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殺狗的七大行為,及時糾正避免,有助於延長狗狗壽命

2023-12-25     豆豆和狗

原標題:慢性殺狗的七大行為,及時糾正避免,有助於延長狗狗壽命

大家都知道狗狗的一年等於人類的七年,從人類的角度看,狗狗的一生十分短暫,每當到了狗狗老了要離開主人的時候,主人免不了傷心難過。

雖然狗狗的壽命是有限的,但是我們在養狗狗的過程中,如果能及時糾正一些錯誤的行為,就能避免狗狗受到很多傷害,從而延長它們的壽命。

有很多人們習以為常的事情,其實在無形中是對狗狗的傷害。糾正以下這些慢性殺狗行為,讓狗狗陪伴我們更久一些。

一、忽視狗狗的牙齒保健

曾有人研究過,牙齒的健康與否跟人類的壽命長短有直接的關係,

在五歲以上的狗狗中,約85%的狗狗患有牙周、牙齦疾病。如果主人忽視狗狗的牙齒保健,長期以往會導致狗狗的口氣難聞,進一步導致狗狗的心臟瓣膜問題、腎臟內部感染等。而患有牙周疾病的狗狗,在狗狗進食後,食物的殘渣停留在牙齒表明會形成牙菌斑。

需要注意的是,洗牙需要麻醉,有一定的風險,所以不需要太頻繁,一年一次即可,不適用年老、患有疾病的狗狗。

二、常年不帶狗狗體檢

三、讓狗狗吸二手煙

人人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但是吸煙的人還是很多。二手煙不光對人類的危害很大,對狗狗也是一樣的。二手煙會增加狗狗患上肺癌的風險。美國曾經有人做過相關調查,

對於巴哥、鬥牛這樣的狗狗來說,它們的鼻腔較短,一旦呼吸到不幹凈的空氣很難過濾乾淨,二手煙對它們的傷害會更大。而吸煙的主人即使離開家了,家裡的沙發、枕套、家具表面都會有二手煙的吸附,人雖然離開了但是狗狗要在這樣的生活環境待一天。為了家人和狗狗的身體健康,遠離二手煙是最好的辦法。

四、不做心絲蟲、跳蚤和蜱的預防工作

心絲蟲寄生在狗狗心臟內,會引起死亡。跳蚤、蜱蟲會引起狗狗的很多皮膚病。所以做好這些的預防工作跟接種疫苗一樣重要。

平時帶狗狗出去玩耍的時候,狗狗難免會遇到草地、灌木叢等。

五、不給狗狗絕育

狗狗在發情期容易性情大變、衝動易怒,變得更有攻擊性。可能會因為追逐配偶而離家出走,還會咬人、破壞家具、自殘等等行為。

六、戶外活動無人看管

很多悲劇的發生都跟狗狗戶外活動無人看管有關。馬路上的車流、人類、其他動物對狗狗來說都是潛在威脅。狗狗一旦走丟了,是很難找回的,有時候性命都難保。

七、不經常讓狗狗社交

跟上一條相反的是,很多人把狗狗養在家裡從來不讓狗狗出門,主人出門有事的時候,狗狗就獨自待在家裡,這也是對狗狗一種過度的保護。長期脫離社會,是對狗狗的一種傷害。

以上就是慢性殺狗的七大行為,各位鏟屎官們結合自身情況,及時修正避免這些行為,可以幫助狗狗健康生活、延長狗狗的壽命。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a6c75dd2f29ee95ed516d01bc963e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