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創始人

2022-06-13     楓葉談古今

原標題: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創始人

趙、魏、韓,秦、齊、楚、燕七個國家亦稱戰國七雄,秦笑到了最後。但是滅六國,頗費周折,最費力的就是趙!

趙國成為了中原最後的門面,扛起了中原抵抗強秦的最後一百年。

之前趙國混得不是特別牛,不上不下,直至趙國來了一個真正能敢叫日月換新天的話事人——趙雍,趙國這個長期走熊的股票開始騰飛了。

趙雍僅15歲,高中生的年齡,鬍鬚還沒長齊呢。父親趙肅侯也是多年來與六國抗衡不落下風的狠角色,他撒手逝去,魏,楚,秦,燕,齊,每個國家都派了萬人規模的精銳部隊去參加他的葬禮。

趙肅侯在位這二十多年,趙與魏、齊就一直冷若冰霜分外眼紅,這次五家派兵奔喪,也是老冤家魏惠王挑的頭。

周邊的狼齜牙咧嘴,繼承人卻又這麼小,主少國疑。趙肅侯走人之前,還是留下了一些政治遺產,其中有一個重臣,水平嘛不敢和後世的臥龍相提並論,但是算是低配版的臥龍吧,此人是肥義。

他給趙雍提出了擺平五路人馬的方案,頗有無間道里倪永孝的神韻。

首先趙雍命令全國處於戒嚴狀態,全國四個重鎮,代郡、太原郡、上黨郡和邯鄲的趙軍一級戒備,準備隨時戰鬥。

然後重金賄賂越國出來搗亂,攻擊楚國,讓楚國無暇分身來找趙國的麻煩;

又不吝金錢對樓煩王許以重利,讓樓煩王派兵騷擾燕,燕本來就是趁火打劫的,看到樓煩王稍有動作就馬上縮頭了;

楚國和燕國擺平以後,趙國又去找韓、宋聯盟。韓和趙有姻親關係,而宋經常被魏齊楚欺負慣了,所以趙拋出橄欖枝,也樂於結盟。剩下的三國——魏、齊、秦和趙、韓、宋要是真正開打,卻不敢擔保誰對誰有壓倒性的優勢。

準備工作做好了,趙雍露出獠牙,他強硬地對五國軍隊說,給老子滾,別在我國邊境溜達,都給我站好了。只允許五國使者攜帶各國國君的弔唁之物入境,由趙國負責接待的大臣將他們直接送往邯鄲。

五國使者入趙後,見趙國精銳雲集邯鄲,威風凜凜,摩拳擦掌,刀槍嚯嚯,一副玩命的架勢,嚇得馬上弔唁後,屁顛屁顛回去向各自國君報告情況。

魏惠王發起的五國圖趙的陰謀被年僅十五的趙雍挫敗了。他經受住了嚴峻的政治考核,正式繼位,這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趙武靈王。

趙雍此人是千古難得一見的扭轉歷史軌道的君主。他為趙國留下一個如雷貫耳的名詞:胡服騎射。他早早地無師自通,深知槍桿子出政權這個精髓。

但這個政策從提出到施行,不是一句話說換上胡服,跨上馬射射箭就可以改革成功了,中間大量的工作和推行,都是鮮為人知,且複雜多端。

他接手的趙國,是個內部矛盾極其嚴重的國家。趙國北方的大同、南方的邯鄲都是分裂獨立各干各的,文化勢力不同。而且趙國大部分人身上流淌胡人血統,天生就是喜愛打打殺殺好勇鬥狠。

北面的大同、南面的邯鄲,再加上安插在趙國領土中間的中山國。

趙雍想要將大同和邯鄲連成一片,給老子凝聚起來!奈何中山雖然不是強國,但由於處於趙國的心臟地帶,齊、燕一直把中山作為牽制趙國的最重要的一枚棋子,屬於幕後大boss。趙雍志比天高,決心在他任期內,解決掉這個心腹大患。

決心下了,但趙雍遍觀國內,發現國家武力值不咋地,是因為趙人寬袍大袖,行動極為不便,只有穿戎狄衣服,練騎馬射箭,才能真正的改造趙國。

決心下了,做起來卻極其困難,各方面的利益博弈和天價成本嘛!

穿胡服,容易讓人笑話,胡服是披髮左衽,頭髮散開,衣襟左開,右面壓左面。這是游牧民族的衣著服飾,在我們看來太粗魯,太非禮了,代表著野蠻落後。

華夏民族則是束髮右衽,看著就有禮貌,也被自認為是文明的象徵。

騎射成本也高,步兵轉化為騎兵,首先需要良馬、騎射培訓、騎兵的裝備。人和馬的花費很貴。光訓練騎射,就需要天賦,功夫,金錢的大規模投入了。

一個騎兵必須要有兩匹馬,用特製的騎兵弓,配備不同用途的箭,要有長刀和短刀,夜裡禦寒的皮蓬和可供長途奔襲的口糧和水。培養騎兵的開銷等於十個步兵。

馬也要吃東西的,想要戰馬膘肥體壯,必須要吃好的,一匹馬等於十個士兵的口糧。馬的胃口也是嚇人,一直吃個不停,比養牛養羊還要費錢。

馬和人的口糧裝備都解決了,後勤呢,馬和人生病了,受傷了,也需要有人治療、服務。

胡服騎射,實際上是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大動作。

趙雍為什麼非要組建一支騎兵部隊作為頭等大事呢?因為他要在他任期之內,做一個稱霸中原的霸主。

趙雍比商鞅更加緩和理智,他沒有一上來就強迫大家全民改革,就是循序漸進搞試點。

先將鎮守邊關的守軍們打造成正式騎兵,給豐厚的待遇,讓全趙國軍隊看到首先提拔成騎兵的生活是怎麼樣的。

趙國的工藝水準在七國之內是頂尖的,走在時代前列的。

製造出來的武器比別的國家更加鋒利,防具比他們更加結實,再加上培養出一大批騎射部隊,不管強弱,都不會虛。

最後要檢驗檢驗騎射的真材實料了。

趙雍親自帶隊,率領他的騎兵部隊從趙國南部向北進攻中山國,在房子(今河北高邑西南)大敗中山國主力部隊,然後從南至北橫穿中山國,到達趙國的代郡。

武靈王十九年,趙雍正式下令:全國易服,選拔騎射。

胡服騎射的戰略構想終於得以實施,大同邯鄲南北兩派終於坐在了一起,成了完整的趙國,一起向隆隆國力策馬奔騰。

趙雍還有更深的目的。

原來的步兵和步兵將領要想轉為騎兵,必須要經過嚴格的培訓和考試,同時,趙雍還招募大量的胡人外援,充實到騎兵隊伍中,不分種族,沒有歧視。

軍官騎兵的選拔權力都由趙雍親自把控過問,時間長了,他就牢牢控制了指揮權、人事權。

趙雍還命人對全國的戶籍和牛、馬等大型牲口進行了普查,建立了可靠的管理體系,也藉助這次普查與統計,將過去宗室貴族和地主隱瞞的人口都查了出來,從而擴大了國家掌握的稅源和勞動力資源。

自武靈王繼位,到第十九年啟動變法,控制國內政局,統一南北兩派思想,再到十一年後徹底打通全國疆域版圖,並北擴疆土,西壓秦地。

三十年間,趙雍完成了前面幾代趙王想完成卻沒有完成的宏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ce2b21a9b2b4563b1dc7220cbe93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