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聽 | 出生順序是否會影響孩子的性格?

2021-03-20     中國網教育頻道

原標題:閱聽 | 出生順序是否會影響孩子的性格?

來源 · 中國網小記者

作者 · [美國] 簡·尼爾森

朗讀者 · 中國網小記者陳墨

對出生順序的了解,能增進你對孩子們基於自己在家裡的出生順序的看法而可能形成的對自己的錯誤觀念的理解。這是你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的一條途徑,它能幫助你增進對他們真實內心的了解。

孩子基於對自己生活經歷的理解,總是在對自己、他人以及周圍的世界做著決定並形成著信念。他們的行為就建立在這些決定之上。非常普遍的情況是,孩子們會把自己和兄弟姐妹相比較。

置身一個家庭就好像在演一齣戲。出生的不同順序就好像戲中的不同角色,各有明顯而獨特的性格特徵。

因此,如果一個孩子已經占據了一個角色——例如「學習好的孩子」的角色——那麼其他孩子則可能覺得必須找到其他的角色來扮演,比如叛逆的孩子,愛運動的孩子,善於交往的孩子等等。

我們可能會問:「為什麼會這樣?沒道理啊。為什麼兩個孩子不明白他們可以一樣好呢?」 首先,重要的是要注意到,每個常規都會有例外。

有時候,一個家庭里的所有孩子可能都會選擇在同一個方面表現出一種合作而非競爭的氣氛。 但是,大多數孩子相信,為了有歸屬感和價值感,自己需要與其他孩子不同。

想要弄明白孩子這麼想有沒有道理是於事無補的。 但我們需要明白,孩子通常會根據自己的出生順序形成某種結論。

人們可能會覺得,來自同一個家庭的孩子,應該比不同家庭但是出生順序相同的孩子有更多的相似之處,因為這好像更符合邏輯; 但事實恰恰相反。同一個家庭里的孩子往往會截然不同,儘管他們有相同的父母、相同的家庭、相同的鄰居。

當然,同一個家庭中的各個孩子所處的環境不可能完全相同,但是造成孩子各不相同的最主要的原因 ,是每個孩子對自己所感覺到的環境做出不同和解釋。大多數解釋都是以孩子們如何把自己和其他兄弟姐妹進行比較為基礎的。

孩子們有很好的察覺能力,但他們的解釋能力卻很差。這一點在對出生順序進行研究時尤其明顯。 某種狀況的真相遠沒有孩子對這種狀況做出的解釋更重要。孩子的行為是以後者為基礎的。

出生順序相同的,通常會對他們自己做出相似的解釋,並且對於自己需要採取什麼樣的行動才能找到歸屬感和價值感的理解也是相同的。這就是為何出生順序相同的人往往具有相同的性格特點和行為的原因。

《正面管教》

作者:[美國] 簡·尼爾森

出版社:京華出版社

出版年:2009年1月

-作者-

教育學博士,傑出的心理學家、教育家,加利福尼亞婚姻和家庭執業心理冶療師,美國「正面管教協會」的創始人。曾經擔任過10年的有關兒童發展的小學、大學心理諮詢教師。她是18本著作的作者或合著者,是眾多育兒及養育雜誌的顧問。

-朗讀者-

東北師範大學南湖實驗學校

中國網小記者 | 陳墨

座右銘:莫等閒,

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21天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跟著我們參加「21天打卡」活動,活動期間堅持打卡21天者,都會收到我們送出的小禮物噢!點擊連結了解參與方式~#21天打卡活動#

趙羽涵(實習生) | 編輯

中國網小記者 | 出品

本公眾號轉載的文章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文章版權及插圖屬於原作者。如果在版權上存在爭議,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處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LADVHgB8MnI47IjDL9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