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家多年,儘管外面的世界燈紅酒綠,當你看盡了世間繁華,吃過玉盤珍饈之後,你最想念的還是家鄉的小吃。
大學室友畢業後去了廣東,為了吃一碗正宗的陝西麵食,用了一個小時的車程。
我問他為什麼呢?
他說想家了,但是回不去,唯有家鄉那熟悉的味道可以治癒味蕾。
所以,孤獨的你要吃飽飯,方可慰藉這不不安的靈魂。
對於陝西關中的人來說,一天不吃面,全身不舒坦,但是對於陝西的耀州人來說,最愛的還是鹹湯面。
耀州麵食花樣繁多,吃法也變化無窮,寬、窄、薄、厚、干、湯等吃法應有盡有,特別是餄餎面、鹹湯面、窩窩面可以說是到耀州必須要吃的三大神物。
餄餎面
銅川北關的餄餎在「餄餎界」可以說是很有名的了,聽當地人講:這都不輸蘭州拉麵。可見味道和名氣有多牛。
正兒八經的北關餄餎最大的亮點就是筋道。這東西吃在嘴裡有彈性,你得費一點勁咬住扯一下,才能咬斷。
再一個就是它的湯了,據說是一種用大料熬出的老湯,雖說有一點咸,但是這種湯的湯味很香很厚重。當然,不喜歡吃湯的,還有涼調的,加上濃濃的油潑辣子絕對香死人。
鹹湯面
鹹湯面在耀州三大神物中資格最老。據說,早在清道光年間,耀州城東街鄭玉成的鹹湯面便以其「味濃適口,筋韌香辣」而獨領風騷。
而今,鹹湯面幾乎成了耀縣眾多麵食的代名詞,只要提到耀州,人們便自然而然地想到鹹湯面。
和名滿三秦的岐山哨子面比起來,鹹湯面則知名度小得多,只在當地受歡迎,並沒有打出銅川,走向三秦。據說,老舍先生當年途經此地,吃了鹹湯面,盛讚「小小耀縣,竟有北京飯店」。如今,外地人盛傳「不吃三碗面,不算行耀縣」。
窩窩面
確切的說,將窩窩面放在耀縣三大神物里,作為一種地方面食並不正確,因為「窩窩面」只是耀縣獨有的頗具特色的一道地方美食。如今走遍三秦大地乃至整個中國,也絕無此菜蹤影。
耀州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天下美味都吃遍,首推耀州窩窩面」。
如今的窩窩面選料更為考究,主料還是精白麵粉,做法依舊,只是佐料增加了不少品種。其中有蘑菇、核桃仁、木耳、蛋片、肉米,並配以多種調料,細數下來,已超過十多種。所以,來了耀州這個是必須要吃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