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althy導讀:
肺騰講堂開講啦!
肺騰助手首席醫學顧問傾情獻音,為各位肺癌病友們精心準備了精彩的科普分享。
講堂第一期:正視隱形的威脅「致癌物系列01--電離輻射」。
音頻已出,一起來聽聽吧!
今年上半年,HBO神作《車諾比》的選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嚴重的事故和代價高昂的事故處理費用,讓本已經千瘡百孔的蘇聯加速了滅亡。
那麼,這次事故究竟有多可怕,不是我們今天想要說的話題,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相關的紀錄片或者HBO的這部震撼的迷你劇。
今天我們要聊的內容是,這次事故里的主角:輻射!
對輻射的關注,可能是近十年才興起,尤其是手機電腦電視螢幕的輻射、孕婦的防輻射服、福島核事故、檢查的輻射對健康的影響,這幾個問題是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聽到最多的,下面,我們來逐個分析。
要了解手機電腦電視螢幕等家用電器的輻射是否致癌,我們首先要了解輻射的分類。
輻射根據能量的高低,分成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
(圖表1)
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絕大部分電器只帶有非電離輻射,少數電器產生極低量的電離輻射。
在致癌物的分類當中,只有電離輻射和紫外線而沒有其他非電離輻射。
也就是說,大家平時生活、工作中,該用什麼還是照常用,只是需要注意儘量避免同時面對多個顯示器,尤其是舊的或者沒有通過國家標準檢測的。
說孕婦的防輻射服之前呢,我們先看看,用什麼可以阻擋電離輻射。
沒錯,影片中的「雞蛋籃子」是用鉛做的。
防護X射線和γ射線需要鉛或者混凝土,防護中子甚至需要再此基礎上再增加水或者石蠟。
那麼現在你也可以來告訴我,平時生活中的「防輻射服」防的只是電磁波一類非電離輻射的。
(圖表2)
當然,這裡需要補充一個知識,當前研究中,沒有被列入致癌物的非電離輻射存在一個潛在的威脅,即電磁波對神經遞質可能產生干擾。
這也就是我們平時要避免煲電話粥、遠離變電站居住,還有就是,為最怕受外界影響的胎兒隔絕電磁波。
關於福島核事故,說多說少都不合適,很多人在看日本的笑話,我在看國民科學素養的差距。
去年有媒體報道「震區產品查出核輻射」,但是沒有一個媒體說輻射劑量是多少,超不超標,清一色的耍流氓。即使是電離輻射對人體的損傷,也要考慮劑量的。
(圖表3)
最後我們說一說檢查的輻射對健康的影響。
在圖表4里,提到的各個影像學檢查的輻射劑量是估算值,大家看到不同的資料里可能不一樣,但是可以用於粗略對照圖表3,每年1-2次CT檢查,距離患癌風險增加的輻射值還很遠。
關於輻射的問題,我們今天就聊這些,如果你還有哪些問題,歡迎在後台留言,我將會在後續的文章中統一解答,或者加肺騰助手微信,進群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