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山市三角醫院主管藥師 執業藥師 廖芬
門診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患者諮詢:我用這種降壓藥已經很多年了,是否需要更換其它藥物?服用時間久了會不會耐藥導致藥效下降?會不會產生副作用呢?通過此文,我們來一一解答患者疑惑。
其實降壓藥沒有耐藥這一說法。一般情況下,微生物、寄生蟲對藥物會產生耐藥性。最常見於抗菌藥物殺死或抑制細菌時,各種微生物為了加強其防禦能力,通過改變自身代謝途徑或產生相應的滅活物質,抵禦抗菌藥物的侵害,從而使微生物對抗菌藥物的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高血壓既不是微生物,也不是寄生蟲,所以談不上耐藥性。有些患者服用降壓藥物之後,血壓波動、不達標、療效不好,自認為產生了耐藥性。其實並非如此。
有些朋友可能要問了,既然降壓藥不會產生耐藥性,為什麼會吃著吃著「血壓控制不住」了呢?其實發生這種現象的高血壓患者,有很多都是用藥依從性不好的朋友,並沒有做到長期堅持用藥,也沒有做好長期的健康生活方式保持,以及其他動脈粥樣硬化風險因素的控制。在年齡增長,影響血管衰老硬化的其他危險因素的影響下,血管的硬化程度加劇,血流阻力和壓力也進一步增加,在這樣的生理變化下,再去使用原來「管用」的降壓藥,當然就變得不那麼管用了,這種時候,可能就需要調整用藥方案,聯用其他降壓藥物來加強血壓控制,而不只是認為是對降壓藥產生了「耐藥性」。
答案是:只要降壓藥有效,血壓控制得很好,並且沒有出現明顯不良反應,經濟上可以承受,就可以長期、規律服用,不需要隨意定期更換或停用降壓藥。
為什麼不能隨意更換降壓藥呢?因為血壓不但要控制,而且要平穩的控制。按時用藥、用長效藥,維持一個穩定的藥物濃度,就能維持一個穩定的血壓。而頻繁換藥或隨意換藥,會導致藥物的血液濃度不穩定,血壓當然也不穩定。高血壓引起的心肌梗塞、腦梗塞和腦出血等,大都是在血壓波動時發生的。
其實降壓藥沒有低級高級之分,也沒有哪種藥能稱得上最好的。能控制好血壓,不出現明顯副作用,只要符合這兩條,就是好藥。是否好藥,因人而異,同樣一種降壓藥,老張吃了咳嗽,只好換別的藥;隔壁老王吃了,血壓降得很理想,而且不咳嗽。對老張,這種降壓藥就不是好藥;對隔壁老王,就是好藥。
每一類降壓藥物均有其適應症和禁忌症和不良反應,當出現以下情況時,需到醫院進行調整。
專家提醒:降壓藥的選擇是一個綜合考慮的過程,需要權衡多方面因素,不能自己隨意加減、更換。請到專業的心血管專科醫生那裡去調整藥物!
得了高血壓並不可怕,只要定期就診、定時測量、定時服藥,高血壓患者也能像健康人那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