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調整、新CFO上任、公司名稱變更,位元組跳動上市快了?

2022-05-09   燃財經

原標題:組織調整、新CFO上任、公司名稱變更,位元組跳動上市快了?

燃次元(ID:chaintruth)原創

燃財經出品

作者丨馮曉亭

編輯丨饒霞飛

迎來第二任CFO不到半個月時間,位元組跳動再傳上市猜疑。

5月8日,有媒體報道稱,位元組跳動(香港)有限公司已更名為抖音集團(香港)有限公司,生效時間為2022年5月6日,更有媒體進一步猜測位元組跳動此舉為「成立抖音集團,或在香港上市」。對此,燃財經進行了求證,抖音相關負責人回應稱,「不予置評」。

同日,燃財經查詢香港公司註冊處網上查冊中心,發現上述更名公司成立時間為2012年5月8日。經核實,位元組跳動雖不存在成立新公司的事實,但是公司名稱更改卻為真,且並非孤例。天眼查數據顯示,位元組跳動集團的主公司已由原先的「位元組跳動有限公司」更名為「抖音有限公司」,核准日期顯示為2022年5月7日。

圖/左:香港公司註冊處;右:天眼查APP

來源/燃財經截圖

與此同時,位元組跳動集團旗下35家核心企業中,北京位元組跳動科技有限公司也已更名為抖音視界(北京)有限公司,而其他如今日頭條、飛書等應用主體則均未發生名稱變更。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大部分產品的主體公司並未發生名稱變更,但更名後的「抖音有限公司」儼然是位元組跳動集團的主體公司。

從工商信息可得知,無論是新聞聚合平台今日頭條、負責遊戲研發與發行的朝夕光年、聚焦打造企業級技術服務雲平台的火山引擎、提供企業協作與管理服務的飛書……甚至是新孵化的產品如知識服務領域子公司量子躍動、大健康領域的小荷健康,所屬位元組跳動集團的公司均歸屬於「抖音有限公司」控股。

儘管上市傳聞從未被位元組跳動官方承認過,但將位元組跳動集團主公司由「位元組跳動」更名為「抖音」此舉,以及上月末在CFO職位空缺了5個月後新任命高准(Julie Gao)為CFO,種種跡象均令位元組跳動推動抖音赴港上市的意圖昭然若揭。

添翼數字經濟智庫首席研究員胡麒牧也認為對於位元組跳動來說,赴港上市是個好方案,「我覺得位元組應該是分步推動在香港上市。第一步先將國內抖音業務拿到香港上市,這樣操作難度較小,當然也不排除未來將包括TikTok業務的其他業務裝到香港的上市公司里。」

對於位元組跳動來說,重啟上市計劃也是勢在必行。成立十年的位元組跳動儼然成為一頭龐然大物不假,但多年數次融資下來,位元組跳動背後也林立著亟待退出的投資者。

雖然隨著監管環境變化,位元組跳動上市阻力變小,然而估值曾接近3萬億元現今卻上市擱置的獨角獸企業螞蟻集團、上市不到5天便陷入監管風波至今未仍未擺脫的滴滴,兩家同為網際網路公司的現狀也令位元組跳動的上市路途增添了許多不確定因素。

位元組上市,重燃星火

面對外界猜疑的上市計劃,抖音相關負責人對燃財經表示「不予置評」。位元組跳動多名員工也對此表示毫不知情。

但作為一家年營收超過3000億元、估值達2.6萬億元的「龐然大物」,尚未登陸二級市場的位元組跳動也是神秘的。畢竟縱觀中國網際網路,體量與位元組跳動相當的網際網路大廠只有阿里巴巴和騰訊,亦唯獨位元組跳動未曾在二級市場露臉。因此,「隱於市」的位元組跳動什麼時候上市、登陸哪個交易所一直備受資本市場所關注。

從官方回應中明確得知位元組跳動有考慮上市的消息,時間還在兩年前。2020年10月26日,路透社曾援引所謂「知情人士」消息稱,位元組跳動正考慮推動抖音業務單獨在香港上市,已與投行溝通承銷事宜。對此,位元組跳動相關負責人回覆說,「在考慮部分業務上市計劃,但還沒有最後確定。」

此話一出,半浮水面的位元組跳動尤受關注。以至於,每伴隨著位元組跳動新一輪融資亦或是內部組織調整亦或有其他消息傳出時,都會伴隨著「位元組跳動考慮進行全部或部分業務的首次公開募股上市計劃」相關傳言。

不過,無一例外,每每位元組跳動上市傳言一經傳出,位元組跳動內部的反應均以「消息不實」、「不予置評」之類話術進行低調回應,不會披露過多消息。而在當時,CFO職位空缺也一直被視為位元組跳動暫緩上市計劃的原因。2020年,周受資的加入也被外界解讀為位元組跳動IPO進程的加速,可出人意料的是,位元組跳動官方很快便在猜疑聲中回應「目前無上市計劃」。

但從2021年梁汝波接任位元組跳動CEO以來的一系列舉措,卻仿佛在向外界告知位元組跳動有意重啟IPO計劃。此前,有業內人士告訴燃財經,位元組跳動有意考慮抖音業務上市計劃。

上述業內人士還將此次名稱變更與位元組跳動去年啟動的架構調整進行了掛鉤,「抖音在位元組跳動版圖中的地位不容置喙。」去年11月,伴隨梁汝波走馬上任CEO的,是位元組跳動新一輪組織調整。梁汝波發布內部信稱,按照「緊密配合的業務和團隊合併為業務板塊,通用性中台發展為企業服務業務」的原則,成立抖音、大力教育、飛書、火山引擎、朝夕光年和TikTok六大業務板塊。

其中尤為重要的是,位元組跳動將兩大王牌今日頭條和抖音進行了合併。「頭條、西瓜、搜索、百科以及國內垂直服務業務併入抖音。該板塊負責國內信息和服務業務的整體發展,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內容及服務。」

也正是在上述內部信中,向外界傳達了一個消息「TikTok負責人周受資不再兼任位元組跳動CFO」。而今年4月25日,在位元組跳動CFO職位空缺的5個月之際,位元組跳動迎來了第二任CFO高准(Julie Gao)。

對於高準的上任,業界更是直接解讀為位元組跳動離推動上市又近了一步。高准被業界譽為「IPO專業戶」,相關資料顯示,高准先後為100多家公司的上市和其他資本市場融資項目提供過法律服務,對象包括美團、京東、拼多多、小米等。

梁汝波在內部信中除了提及高准作為一名資深律師,曾為多家科技公司提供包括上市、併購及融資等法律諮詢服務外,還表示,「從2016年開始,Julie就跟我們在公司的收購和融資項目上有很多合作,對我們的使命、文化、團隊和業務都很熟悉。Julie對公司治理、企業發展有很多經驗和思考,對很多處於不同階段的公司提供過諮詢和幫助,相信她的加入會給公司帶來很大幫助。」

組織架構調整、新CFO走馬上任、公司名稱變更……位元組跳動的種種跡象,均指向「位元組跳動/抖音或將上市」。

上市坎坷路

作為上市傳聞甚囂塵上事件中的主角,位元組跳動對於上市是渴望的。

早在2020年10月,位元組跳動便對外透露過IPO進程的消息。「在考慮部分業務上市計劃,但還沒有最後確定。」彼時,快手也正緊鑼密鼓準備赴港IPO事宜,2020年11月5日晚間,快手正式向香港聯交所遞交IPO招股書,搶先開啟上市進程。次年2月5日,快手敲響了港交所上市鑼聲,一舉奪得「短視頻第一股」桂冠。彼時的快手,可謂一時風光無兩,上市首日市值便輕鬆過萬億港元。

快手上市後的1個月時間,周受資請辭小米執行董事和國際部總裁職務,宣布加盟位元組跳動擔任CFO。

外有快手上市,內有首任CFO就位,位元組跳動再次引來外界對公司的上市猜測。隨後不斷有消息稱,位元組跳動已啟動赴港上市流程,並且該傳聞還在不斷發酵。

2021年4月23日,一貫採用不予置評方式的位元組跳動,十分罕見地在其官方頭條號上發布聲明表示,「近期有不少關於位元組跳動公司上市的消息,在此聲明:經過認真研究,認為公司暫不具備上市條件,目前無上市計劃。」

此次有關上市計劃的澄清後不久,便是當年7月滴滴赴美上市所引發的系列監管問題。據華爾街日報當時報道,在被告知要專注於解決數據安全風險後,位元組跳動採取了與滴滴不同的決定,決定無限期擱置境外IPO計劃。

現在看來,在2021年4月宣布擱置IPO計劃的位元組跳動是具有前瞻性的。2021年7月,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對網絡安全審查規則進行了重大修訂,加強且完善了對在海外上市前擁有100萬名用戶的數字平台的監管。

但是,隨著IPO計劃的擱置,位元組跳動不免也要面對資本變現壓力,與此同時也出現了股東減持套現情況。

去年10月,彭博社報道稱,總部位於美國的期權交易公司海納國際集團正尋求出售5億美元股票。該公司是位元組跳動最早也是最大的投資者之一。報道援引身份不明的消息來源稱,另一名股東最近出售了其所持股份,對該公司的估值在3600-3700億美元之間。

欲要減持套現的海納國際集團,還只是位元組跳動自成立以來一路推進的9次融資歷程中合作的其中一位股東。

天眼查數據顯示,位元組跳動自2012年3月獲得數百萬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起,便以平均一年一次的融資速度完成9次融資,數輪融資下來意味著,位元組跳動得到了數家全球知名投資者的支持,背後站著一眾資本的力量。如老虎環球基金、紅杉資本中國、軟銀願景基金、KKR、春華資本、泛太平洋投資、M31資本等豪華資本陣容。

來源/天眼查 燃財經截圖

而今,從高准上任CFO到公司名稱更改,短短半個月時間的兩個大動作,都讓位元組跳動IPO計劃「呼之欲出」。

位元組上市,時間問題

2022年,是位元組跳動成立十周年的日子,也是現任CEO梁汝波執掌位元組跳動一周年的日子。

過去十年,位元組跳動成長速度之快有目共睹。坐擁兩款現象級內容產品今日頭條和抖音流量入口的位元組跳動,宛如一間APP工廠,在「大力出奇蹟」的方法論下,不斷孵化迎合各種風口的APP。

雖然張一鳴並不認定「APP工廠」的定義,他認為位元組跳動是一間「非常浪漫的公司」,並且是「務實而浪漫」。但事實卻是,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中,位元組跳動沒有和其他網際網路公司一般按照業務線分成多個事業部,只有技術、用戶增長和商業化三個核心職能部門,分別負責留存、拉新和變現。

「APP工廠」定義的真正改變,源自梁汝波在2021年11月主導的一次組織架構調整。自此,位元組業務開始合併同類項,成立六個業務板塊。也正是在此次調整後,抖音的地位變得尤為重要,根據調整,頭條、西瓜、搜索、百科以及國內垂直服務業務併入抖音。

自此,抖音扛起了位元組跳動的大梁。實際從營收情況來看,今日頭條和抖音也是位元組跳動的現金牛業務,二者貢獻位元組跳動80%以上收入,其中後者占比高達60%。

但位元組跳動廣告業務為主的主營業務在國內增長也已然接近天花板。據消息人士透露,位元組跳動2021年全年收入約為580億美元,同比增長70%,增速較2020年的111%增長有所放緩。而在2020年此前的幾年時間裡,位元組跳動的營收增速都保持在200%以上。

中國網際網路廣告業趨於疲軟也成事實。《中國網際網路廣告數據報告》顯示,2020年和2021年,網際網路廣告全年收入分別為4971億元和5435億元(不含港澳台地區),同比增長13.85%和9.32%,但增幅均有所下滑,增幅分別為-4.35%和-4.53%。

位元組跳動也採取了多種應對方式。

一方面,對內進行多元業務發展,企圖找到新的經營方向以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在此之下,位元組跳動加大了在教育、遊戲、金融、跨境電商、企業服務方面的投入,甚至在房產、硬體、醫療、餐飲、汽車等領域也均有涉及。

另一方面,則通過對外投資以補齊自己的短板,擴大自己的業務邊界。天眼查數據顯示,位元組跳動集團近年來對外投資超百個項目(包括國內和海外市場),對外投資公司超400家,涉及領域十分廣泛,包括企業服務、文娛傳媒、人工智慧、保險經紀、數碼科技、教育培訓、醫療服務、房產服務等。

雖然位元組跳動的業務無邊界,但是流量變現卻不可能永無止境地野蠻生長。

「雙減」政策下,位元組跳動初見成效的教育業務走上了教培轉型路,繼2021年底停止了旗下教育品牌「大力教育」的在線教育業務後,今年2月在官網相繼發布了停運公告。

今年1月中旬,網上有傳言稱位元組跳動投資部門裁撤,對此位元組跳動相關負責人回應,稱 「公司年初對業務進行盤點和分析,決定加強業務聚焦,減少協同性低的投資,將戰略投資部員工分散到各個業務條線中,加強戰略研究職能與業務的配合。相關業務和團隊還在進行規劃討論。」言外之意在於,位元組跳動對於戰略投資部的調整確有其事。

位元組跳動做了很多努力,但除了原固有的短視頻和頭條門戶所帶來的廣告收入外,其他領域在創收上卻乏善可陳。

為此,位元組跳動加速布局國際市場,在海外市場一路高歌猛進。而將希望寄託於TikTok也不是位元組跳動的一貫風格,重啟部分業務上市計劃也於情於理,赴港上市也成了此前提下的首選。

胡麒牧告訴燃財經,對於位元組跳動來說,赴港上市是一個好方案,主要有兩方面考量,「一是近期中概股現狀不容樂觀,因此考慮回歸香港資本市場是未雨綢繆之舉。二是從國內政策環境來看,近期國家鼓勵平台經濟的健康發展,相關具體政策預計會在近期出台,這意味著作為國內網際網路頭部平台企業,位元組跳動國內業務的發展將會迎來新的政策紅利。位元組跳動選擇將國內抖音業務打包上市,這無論對於估值還是上市後的股價走勢都是有利的。」

胡麒牧告訴燃財經,位元組跳動上市對業內也存在一定意義,「一方面,對於位元組跳動自身來說,說明自身的商業模式得到了市場驗證和投資者的認可。另一方面,對於整個網際網路行業來說,抖音上市能夠提振行業信心,說明無論是投資者還是監管層都對數字經濟的發展持樂觀態度。」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儘管位元組跳動的上市之路似乎又近了一步,但靴子不落地,依然難言樂觀。有螞蟻集團和滴滴的前車之鑑,常言道「兔死狐悲,物傷其類」。按理來說,同為網際網路巨頭的位元組跳動理應蟄伏,但在瞬息萬變的網際網路時代,臥久者未必能行遠,伏久者未必能飛高。

對此,胡麒牧則認為只要能嚴格合規運行,上市進程應該不會出現大的問題,「國家已經對資本設置好了紅綠燈,近年來已經不斷完善了網際網路信息安全相關法律法規體系,而且抖音上市公司的主要資產在國內,處於安全可控範圍。」

總而言之,無論上市與否,位元組跳動都面臨著多重壓力。繼續蟄伏不上市,一級市場資金退出的壓力將籠罩公司。選擇順勢上市,如何應對監管、如何拿到更高估值。如上都是赤裸裸擺在位元組跳動面前,需要面對的難題。

回想今年3月,周汝波在位元組跳動十周年年會上說到的,「一鳴在公司初創時分享過,『如果我們把事業當做一段旅途,那麼我們希望看到最美最好的風景,不在半途逗留徘徊,不走巧徑誤入迷途。美好的風景是願景,前行的方法是價值觀』。我現在加上一句,『使命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希望如他們所願,在「上市」這段旅途中,能看到最美最好的風景。

*題圖來源於視覺中國。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