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提醒!
一不小心就危及生命安全
福建一女子被入室搶劫
竟是因為...
PART 01
快遞盒隨手丟
「快遞員」上門劫財劫色
最近,泉州晉江法院
審結的一起搶劫案
起因竟是快遞盒亂丟...
2021年11月,被告人陳某某尾隨年輕女子張某到其家門口,看到張某丟棄在門口的快遞盒。他撿起快遞盒,記下快遞單上張某的姓名和電話。
隔天,陳某某謊稱自己是快遞員給張某打電話,以送錯快遞需取回為由上門,並假借上廁所進入屋內,發現屋內只有張某一人,便立即拿出隨身攜帶的水果刀進行威脅並實施強制猥褻行為,還脅迫張某通過掃碼轉帳3000元至自己的支付寶帳號用於賭博。
晉江法院判了:
被告人陳某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入戶採取暴力、脅迫手段,強行劫取他人財物;又以暴力、脅迫方法強制猥褻他人,其行為已構成搶劫罪、強制猥褻罪。被告人陳某某犯數罪,依法應當數罪併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等相關規定,依法判處被告人有期徒刑十二年六個月,剝奪政治權利兩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
不要小看快遞盒的威力
和快遞單上暴露的巨大信息量
名字,電話、單位
甚至喜好,消費習慣…
通過這些信息以及公開的網站平台、社交工具等,完全能夠拼湊出您是誰,喜歡什麼,什麼年齡段,在哪兒工作(或讀書),消費習慣,經濟能力……甚至可以加為微信好友。
小小快遞盒卻藏著巨大的安全隱患
個人信息與隱私
一不小心就會泄露
類似的事件已不是偶然...
PART 02
快遞信息泄露
搶劫、犯罪事件高發!
近年來,不法分子冒充快遞員
入室犯罪的案件不斷增加
獨居、女性、快遞盒...
隨便一搜讓人後背發涼
三明獨居女子被「快遞員」持刀入室搶劫
2021年9月22日,三明一男子張某,以有快遞為由騙取獨居單身女子陳某打開房門,後強行進入屋內,掏出事先準備好的美工刀威脅陳某,要求其拿出10000元人民幣。
圖為張某指認犯罪現場
陳某隻能將微信餘額600元轉帳給張某。突然,陳某預定的外賣送到,在傳遞外賣時,外賣員范某發現異常,隨即報警。
圖為庭審中的張某
因快遞盒亂丟,手機餘額「不翼而飛」
2019年6月,莆田戴先生的支付寶餘額少了近9000元。與客服溝通後,發現9000元錢竟被轉入家中租客杜某的帳戶中。戴先生很快報案,杜某也隨之被抓。但戴先生的手機一直在自己的控制下,從未借給別人,杜某是如何得手的呢?
半個月前,杜某碰巧看到房東正在網購輸入支付密碼,於是把密碼偷偷記下。後來杜某外出時,發現戴先生此前網購的商品已送達,戴先生取走包裹內的物品後,直接將快遞盒子扔在了房間門口。
杜某想到登錄支付寶需要驗證時,有一個選項是選擇近期購買過的商品進行驗證。於是,杜某偷走快遞盒子,利用盒子上的包裹信息完成了登錄驗證,隨後分兩次將戴先生支付寶內的近9000元餘額,轉到自己支付寶帳戶下。
......
還有按照快遞盒上的信息
以快遞受損、丟失為由
通過簡訊、電話實行詐騙
廈門一女子因此被騙8000元!
小小的快遞盒
甚至成為一條「灰色產業鏈」
浙江某小區有人將快遞盒子上的信息一個個剪下來
這些隨手丟棄的快遞盒上
我們的信息隨時會被倒賣、利用
該如何保護自己
預防可能發生的危險?
PART 03
提高安全意識
法官提醒:千萬別亂丟!
收到陌生的電話、簡訊切勿輕信
遭遇陌生人上門提高警惕
除此之外
法官提醒:快遞盒子別再亂丟!
法官提醒,拆完的快遞盒上經常留有我們的個人信息,包括姓名、電話、住址、貨物名稱、單位等,這些信息關乎我們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一旦泄露,輕則收到騷擾電話、簡訊,重則或引發詐騙、搶劫等違法犯罪行為。等到災禍上門,悔之晚矣。
廣大群眾務必提高安全防範意識,保護好個人隱私,對拆開的快遞盒先進行信息處理再丟,慎選丟棄地點,防止被鎖定、跟蹤,千萬不要為圖一時方便隨手一扔而引禍上門。
快遞單子如何處理
1.網購時儘量選擇正規可靠的快遞公司。
2.收貨地址儘量選擇到代收點自提,避免快遞員進入家中。
3.取包裹前核實信息,接到陌生電話說有快遞,認真回想最近是否有網購,不要稀里糊塗簽收。
4.獨居女性儘量約到樓下傳達室、門衛等人多的地方收件或寄件。
5.收到包裹可以要求先驗貨再簽收。
6.丟棄快遞單前,先將隱私信息塗抹掉,包括自己的簽字。
你學會了嗎?
擴散給身邊人一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