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6地10人確診猴痘,感染多指向男同性戀群體

2023-07-17     39深呼吸

原標題:近期6地10人確診猴痘,感染多指向男同性戀群體

作者|葉芳

編輯|廖穎瑤

封面|站酷海洛

「猴痘比新冠糟糕了100倍!渾身火辣辣的疼,好像有人拿著一團針,不停地在扎你。」

美國德州男子Luke Shannahan,沒想到去酒吧喝酒、去音樂節蹦迪能染上猴痘,帶來長達3周地獄般的生活,出現高燒、頭痛、淋巴腫大、起水泡、渾身劇痛等症狀。

比Luke Shannahan更慘,33歲的Kevin Kwong因前往紐約參加一次活動後雙手開始發癢起紅疹,疹子迅速蔓延至身體各個部位,在被「怪病」折磨了一個多月、經歷誤診為「濕疹、皰疹、疥瘡」,最終才得到確診為「猴痘」,差點眼睛失明。

因為他先後做過2次「猴痘」病毒檢測,但結果全是陰性。這或意味著,猴痘已經和新冠一樣,開始出現了陰性感染者。

猴痘導致的症狀與天花患者的症狀非常相似,但沒有天花嚴重。猴痘的潛伏期通常為6-13天,也可能為5-21天。/ 站酷海洛

如今,狡猾的猴痘病毒漂洋過海已經來到中國,國內開始出現本土病例,並且有增加趨勢。在過去的兩周里,我國多地相繼報告了猴痘確診病例。

截至目前,中國大陸累計報告的猴痘感染病例數量已增至11例。

中國疾控官網截圖

01

世衛研判猴痘危機解除,

為何我國本土病例突然增多?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感染所致的一種病毒性人獸共患病,臨床表現主要為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其既往主要發生在中非和西非國家,病死率為1%-10%。

2022年5月以來,猴痘首次在歐洲、美洲等非傳統流行國家發生持續傳播,引起全球範圍暴發後,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猴痘疫情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

猴痘病毒是一種包膜雙鏈DNA病毒,呈長方形,可在非洲綠猴腎細胞中培養生長,導致細胞病變,屬痘病毒科的正痘病毒屬,抵抗乙醚,對乾燥有較強抵抗力,但易被氯仿、甲醇和福馬林滅活。56°C加熱30分鐘,也易使其滅活。/ 站酷海洛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5日,全球共有111個國家和地區報告了超過87929萬例猴痘病例,其中死亡146例。

今年5月12日,世衛組織宣布終結猴痘疫情緊急狀態,但是病毒傳播仍未平息,我國內地陸續發現本土病例,引發了猴痘是否會在國內出現更廣泛傳播的擔憂。

北京:2例

6月6日,北京市醫療機構報告2例猴痘病毒感染病例,其中一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另一例為境外輸入病例的關聯病例,兩名病例均是通過親密接觸感染。

廣東廣州:2例

6月10日,廣東省廣州市監測發現2例猴痘病例,分別為43歲男性和29歲男性。

遼寧瀋陽:1例

6月29日,遼寧省瀋陽市報告1例疑似猴痘病毒感染病例,患者於7月3日確診。

湖南長沙:3例

7月5日,湖南省長沙市監測發現3例猴痘確診病例,分別為24歲男性、28歲男性和38歲男性。

天津:1例

7月6日,天津市通過監測發現並報告1例疑似猴痘病毒感染病例,患者於7月7日確診。

陝西:1例

7月10日,陝西省發現1例猴痘病例,感染者於7月8日確診,目前正在進行隔離治療,病情穩定。

至此,近一個月國內六地猴痘感染者就已達到了10例,加上去年9月6日,重慶報告的首次確診境外輸入猴痘病例後,全國官方通報的猴痘病例增至11例。這些患者均為青壯年,且都是男性,國內目前無女性感染者。

陝西疾控官網截圖

值得關注的是,我國內地的這些病例當中已經出現了本土傳播,而不僅僅是境外輸入病例。近期的很多醫院都要求開展全院的猴痘防控培訓。

專家分析,中國近期病例數的增多主要與人員的流動性增加有關。六七月份隨著學生畢業進入暑期,旅遊迎來旺季,許多人都會選擇跨省、出國旅遊,公共場所人流密集,人員流動性也很大,讓猴痘病毒的傳播有了可乘之機。

02

感染者大多指向男同群體,

數千萬易感者怎麼預防

任何人都可能感染猴痘,這種病毒通過破損皮膚、粘膜表面(如口腔、咽部、眼部、生殖器、肛門直腸)或通過呼吸道進入體內。而人與人之間主要通過密切接觸傳播,可通過直接接觸具有傳染性的皮膚或口腔內或生殖器等部位的其他病變的方式進行。

包括以下方式接觸:

7月3日,中國疾控中心譚文傑等在醫學期刊《生物安全與健康( Biosafety and Health )》發表文章《中國大陸首例由輸入性病例引起的本土猴痘病例》,該病例系經性接觸傳播 。/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網截圖

世衛組織發布全球猴痘趨勢報告稱,2022年以來持續爆發的猴痘疫情,主要與一個或多個伴侶發生性關係的男男性行為人群(同性戀或雙性戀男性)相關。數據顯示,96.2%的病例都是男性,而在已知性取向的病例中,84.1%的病例為男男性行為者,其中7.8%為雙性戀男性。這些猴痘病例中82%經由性行為傳播,而在所有可能暴露的環境中,最常見的是性接觸的聚會環境,占66.4%。

專家指出,頻繁和無保護的性行為是猴痘感染的主要原因,男男性行為者群體中,更換性伴侶更頻繁以及同時擁有多名性伴侶,導致猴痘病毒傳播的加速。

人的直腸黏膜很容易在摩擦中破損,兩到三次的直腸性行為就可以導致猴痘的傳播。

世界衛生組織首席猴痘專家表示:非洲以外的所有猴痘病例中99%是男性,其中98%涉及男男性行為者。/ 站酷海洛

傳統意義上說,猴痘並不是一種性傳播疾病,但從歐美國家非傳統流行區發現的猴痘病例中多數傳染關聯性行為,猴痘疫情在男同中的大規模出現,這一現象使人們重新開始關注同性戀這一隱秘的群體。

據我國原中國衛生部調查, 中國處於性活躍期的男同性戀者約占性活躍期男性大眾人群的2%至4%約為1000萬。我國社科院專家李銀河教授曾做過研究,她推算出中國的同性戀群體數量總人數在5600萬到8400萬之間,其中男同性戀總人數超過2000萬。而「中國同性戀研究之父」張北川教授,對於男同性戀者預估數據也有2000萬人。

猴痘發病後1-3天出現皮疹,首先出現在面部,逐漸蔓延至四肢,手心和腳掌均可出現皮疹。皮疹經歷從斑疹、丘疹、皰疹、膿皰和結痂幾個階段,不同形態的皮疹可同時存在。/ 站酷海洛

根據中國性病愛滋病防治協會的統計,截至2022年年底,全國報告存活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愛滋病患者122.3萬名。男同性戀者是愛滋病的高風險人群,愛滋病病毒會侵犯人體的免疫系統造成免疫力低下,因此男同群體也是猴痘易感染人群。這可能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將愛滋防控與猴痘防控雙管齊下的一個重要原因。

據了解,國內重點地區疾控中心均開始在男男性行為(MSM)人群展開猴痘的預防與篩查,進行健康教育。

由於男同群體的活動圈子相對封閉,猴痘的潛伏期比愛滋病短,對於猴痘病毒感染症狀不大了解,這給猴痘的防控帶來較大的困難,因此要將猴痘防控的群體意識提高到和愛滋病防控相當的水平。

6月16日,北京市疾控中心性病愛滋病防治所召開了愛滋病防控人員猴痘防控工作在線培訓會。/ 官網截圖

在全球範圍內, 目前沒有專門針對猴痘病毒開發的特異性疫苗,但此前針對天花的疫苗對猴痘能夠起到交叉保護的作用。專家提醒, 預防感染猴痘最主要的措施就是不要與有症狀者密切接觸。

一是避免和罹患猴痘的人密切接觸。性接觸、特別是男男性接觸具有較高的風險。

二是避免在高發國家與野生動物直接接觸。避免捕捉、宰殺、生食當地動物。

三是良好的衛生習慣。經常清潔和消毒,做好手衛生。

RECOMM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ce19e4eeb8207140bbf058f2ed00d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