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海中打盹?專家預計:即使沒了海冰,北極熊或許也不會滅絕

2023-01-26     娛樂九九

原標題:在花海中打盹?專家預計:即使沒了海冰,北極熊或許也不會滅絕

北極熊(Ursus maritimus)作為現存最大的熊物種,也是現存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它們的命運贏得了很多人的關注。

這裡說北極熊是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可能會有爭議,因為它們大部分時間都在海冰上度過——高度依賴海冰獵食海豹。考慮到這一點,也有一些愛抬槓的科學家將它們歸類為海洋哺乳動物。

北極熊現在是地地道道的脆弱物種,隨著2022年格陵蘭島東南部種群的發現,現今,北極熊只剩下20個公認的、離散的(亞)種群。主流聲音認為隨著海冰進一步消退,北極熊很可能隨之而滅。

好消息是,一些最近的研究展現出樂觀的一面:這些世界上最大的陸地捕食者或許能在陸地撐下去。

北極熊和棕熊,一脈相承

先來看看北極熊是從哪兒來的。

已經有足夠的DNA分析證據表明,北極熊是從棕熊分化出來的。雖然科學家們在分化時間上糾結了一些時日:最早對於線粒體DNA(mtDNA)的分析,認為大約是在15萬年前;而之後對核基因組的比較則認為大約在603000年前分化。

最終,在2014年,一項中國、外國科學家聯手合作的共同研究中,對北極熊與棕熊的完整基因組(而不僅僅是線粒體或部分核基因組)進行了分析,確定了是在40萬年前,北極熊和棕熊走上了不同的道路,這篇名為《群體基因組學揭示了北極熊最近的物種形成和快速進化適應》的論文在國內很多期刊上都能查到,有興趣的可以讀一讀。

雖然分化了,但北極熊仍然可以與棕熊繁殖,這兩個物種一直斷斷續續地交配,幾十萬年來,在氣候變暖期間相互接觸。

大多數棕熊約有2%的遺傳物質來自北極熊,一些種群中甚至有5%到10%的北極熊基因,這代表著交配頻率。然而,由於兩種熊都無法在另一種的生態位中長期生存,並且由於它們具有不同的形態、代謝、社會和喂養行為以及其他表型特徵,因此這兩種熊通常被歸類為單獨的物種。

話說回來,北極熊應該也有一定上陸的潛力和適應能力。

陸地食物的能量價值夠麼?

在俄羅斯、加拿大一些北極熊生活的地區,每年夏天冰完全融化,北極熊上岸後,也在逐漸適應陸地生活。

研究者在馬尼托巴省邱吉爾北部(加拿大),又發現了這樣一片屬於北極熊的夏季小天地。在這裡,能看到它們更為可愛的一面,也能看到它們未來的希望。

雖然風景優美,但並不能算世外桃源,這裡是狼的領土。

上圖中的北極熊媽媽帶著一隻頑強的幼崽,它被取名為大力神(海格力斯),因為它失去了一條腿。研究者無法確定這條腿是如何丟失的,懷疑傷是在和狼群的遭遇中造成的。儘管如此,這隻三條腿的熊崽崽,依然頑強地活著(2歲了)。

這裡生活著幾十隻北極熊,科學家親眼目睹了北極熊的陸地適應能力——在植物叢中吃草,掃蕩鳥蛋,在海浪中追逐燕鷗的雛鳥、螃蟹,游泳捕捉海鳥,潛水拾取貝殼和海膽。也算印證了1993年出版的《哈德遜灣西部無冰時期北極熊的陸上覓食》一書中的記錄。

除了這些零敲碎打,岸邊海洋哺乳動物的屍體則是「天上掉的餡餅」,尤其是鯨魚的屍體。

現在,一個新的發展是,夏季,北極熊不再向北追逐海冰,在陸地上看到的北極熊數量越來越多,在夏季的幾個月里在大陸停留的時間更長,特別是在加拿大北部,向內陸更遠的地方移動,像它們的老祖宗一樣,捕食馴鹿。

為此,研究人員專業撰寫了一篇名為《陸地食物的能量價值及其喂飽北極熊的潛力》的論文,結論是因個體的年齡、身體條件等原因而異,有些北極熊明顯比其他熊更適應陸地食物,是否和其腸道菌群的變化有關,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寫在最後

總之,學者們曾經普遍認為,北極熊的新陳代謝需要大量專門的海洋哺乳動物脂肪,而且它無法從陸地食物中獲得足夠的熱量攝入。

但至少,所有在這裡度過夏天的北極熊都胖乎乎的,顯示出健康、活潑。這些熊真的在繁衍生息並適應環境。但是,很不幸,從全球角度來看,在世界更多地方,它們的適應速度不夠快,因為冰融化得太快了,大多數的北極熊夏天都在挨餓。

適者生存,出於對生的執行,生命總會找到辦法,相信北極熊的基因也是一樣,只是,恐怕不會保持原有的模樣了。

作者感謝你的關注(- _-)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e88b8e16da9ca6747467e2993defee4.html
















蛋糕媳婦真行

202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