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主城區均價12391元/㎡!高房價當下,改善業主應如何選樓?

2019-07-30     諸葛找房哈爾濱

昨天發完哈爾濱新房價格漲幅偏熱的消息,有市民問小諸葛「群力西的房子現在入手合適嗎」?目前公認的宜居片區群力,新房價格普遍在10000元/㎡—16000元/㎡的區間內,是和哈西比肩而立的全市高價樓盤聚集區,也是中心城區換房改善客群的首選,江景豪宅、花園洋房、精裝大戶型等中高端產品一應俱全。

目前諸葛找房統計,哈爾濱主城區新房均價已高達12391元/㎡,並且下半年即將入市的近30個純新盤,半數為高於均價的中高端項目。目前全市符合改善自住以及投資保值的熱門區域,除了群力還有江北新區,兩個區域都做到了三年房價地價雙翻倍的「戰績」,成為冰城樓市的 「績優股」。

換房的時候,如何把錢花在刀刃上?地段、配套、物業、交通跟學區什麼的,諸葛分析師就不具體展開了,畢竟不同的區域偏好,不同的家庭之間,能力跟需求肯定也會有所不同。改善業主瞄準馬上要入市的新樓盤時,對具體樓盤、單元、樓層、戶型的優劣選擇上應有所定位和側重。

再次購置房子,先賣房還是先買房?

在實際操作中,賣房、買房很難同步,如果家裡條件富裕,有足夠的資金實力直接購買另一套住房這種情況比較簡單。在沒有好的投資渠道的情況下,老房子以租養住、待價而沽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但更多的改善型置業者的情況是需要賣掉現住房,建議如果經濟上能夠承受,先買再賣。哈爾濱目前二手房市場持續有價無市,成交周期偏長,將精力集中在賣房上,很容易錯過入手新開盤項目的好時機,也容易陷入討價還價的持久拉鋸戰之中。

當然先買新房也是從時間上考慮,從開始看房、選定、交付到裝修是個極其漫長的過程。

改善業主該怎樣挑選樓盤?

首次置業的購房者由於資金有限,往往容易陷入過分追求低價的怪圈。改善型購房者首先要摒棄的就是這種慣性思維,盲目追求性價比,會為個人生活水平的改善設限。單刀直入地說,對於改善型家庭而言,住的舒心或是鬧中取靜才是本,為更為舒適的享受買單。

所以大家不妨多考慮考慮那些綠化率高(≥35%),容積率低(≤2.5),停車位配比適宜(≥1.2%)的樓盤。

另外,樓盤周邊要是能有個公園、濕地、江河湖景什麼的就更好了。畢竟當前情況下,景觀樓盤可是比地段還稀缺的存在,亦是高端改善盤必備的素養。當遇上景觀樓盤時,以上大指標應從嚴。同理,若是在市中心或是核心區選樓時,上述指標則可適當放寬。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沒有核心景觀帶的改善盤就是打著廣告喊空話。在樓盤的布局上,改善盤當稍疏遠城市主幹道,避開高鐵高架、化工煙霧下風向,隔開保障拆遷安置房片區。

還有一層是心理層面的認同,即精英客群希望匹配同階層,同圈層的人生活在一起。

這就要求項目的產品線不能過多(避開高低配樓盤),實力相近,意趣相投的業主匯聚在一起,才能形成和諧的社區文化氛圍。擁有良好社區氛圍和定製化服務的項目,未來在二手房增值上也表現更加出色。通常,這類社區二手房價格普遍比周邊存在15%—20%的溢價空間。

改善業主該怎樣挑選單元?

樓間距指標毫無疑問是單元優劣選擇中最重要的一環。

若樓盤內部某一棟或是某兩棟單元樓的樓間距很大,往往一眼就可以判定其為本盤樓王。理由也簡單,因為開發商肯定會在其間布置一系列的人工景觀,並想盡辦法讓其規避一切不利影響。

想像一下吧,樓盤中央,四周單元拱衛,你占據本盤的最靚的宅,盡情沐浴午後溫暖的陽光時,良好的視線景觀往往會讓你不由自主的泡上一杯咖啡,赤腳踩在厚重的實木地板上......

更直接一點就是:東向、南向、西向沒有任何單元遮擋,即便是一樓日照都可以滿窗。

很多樓盤的樓王都是名不副實的,若溢價率過大,真不如優先考慮那些高性價比單元,容易買到不說,投資性價比還高。

改善業主該怎樣挑選樓層?

這個還算簡單,對於高性價比單元以及樓王,建議業主優先考慮中高區、高區次之,低區最後。其餘單元則可以採用常規的選樓策略來:優先考慮高區,中區次之,低區最後。

樓層的選擇難點在於優劣特別是遇到臨街、臨高架、臨鐵路沿線、臨景觀、臨高矮樓等情況時,絕對不是您問6F/11F/18F/26F/33F中哪一層比較好,我答6F這麼簡單的。

日照採光如何?景觀視線如何?交通噪音如何?風水樓層如何?.....諸如此類的選樓指標,有條件的話可以全部考慮,若房源有限或搶手,占據兩個優勢便可下手。

改善業主該怎樣挑選戶型?

對於改善戶型,面積首先要大,當然了,此處所謂的大是相對於剛需戶型而言,絕非數字意義上的大。

對於改善戶型,公攤面積也要適當多些,因為公共空間的敞亮是提高樓盤品質的不二之選。若按常規1.2米的公共走道,兩側大理石一掛,凈寬也就1.0米,怕是連剛需盤都不如。

對於改善業主,戶型細部可以不在意,但關於缺角、穿堂、明堂、明財、十字等基礎講究,部分業主會在意一二的。

一個好的戶型,除了戶型方正外,還有其他一些原則,主要有:動靜分區、乾濕分區、公私分區、通透良好、動線合理。住宅中涉及到的三條動線。在住宅中,根據設計原則,可以將動線大致分為三種:家人動線、家務動線、訪客動線。總體設計原則是:三條線不交叉、劃分不同功能區域、分割總體空間。

另外在改善戶型的布局中,往往是可以做好多優化改造設計點的,可請專業室內設計師介入,畢竟術業有專攻,大格局需要有大眼界。

所以,高房價下買房,沒有最好選項,可以多找些選房標準或專業人士參謀,為自家的選樓策略規避一二陷阱或是找出個把購房否決指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eTMQmwB8g2yegND_qZ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