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香飄滿街,硯山阿姨的手工粽太美味!

2022-05-25     家在硯山

原標題:粽香飄滿街,硯山阿姨的手工粽太美味!

·····················以上廣告······················

綠楊帶雨垂垂重

五色新絲纏角粽

粽子已然成為端午節的重要象徵,它不僅記錄著先民豐富而多彩的生活文化,也積澱著濃濃的飲食文化。臨近端午佳節,硯山縣城家家戶戶包粽子,粽香飄滿街,熱鬧喜慶。

端午節前夕,硯山縣城張學梅家早早便開始忙活起來,今年有兒媳幫著洗粽葉、晾粽葉、洗糯米、曬糯米、染糯米、切火腿肉、按照包粽子的傳統流程一樣不落地準備好,張阿姨很快便著手包起了硯山的傳統三角粽。

只見張阿姨雙手將粽子葉捲成漏斗狀後,用勺子舀入適量糯米,隨後放入火腿肉,用糯米充實壓緊,再用細繩打個結,動作麻利優美。一張張翠綠的粽葉在張阿姨手中翩翩起舞,忽而四四方方,有稜有角;忽而又一頭尖尖,好似龍角,一個個有模有樣的粽子陸續誕生。剛包好的粽子,碧綠碧綠的,看著十分誘人。

採訪中,張阿姨給記者介紹, 硯山傳統粽子的染色工藝是用天然植物熬煮成汁,再與糯米攪拌均勻晾乾而成。

張學梅:「先洗粽葉,再來染米,拿山上那些植物來染,燒穀草灰來染,比較香,好吃。這個粽子包起來兩邊的四隻角一起折過來,水進不去,一鍋一二十分鐘就熟了。」

既然是傳統粽子,張阿姨還不忘給兒媳韋美玲傳授她獨到的手藝,讓中國的傳統文化延續下去。

張學梅VS韋美玲:「往這裡搭過來,可以了,這裡再按進去,米滿了,把它撥出來……」

兒媳韋美玲有模有樣地跟著婆婆學習包粽子,有說有笑地就把一個個粽子包好了。包好的粽子清水浸泡一晚,冷水下鍋煮制一二十分鐘後,熱氣騰騰的粽子就出鍋啦!

粽香撲

韋美玲:「今天學會包粽子還是很開心的,以後可以包了送朋友吃,包點給家人吃,自己親手包的,我覺得更有意義。」

據了解,張阿姨每逢端午都會早早包好粽子拿到市場上售賣。傳統的三角粽,因其小巧、方便攜帶、口味、顏色隨意搭配,深受年輕人和小孩喜歡,並且,端午當天能賣出一千多斤粽子。

張學梅:「我家的粽子有紫色、黑色、白色,有楊咪咪花的,火腿的,蜜棗的。蜜棗的是15塊,肉的可能到17—18塊,素的10塊,歡迎大家來硯東市場找我買粽子。」

學會的小夥伴動手包起來吧!

不想自己弄的也可以去購買

購買地址:硯東市場中間門第一家、新市場電梯腳

來源:視聽文山,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予以刪除,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家在硯山

01

聯繫我們

投稿爆料:Yanshan7077(微信)

02

家在硯山平台

留言區抖起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d8554e0ed37b5c3acc332cc9bbfcfe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