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失靈的好萊塢大片

2021-05-25     一起拍電影

原標題:正在失靈的好萊塢大片

作者 / 坦克

從《速度與激情8》破紀錄的26.7億,到《速度與激情9》直線下滑的15億左右,只相隔了僅僅四年。

《速度與激情9》原本被市場寄予厚望。一方面因為五一檔之後,市場面臨著長達兩個月的空缺,急需重量級影片撐起大盤;另一方面《速度與激情9》恰好也有著中影集團的聯合出品以及深度合作。這也使得《速度與激情9》提前一個多月就確定了5月21日提前北美一個多月的檔期,另外本片的預售期也長達兩周,相對比2019年至今大多數進口分帳片3-4天的預售期,可以說是享受到了兩年來進口片的最優待遇。

可惜,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速激9》,最終票房表現還是萎了。而這已經不是僅兩年好萊塢A級大片的個例了。可以說,好萊塢大片在中國正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

好萊虎,一去不復返了

自從2019年4月的《復聯4》之後,再無一部進口片達到15億+的票房成績,而占進口片份額80%以上的好萊塢電影,受到的壓力首當其衝。

過去我們常說「國產片談好萊塢色變」,近年來也早已一去不復返了。

從1994年第一部好萊塢分帳大片進入中國內地之後,好萊塢就一直開始壓著國產片打。從1994年到2014年,內地影史票房冠軍也一直由進口片所把持,而除了《紅番區》外,無一例外都是好萊塢電影。《亡命天涯》《真實的謊言》《鐵達尼號》《變形金剛2》《2012》《阿凡達》《變形金剛4》,七部好萊塢電影在20年內,將內地影史票房記錄從2600萬拔高到了19.78億的票房成績。

懼怕好萊塢,也成為了大多數國產電影的通病,這也導致大多數中小國產片的定檔基本上屬於「對碟下菜」,如果鍾意一個檔期,必須要先等這個檔期沒有好萊塢電影定檔後才敢於正常公映,而如果在定檔後迎來了某部好萊塢影片的空降,大多數國產片這時也基本都會採取撤檔策略。

而近年來伴隨著國產片越來越強,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便是好萊塢的整體乏力。不得不承認,進口片從2018年開始就已經進入瓶頸期,這一情況在2020年-2021年更是達到頂峰,這其中,每年占據進口片份額超過80%的好萊塢電影表現得最為顯著。

好萊塢電影向來以品控較高、票房基本盤穩健著稱。但是從2018年開始「票房基本盤論」開始瓦解——「X戰警」、「馴龍高手」、「黑衣人」、「愛寵大機密」、「憤怒的小鳥」、「終結者」、「勇敢者遊戲」、「星球大戰」,八個系列IP的票房續作相比前作都產生了大幅度地倒退。

而2020年,進口片也失守了年度票房前十,這也是1994年票房改革以來,內地影史第一次出現年度票房前十沒有進口片的情況,年度票房前十全部被國產片霸占。

近兩年,多部預期6-8億的好萊塢票房種子選手,最後票房不足5億甚至僅有預期的20%-30%的情況越來越多,這種情況在未來或許將不再是個例,背後反映了以好萊塢電影為代表的美國軟實力在中國正逐漸走弱。無論是疫情原因還是好萊塢自身創作力下降,好萊塢S級大片在中國的吸金能力已經越來越弱,未來20億+甚至10億+的進口片也會越來越少。

另外好萊塢自身創造性地逐漸下降也是不爭的事實。政治正確、反川普的多種思潮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好萊塢的創作能力。從近兩年影片的平均口碑來看,除了部分經典重映之外,大多數好萊塢主流的真人分帳片口碑則維持在了貓淘8.5分左右,這在同檔期平均9.0的國產片面前,基本沒有任何「反抗」能力,首周過後便會在工作日讓出更多的排片。

陷入僵局的中美電影關係

禍不單行。

可以說,好萊塢電影公司在面對中國市場時,正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這種困難不僅僅來自於市場與商業,還有政策方面的。

中美電影的交流,在2012年開啟了蜜月之旅。當年,在時任美國副總統的拜登和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的促成下,中國與美國達成了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協議,將中國對美國電影公司的進口配額從每年20部擴大到34部,同時將電影公司的票房收入份額從13%提高到25%。考慮到中國票房預計的快速增長,該協議基本上保證了電影公司在接下來的幾年裡獲得數億美元的額外收入。

這一年,進口片票房份額首次超過了國產片,達到了51.54%。好萊塢電影在中國的票房表現也開始水漲船高。2012年到2018年,可以說是中美電影關係最為緊密的幾年。然而2018年之後,中美電影公司之間的現金流已經基本停滯。特朗普時代遺留的貿易戰仍舊在持續,而中國對好萊塢分帳片,不僅僅有制度審查,甚至從網民開始進行自我閹割,無論是針對《怪物獵人》《尚氣》還是《永恆族》導演以及湯姆·哈迪,這種行為已經愈演愈烈。

種種民間衝突,也許與近兩年內地整體的輿論環境有關。去年三月以來,以歐美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在抗疫方面的糟糕表現,以及不斷摩擦的國際關係,也讓越來越多的國人對外充滿戾氣,好萊塢進口片也因此喪失了之前的部分受眾。

奧斯卡事件只是一個縮影,這也代表著好萊塢巨頭們在處理對華業務時,還要努力試圖維護公共關係。事實上,近年來好萊塢似乎已經開始重回軌道——相對比本國資本,可以不再討好中國市場。從《黑寡婦》的改檔,到《尚氣》的選角,以及最近漫威總裁對於《奇異博士》選角的道歉,都在證明,以漫威影業為代表的迪士尼集團,更在乎的是華裔團體,而不是中國市場。

今年1月,拜登的上任或許給中美電影關係帶來了一點積極信號,畢竟上一個改變中美電影關係的協議,正是來自於現任的中美兩個大國的首腦。但是疫情導致的好萊塢流媒體的快速發展,也讓好萊塢電影在中國的院線電影市場再次屢屢碰壁。

因為所有境外的流媒體平台,都沒有辦法辦理牌照登陸中國內地,因此絕大多數的流媒體電影,都沒有辦法痛毆合法途徑在中國放映。如果該片先在海外流媒體上線,因為盜版資源的影響,這部電影在內地院線的市場成績註定只能被大打折扣。

檔期上,伴隨著影片窗口期的縮短,影片只有在內地獲得提前或至少同步北美上線的時間,才能夠有基本的票房產出,因此對於檔期的公關則顯得尤為重要,提前一周和延後一周的最終票房成績或許會差2-3倍。而伴隨著流媒體資源的泄露,對於分帳片在防盜版方面的考驗,也將遠超過去。對於提前看了泄露資源而在網上釋出的口碑,多半較差,因此片方的口碑防禦策略也需要提前準備好。

可以說,檔期公關、防盜版技術、口碑防禦策略,是對於2021年好萊塢分帳片,尤其是選擇「院網同步」好萊塢分帳片在內地最嚴峻的問題,如果這些問題處理不好,會有越來越多的分帳片重蹈《花木蘭》的覆轍。

什麼樣的好萊塢電影才能在內地賣座

當然,從去年到現在,雖然大多數好萊塢電影折戟沉沙,但是還是有幾部取得了超出預期的票房成績的。這其中主要有兩類,一種是以《瘋狂原始人2》《心靈奇旅》為代表的高口碑好萊塢動畫電影。不可否認的是,雖然國漫近幾年發展迅速,但是無論是敘事能力還是產量上,距離好萊塢頂級動畫依舊擁有不小的差距,而動畫電影又是比較吃檔期紅利的一種類型。因此能夠占據1-2個月動畫空檔期的頂級好萊塢動畫,依舊具有不小的市場號召力。

另一種,則是真正簡單粗暴的好萊塢S級大片。其實無論是《神奇女俠1984》還是《速度與激情9》,過長的片長以及走心的文戲,都是目前好萊塢本土觀眾的喜好。而對於中國觀眾而言,真正直白簡單的故事情節以及簡單粗暴的特效場面,才是符合目前大多數中國內地觀眾的主流審美的。而從去年到今年,目前也只有《哥斯拉大戰金剛》一部好萊塢A級大片做到了,這也讓該片獲得了超出預期的12億票房成績,成為近年來罕見的續集票房提升的好萊塢電影。但現如今這種好萊塢電影只會越來越少,替代的則是《壯志凌雲2》《新捉鬼敢死隊》以及《勇敢者遊戲》《星球大戰》等歐美流行文化元素較多,對美國人自己有懷舊情懷的電影。

好萊塢分帳大片在中國正在加速失靈,不過國產片們似乎還沒有完全準備好。在好萊塢分帳片持續下跌的過程中,國產片的進步仍然不夠明顯,雖然在國產片四大檔期,近年誕生了不少10億+的票房出色之作,但是在冷檔期,好萊塢電影的票房暴跌,並沒有讓同檔期的國產片起勢,也造成了2021年票房大盤冷熱不均現象進一步惡化。而對於中國觀眾正在失去魅力的好萊塢電影來說,未來還會有更多的希望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YlQqXkBAxbFhpvDpwz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