母編隊會怎麼出招,選擇怎樣的戰略戰術,用其他的艦船模擬航母,而當我們有了自己的航母之後,我們才能真正地站在遠洋海軍的角度上去設身處地的進行戰術規劃。

和「死靶子」過招進行經驗提高是很慢的,只有和真正的航母過招,才能迅速提高打贏能力

只有在與真正的航母編隊的對抗過程當中,反航母戰術才會得到全方位的檢驗與完善。也只有自己的航母編隊,才會把自己在大洋之上躲避飛彈攻擊的真實心理與經驗分享給攻擊部隊,從而讓雙方都能得到真實的經驗反饋。

3、驗證了自己的航母設計思路

遼寧艦儘管是一艘按前蘇聯海軍的技戰術要求打造的紅海軍航母,然而在改裝續建的過程當中,中國自己的工程師們還是根據本國海軍的實際需要對原始設計進行了大刀闊斧的修改。

比如說,原本艦體內龐大的超音速艦對艦飛彈發射裝置便被統統拆除,改成了方便海軍指戰員生活的小超市……

遼寧艦上的超市,原是超音速反艦飛彈的艙室。在後續建造的山東艦上也繼續沿用了這個有超市的設計

這些自主改裝,究竟好不好用,自然都由遼寧號去摸著石頭過河。在後續山東艦、福建艦的建造過程當中,遼寧艦闖出的經驗就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4、極大的改善了海上日常的攻守形態

毋庸諱言的是,一直以來中國的海上安全鬥爭形勢都不容樂觀。在以往的鬥爭當中,中國的海空軍一直是處於比較被動應對的一方,每每都是敵軍來犯到家門口時我軍艦機才會出動應對。

這種模式的最大弊端在於,主動權在別人手裡。他們總是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來試探我軍海空防禦的虛實,並按需進行相關炒作。

解放軍伴隨觀測抵近的美軍偵察船

而在遼寧艦服役之後,這種情況明顯出現了改觀,我們的海軍編隊也可以以航母為中心,組成戰鬥群突破島鏈出現在敵方海空基地柔軟的側後方了。

相比於之前單純的驅、護艦編隊,航母戰鬥群所帶來的威懾程度是完全更高一個維度的,敵方的海空力量也終於可以品嘗到被動應對、緊急起飛的滋味了。

在這種抵近敵方基地群進行海空立體鬥法的過程當中,我們也能試探一下敵方老家的海空防禦情況,從而積累更多的經驗與情報為未來的軍事鬥爭打地基。

美軍伴隨觀測遼寧號航母

遼寧艦未來的結局

隨著時代的發展,遼寧艦未來也會接收更多的改裝,變得更加強大,但是,相對而言,在全新設計的彈射器航母面前,它也不可避免地會逐漸落伍。

因此,遼寧艦在未來的服役生涯,大致應該會呈現出兩個階段。

在新型航母批量服役之前,同時承當訓練科研與戰鬥任務,為整體的海軍戰略服務;而在新型航母批量服役之後,就會逐漸轉入二線,不再承擔高強度的戰鬥巡航任務,將工作重心轉入培養人材、試驗新設備等工作,直到最後退出現役。

新航母的戰鬥力會全方位超越遼寧、山東

在退出現役之後,按照國際通行的一般做法,航母的歸宿大致有這麼幾種:

1、最好的結局,被改建為航母主題公園,作為文物遺蹟永久保留,成為國家記憶的一部分,永遠地起到國防教育的功能。

2、退役封存,轉入預備役,平靜地在某個海灣當中,等待著祖國的召喚。

3、轉賣外國繼續服役,為國家賺取外匯。

4、作為廢舊鋼鐵被回收拆解。

5、作為靶船,成為海軍反航母實彈射擊演練的目標,最終在貢獻出足夠的毀傷實驗數據之後,默默地沉入大海,成為海洋生物的新家。

遼寧艦作為我國歷史上創紀錄的第一艘航母,我覺得,它應該擁有最好的結局,成為一艘巨大的國防教育公園,永遠地見證人民海軍的發展壯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175e29ee1a62ee1db5934a0d4f308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