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總理「肉麻」表態:要和美國再好100年!自認最忠實盟友

2019-09-23     大國前沿

美國華盛頓時間9月19日晚,澳大利亞總理斯科特·莫里森攜夫人珍妮·莫里森抵達美國安德魯斯空軍基地,開啟莫里森上任以來首次對美國事訪問,而抵達美國後的莫里森興奮的對媒體表示:他期待著慶祝澳大利亞和美國的「百年情誼」。

19日晚抵達美國的莫里森

此次訪問將於第二天20日正式開始,歡迎儀式、雙邊會面、聯合新聞發布會以至晚間的白宮國宴等等環節一個不落。而對於最引人注目的國宴環節,美國第一夫人辦公室在19日晚間提供了一些細節:在白宮玫瑰園進行的星空國宴將以綠色和金色的背景色作為襯托,以此向澳大利亞的民族色彩致敬;現場將用2500朵來自加利福尼亞的玫瑰花和澳大利亞國花金合歡裝點;軍樂團將提供餐後娛樂表演。

除了這些「面子」上的功夫,「里子」上的各種會談也豐富異常,軍事、安全、經濟都被列入會談議程內,美聯社援引一位政府高官透露的信息報道稱,美澳兩國打算簽署一份諒解備忘錄,以進一步推進兩國在太空領域的合作,此外確保稀土礦產供應的計劃也將達成重大協議。

當然如果只是這些,這場豪華的國事訪問之旅還不至於如此受到媒體矚目,在莫里森抵達數日前,澳大利亞駐美使館處就懸掛出一幅宣告兩國「百年情誼」(100 years of mateship)的標語。

在19日晚抵達美國後,莫里森也大談澳美感情深厚,「我想,美國有很多更強大的朋友,但美國知道,他們沒有比澳大利亞更可靠、更堅定的朋友了」,並稱還要與美國「再好100年」,「我期待著接下來幾天與我們的美國朋友們共處的時光,慶祝我們之間了不起的關係。」

準備中的國宴現場

將美澳關係誇讚為「百年情誼」,以這種方式形容兩個國家之間的關係足以用肉麻來形容了,那麼美國與澳大利亞之間的「情誼」真的有「百年」這麼長麼?

澳大利亞作為孤懸歐亞大陸的一塊島嶼型大陸,直到1788年才淪為英國的殖民地,到1901年才建立澳大利亞聯邦成為英國的自治領,併到1931年才正式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可以說是當今世界歷史根基最短的國家之一。但澳大利亞畢竟是英國殖民地出身,在還未建國之前就作為大英國協成員與美國來往密切,從交往時間上來算,說是有「百年情誼」倒也不為過。

但眾所周知,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向來都是「只有永遠的利益」,澳大利亞與美國的關係其實也是如此。在整個19世紀到20世紀頭幾十年,在當時的美國人眼中,澳大利亞不過是大英帝國罪犯的流放地,澳大利亞口音甚至到現在都被嘲笑為「鄉下英語」。而澳大利亞當時的外交重心是在宗主國英國,對同樣是殖民地出身的美國其實也沒啥好感。

澳大利亞長期被視為罪犯流放地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面對日本大舉擴張,當時的英國根本無力保護澳大利亞這個小弟——澳大利亞人甚至一度考慮過要割讓布里斯班以北的領土給日本以求自保——在這種情況下,澳大利亞才將自己的外交重心從英國轉向了強大的美國。

而對美國而言,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對反攻日本至關重要,於是乎在日本人的威脅下,這兩個相互不鳥對方的前英國殖民地之間的「情誼」才算真正開始。

由於日本的威脅給澳大利亞人留下了嚴重的心理陰影,因此即使在二戰結束後直到今天,澳大利亞人也依然將來自亞洲的「威脅」視為自身安全的最大挑戰,從當時的蘇聯到現在的中國,甚至是印尼這種東南亞小國,都能把澳洲人嚇得惶惶不可終日,依靠美國提供軍事保護也就此成為澳大利亞這個國家的基本國策。

在澳大利亞荒野進行聯合訓練的美澳軍隊

對美國而言,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在美國戰後應對來自亞洲的挑戰的戰略中擁有至關重要的地位。

所以說白了,澳美之間的「百年情誼」其實只是在共同威脅下對彼此的相互需要,而且澳大利亞一方對美國的依賴度更甚。既然如此,那麼把兩國關係吹捧為「百年情誼」,主動向美國示好,自然也就成為澳大利亞人必須拍的馬屁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vzmX20BJleJMoPMQ4H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