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時依戀,3歲時叛逆,寶寶變化大,父母能夠跟得上節奏嗎?

2022-06-14     沫沫的靜好歲月

原標題:2歲時依戀,3歲時叛逆,寶寶變化大,父母能夠跟得上節奏嗎?

早上送小寶去幼兒園,到大門口的時候,一個男孩子正在哭鬧著不進去。其實馬上就要放暑假了,孩子哭哭鬧鬧不進幼兒園的情況也幾乎已經沒有了。

所以這個時候的哭鬧一定是有原因的,除卻孩子自身的不舒服外,可能還有其他各種方面的原因。

但是這個小男孩的家長只是在大門口不斷地推著小男孩往裡面送,一邊推,一邊「威脅」:「你再鬧,晚上我也不來接你了。就讓你住幼兒園好了。」

果不其然,家長的話音剛落,小男孩哭得更凶了,緊緊地抱著家長的腿,一點兒也不鬆開。

唉,真的是「適得其反」的做法啊!

1、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

如果孩子是在剛開學不願意去幼兒園,可能會有諸多的個人因素,需要父母加以耐心。

如果孩子是在學期中或學期末不願意去幼兒園,那麼家長就需要警惕起來,認真地幫助孩子排查原因,不可掉以輕心。

比如在幼兒園裡受到什麼委屈了,這種委屈可能是孩子的敏感,也可能是來自小朋友的排斥或者老師的一時不察等各種緣故。

父母要及時和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或者尋求老師的幫助,請老師在集體環境中對孩子加以認可,這樣才會是一個良性的循環。

2、孩子獨立性差,離不開父母

現在有一個詞很流行「媽寶男」,說的是那種長大了還依舊處處以媽媽為核心的男孩子。

其實,媽寶男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更不是和媽媽關係好就是媽寶男(這個概念千萬不要混淆)。

孩子在2歲之前正是對父母的依戀期,這個時候父母就要動手開始培養孩子的主動性和獨立能力,讓孩子參與到各種遇到的事情中,適當的幫忙、適當的表現自己。

而父母則要多多鼓勵孩子自己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通過孩子一次次的成功,建立他們的自信心。

有了自信,孩子對於獨立去完成一件事情,就會勇氣十足、衝勁兒滿滿!

3、孩子太倔強、一根筋到底

很多孩子在3歲左右的時候,會有這麼一段「叛逆期」,非常堅定地認可自己的行為,一根筋到底,即便是錯誤的,也絕不會因為父母的勸告而放棄。若是失敗了,還常常會鬧彆扭、發脾氣。

這時就需要父母先弄清楚孩子出現這種狀態的原因。

若是明知故犯,故意為之,那麼父母就不能姑息,甚至適當給孩子一些懲罰,讓他明白錯誤的就是錯誤的,明知故犯是不被原諒的,但是處理事情的過程不要簡單粗暴。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再加上適度懲戒,這樣的組合就蠻好。

若是無意犯錯,經驗不足,那麼父母要及時為孩子講清楚道理,是非曲直孩子心中是有數的。只是他們在不斷地想要試探為人父母的包容底線罷了。父母教給孩子處理這類問題的方法和思路,幫助孩子從容面對就好。

另外,在孩子的成長中,父母最不可忽視的就是他們的自尊心。千萬別以為孩子小什麼都不知道,其實他們的自尊心正是源自於父母的尊重和愛。即便是孩子犯錯了,父母在批評、懲戒中也要清楚,就事論事,而不能就事論人,更不要傷及孩子本就敏感、脆弱的自尊。

3歲左右的孩子,正處在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對於他們的種種行為,父母既不能姑息,也不要大驚小怪。從容、冷靜面對才是最睿智的選擇。

作為父母心中要清楚,孩子的成長本就是不斷犯錯、不斷修正、不斷重複上一次的錯誤,再一次地修正的過程。在一次次的犯錯與修正中,孩子才得以錘鍊,得以改變,得以進步。

家長切勿急功近利,也不要因為孩子的一次不好,或者次次不好,而讓自己隨時處於緊張崩潰的邊緣。

事實上,父母的崩潰才是孩子擺爛的理由和根源。這世界上,任誰都可以放棄你的孩子,唯獨你不敢輕易嘗試,也不能如此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ed1e9c548e44b13316dcab00d21a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