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十堰生豬生產影響大嗎?肉價走勢如何?最新消息來了

2020-04-14     十堰廣播電視台

牛羊肉增產將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豬肉缺口。

去年,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我市豬肉價格漲幅明顯。今年,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逐步向好,各行各業順利復工復產,生豬養殖行業的復產增養受到市民關注。對此,記者進行了採訪。

豬崽價高不減農戶養殖意願

清明節期間,記者在竹山縣溢水鎮一農戶家中看到,豬欄中一頭生豬目測超過300斤,早已達到出欄標準,不時有人前來諮詢是否宰殺賣肉,給出的價格也合適,但主人始終下不了決心。記者問其原因,女主人劉女士說,主要是沒有豬崽補欄。

據十堰市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統計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仔豬價格保持高位,15斤重仔豬均價1300元一頭,同比增長117%。不過,即便今年豬崽價格遠超同期,部分農戶購崽養豬的熱情依舊不減,整體認為回報大於投入。

劉女士表示,在農村養一兩頭豬的話,日常的剩飯剩菜、酒糟等就能解決一大部分飼料問題,加上玉米、紅薯等粗糧,幾乎不需要在養豬上投入太大心力。一年下來,豬養大了,自己吃、賣錢都划算。

雖然大多數農戶表示願意高價購入豬崽,認為回報總會高於投入,但在記者走訪過程中,也聽到一些不同聲音。一位姓郭的女士就表示,當前豬崽價格太高,此時買進不划算,而且養殖過程中也有風險,她想等豬崽價格回落到一個相對合適的水平再買。

優惠政策助力生豬穩產保供

為加快我市生豬產業復產增養,各縣市區紛紛出台各種扶持政策和措施,幫助生豬養殖戶穩產保供。

房縣明確縣畜牧獸醫服務中心負責從縣外調運仔豬1.5萬頭,支持貧困戶養豬;貧困戶可以600元一頭的價格從縣畜牧獸醫服務中心購買仔豬,或者從市場自行購買經過檢疫檢驗的仔豬,享受400元/頭的補貼以及精準扶貧「2111」政策中的1000元獎扶資金。養殖戶發展能繁母豬,每年每頭補貼300元。政府為養殖戶養豬提供金融保險支持:一是鼓勵農戶使用小額扶貧貼息貸款發展生豬生產;二是政府出資為能繁母豬購買保險,每年每頭保費90元保額1500元;三是為全縣農戶購買育肥豬保險,每頭每年保費40元保額1000元。

竹山縣出台政策,支持農戶按需賒購仔豬。鄉政府統計轄區內仔豬需求總量,結合縣畜牧獸醫服務中心提供的仔豬供應市場信息,組織各村組暫無購買資金的農戶自願與供應仔豬豬場簽訂賒購合同。賒購價格施行政府指導,原則上不高於育肥豬投保價格。養殖戶生豬出欄後,再由村組監督償還賒購款。縣財政局為全縣農戶飼養的育肥豬統一購買生豬養殖保險,每頭保費60元保額1200元。縣農商行對符合信貸條件的賒銷仔豬場和購買能繁母豬和良種公豬的豬場給予信貸支持。縣財政局對每頭能繁母豬配種精液一次性補助60元。

鄖西縣對已享受到戶產業扶持項目或已享受自主脫貧獎勵資金的貧困戶,發展生豬產業,戶新增收入達到5000元及以上的,給予每戶1000元的一次性獎勵。對未享受過到戶產業扶持項目資金或自主脫貧獎勵資金的貧困戶,鼓勵申報實施到戶產業扶持項目,驗收標準由「戶增收10000元」調整為「戶增收5000元」。

養豬場信心滿滿復產增養

位於鄖陽區柳陂鎮高嶺村的十堰夢萌實業有限公司,以生豬養殖為主要業務,設計養殖規模為15000—20000頭,日常生產方式以自繁自養為主。公司負責人田林濤告訴記者,去年至今,生豬市場行情良好,銷售流通加快,該公司現僅有存欄大小豬3800餘頭,其中能繁母豬700餘頭。

田林濤說,當前,生豬養殖行業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較大,給一部分生豬養殖戶帶來損失,同時也是行業的發展機遇,加上政府給予的各項扶持政策,僅貸款貼息、能繁母豬補貼、生豬調出大縣對養殖戶的資金獎勵等,該公司就獲益40餘萬元。他們將在適度控制養殖規模,確保欄舍清潔,維護好安全生產的基礎上,儘量擴大產能和市場供應:一方面內部持續精選優質適育母豬苗,提升自身生產規模;另一方面將努力增加生豬市場供應量,預計全年向市場供應大小生豬14000餘頭。

據市統計局統計,2019年全市生豬出欄135.76萬頭、存欄69.47萬頭,能繁母豬存欄6.92萬頭,均超額完成省定目標任務。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雖然不可避免地對我市生豬生產造成一定衝擊,但沒有根本改變生豬生產恢復的向好態勢。據畜牧部門統計,一季度,全市生豬出欄20.42萬頭,生豬存欄69.79萬頭,能繁母豬存欄5.86萬頭。從整體趨勢來看,去年第四季度全市生豬生產形勢開始好轉,能繁母豬已連續3個月回升,新冠肺炎疫情對生豬生產造成的影響正在逐漸化解,生豬生產繼續保持恢復向好態勢。能繁母豬和新生仔豬在逐步增加,豬價將進一步穩定。

牛羊肉增產彌補豬肉缺口

記者從市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獲悉,今年一季度,受疫情期間供需關係及交通因素影響,我市土雞蛋出欄均價8元/斤,蛋雞蛋出欄均價3元/斤,土雞出欄均價22元/斤,肉雞出欄均價4元/斤,分別同比下降5.8%、16.7%、12%、11.5%,一定程度上可減輕市民採買肉類的價格壓力。

受疫情影響,牛羊交易流通量明顯減少,但由於我市地處山區,秸稈等飼草資源豐富,牛羊養殖發展比較穩定,養殖量穩中有升;另一方面,部分務工人員外出受阻,轉而計劃發展牛羊養殖積極性較高,市場上羔羊乳牛補欄缺口較大。預計後期牛羊養殖行情看好,牛羊肉市場仍有很大消費提升空間,生產發展潛力很大,這也將有助於市民彌補豬肉類的短缺。

住在柳林溝的王女士告訴記者:「雖然我們習慣上吃豬肉居多,實際上也算不上什麼偏好,不過是因為豬肉更常見、價格更適中而已。現在豬肉貴,改吃雞、魚、牛羊肉也挺好的,花樣還多,就當豐富生活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DOyd3EBfwtFQPkdE80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