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12月8日訊(記者 趙寶輝)電梯是老百姓接觸最多的特種設備之一,保障電梯安全運行,事關百姓人身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青島市現有電梯11.6萬餘台,近5年平均年增速達20.4%,為進一步提升電梯大數據分析應用能力,保障廣大市民安全便捷乘梯,青島市在膠州試點開展了電梯物聯網智慧監管平台項目。該平台實現膠州電梯物聯網全域覆蓋,榮獲2023年全國智慧城市先鋒榜優秀案例二等獎。
據了解,該平台項目融合AI算法、BIM和數字孿生等技術,協同構建電梯安全風險監測感知網絡和風險預警體系,致力於實現電梯安全「全方位監測、全時段預警、全要素處置」,為電梯運行精細管理和智慧監管提供數字支撐。
全方位監測不留死角,綜合研判實現智慧監管。平台以物聯感知、時空數據底座為支撐,通過對電梯遠程監控,實時收集電梯運行時長、運行里程、開關門次數、梯齡等各項指標數據並進行綜合研判,全方位、立體化掌握全市電梯整體安全態勢,提升電梯安全監測智慧化水平。同時,通過AI智能攝像頭及遠程監控功能,對電動車入梯、長時間阻門等現象進行實時提醒,規範乘梯行為,實現安全管理。
全時段預警及時提醒,遠程把控實現按需維保。平台運用大數據手段對電梯運行、管理、使用、安全4大維度數據整體研判,根據每部電梯的實際情況,輸出電梯綜合健康指數,提前預警電梯故障,使電梯維護保養從按時維保轉變為「全天候監測+針對性維保」,切實提高維保的效率和質量。通過整體了解不同區域的電梯風險點,直觀查看區域風險存量,對高風險電梯的分布進行網格化、精細化監管,監督責任單位進行提前干預,為物業管理提供保障,也為監管物業服務質量提供參考依據。
全要素處置保障安全,精準救援實現健康用梯。平台運用物聯網技術,將傳統的電話求救、人工派單等應急處置方式轉變為全天候自動監測、主動發現、即刻調度的方式,實現電梯故障報警「早發現、早分析、早預防」,有效預防和減少事故,提升應急救援的效率。同時,平台對接青島96333電梯信息中心,通過地理信息系統定位故障電梯位置、規劃最佳救援路線,通過實時語音對話對被困人員進行安撫,有效解決老人、兒童等特定人群困梯呼救難問題,保障電梯「從安全到健康」。
近年來,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積極探索將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運用到電梯監管當中,不斷創新電梯智慧監管新模式,取得了明顯成效。推動青島市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台建設完成並啟動運行,有效加強了全市電梯安全應急處置工作。構建了特種設備全鏈條信息化監管系統,實現監察、檢驗和應急「三網合一」,依託系統形成電梯登記、檢驗簡訊催報、區市督促、執法聯動工作協同機制,有效落實電梯「應登盡登、應檢盡檢」。搭建「青島市智慧電梯維保平台」,創新推出「智慧電梯維保」,實現電梯在線維保和維保無紙化,並通過實時動態統計分析採集的電梯維保數據,對異常維保信息智能預警,有效提高了電梯維保質量和安全運行水平。
今後,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繼續聚焦電梯等特種設備智慧監管,以數據為監管賦能,讓監管更加智慧,不斷提升特種設備現代化監管能力和監管水平,全力築牢特種設備安全防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fc79b519e72c563e926bf9039fa81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