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總書記囑託,奮力開創引領區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努力打造彰顯文化自信的「浦東範例」

2023-11-16     浦東發布

原標題:牢記總書記囑託,奮力開創引領區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努力打造彰顯文化自信的「浦東範例」

牢記總書記囑託,奮力開創引領區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努力打造彰顯文化自信的「浦東範例」

理論是實踐的先導,思想是行動的指南。「九層之台,起於累土」,浦東要把引領區建設的藍圖變為現實,必須要從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和強大精神力量做起,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幹好工作。

「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10月7日至8日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首次提出「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高屋建瓴、精闢深邃,在黨的宣傳思想文化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在10月25日舉行的上海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上,市委書記陳吉寧指出,要全力以赴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推動信仰信念堅如磐石、輿論引導話語響亮、文化發展生機勃勃,打造文化自信自強的上海樣本,建設習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實踐地,開創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新局面。

近年來,浦東新區始終把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為重大政治責任,高舉旗幟、守正創新,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打造浦東文化高地,引領區軟實力顯著提升,社會主義國際文化大都市核心承載區建設邁上新台階,奮力推動引領區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高質量發展,努力成為彰顯文化自信的實踐範例。

知行合一

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

古人曾說:「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浦東始終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加強黨的創新理論武裝的重中之重,全力奏響黨的創新理論傳播與實踐展示交相輝映的最強音,持續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在引領區大地上開花結果。

鑑古而知今,彰往而察來。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黨史是最好的營養劑。浦東開發開放作為黨領導下改革開放重要標誌和上海現代化建設的縮影,是黨史的重要篇章。浦東高舉旗幟,帶領黨員群眾從黨的奮鬥歷史中汲取前進力量。

為了記錄浦東的成長曆程,2020年,「在國家戰略的引領下——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主題展」在浦東展覽館亮相。到了2022年,浦東展覽館布置「牢記囑託 砥礪奮進 推動高水平改革開放」浦東新區學習宣傳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展覽,其後緊扣引領區戰略定位,又打造浦東改革開放主題展。2023年,浦東展覽館與浦東開發陳列館,以及全新開幕的浦東歷史博物館,一同構成「浦東開發三部曲」……3年來,浦東展覽館已在線上線下接待約130萬人次參觀。

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今年,浦東全新打造了「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十周年改革建設成就展,以1000餘幅圖片資料、百餘件實物、10處多媒體亮點展項,展現這片「試驗田」結出的累累碩果。作為浦東新區主題教育推薦參觀點,展覽人氣高漲、「一票難求」,每天接待參觀12批以上,參觀排期已至2024年2月。

聚焦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浦東還著力解決好「誰來講」「講什麼」「在哪講」的問題,面向全區創新開展理論宣講方式。黨的二十大閉幕後,浦東迅速在全區黨的二十大代表、理論骨幹、行業先進、典型人物、社區能人等群體中,遴選骨幹力量,成立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百人宣講團。全區成立宣講隊伍212支,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展宣講活動1.02萬餘場,受眾已達73.2萬人次。

與此同時,浦東啟動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雙百大篷車」配送活動,將思想文化大餐配送到全新打造的「金融城會堂」「科學城講堂」「青少年學堂」「社區鄰里廳堂」「鄉村特色課堂」,全面開展「五堂聯動式宣講」,現已在全區服務8400餘場,惠及群眾超80萬人次。

5年來,浦東已在全區開展各類理論宣講3萬多場,受眾人數180萬人次,進一步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網絡、進軍營,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

價值引領

全面提升精神文明建設水平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越是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越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5年來,浦東立足寫好「大文明」這篇文章,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讓文明成為無處不在的生活細節,讓文明成為城市的精神面貌和價值取向。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只說YES不說NO,不設路障設路標、不打回票打清單、不給否決給路徑。」這就是曾在一線窗口從事企業註冊登記工作20餘年、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註冊分局原黨總支副書記徐敏的工作寫照。2019年,浦東選樹培育徐敏為重大典型,榮獲全國人民滿意公務員,受到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接見。此外,王懷花等12人獲評全國道德模範及提名獎,鍾天使、施凈嵐、武銀屏榮登「中國好人榜」。浦東還形成了「浦東好榜樣」「文明N次方」「紅領巾講解員」「尋美浦東」等市民修身品牌項目,並讓「光碟行動」「垃圾分類」等新時尚蔚然成風。

5年來,浦東持之以恆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不斷提升人民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結出斐然成果:成功複評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區;形成「右轉必停」「騎手積分制」「三口一視界」等一批創新案例;建立文明城區長效機制,升級打造全市首個「智慧文明」系統和文明創建職能化應用場景;實施首部針對小區治理的浦東法規《上海市浦東新區推進住宅小區治理創新若干規定》;深入實施民心工程,完成老舊小區綜合整新超1000萬平方米,全面完成196家菜場標準化改造……

作為深入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個重要載體,5年來,浦東不斷夯實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全區優化三級陣地網絡及192個特色陣地,推出「四館一園」新時代文明實踐核心圈,打造東岸濱江新時代文明實踐帶,註冊志願者人數超130萬人,「綠洲食物銀行」「黑暗中的閱讀」「無聲有愛助聾門診」獲評全國最佳志願服務項目。如今,一個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正如一朵朵盛開的鮮花,把文明的馨香送往千家萬戶,把建設中的浦東引領區裝點得分外美好,換取廣大人民群眾扎紮實實的幸福感。

正本清源

構築強大主流輿論場

萬物互聯的時代,機遇與挑戰並存,便利和風險共生。「宣傳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兒重點就應該在哪兒。」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浦東著力提升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加強輿論引導和網絡安全管理,營造激昂奮進的良好氛圍。

浦東把握大局大勢,策劃系列重大主題宣傳。圍繞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在中央、本市主流媒體專欄推出專題報道。圍繞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營造全年天天有報道、周周有亮點、月月有高潮的排浪式宣傳氛圍。圍繞引領區文件出台,主流媒體用最重要版面、時段以及權威欄目進行報道,《人民日報》創紀錄連發8篇頭版報道。圍繞自貿區10周年,刊(播)發報道4000餘條,中央媒體破紀錄推出百個專題報道。為加強全區新聞宣傳統籌,浦東建立了新聞通氣會工作機制,保障重點媒體新聞調研,並打造「浦東發布」政務新媒體龍頭,粉絲已超170萬,形成全區聯動發聲新媒體傳播矩陣。

圍繞引領區建設的新進展、新成就,浦東發揮對外傳播矩陣作用,立足全球視野,講好浦東故事,傳播中國聲音。浦東在各區中率先推出臉書帳號「中國浦東」,粉絲超107萬,年帖文總覆蓋量近480萬人次;發布浦東城市形象片「Pudong Moment——在浦東 共未來」以及外籍人士看自貿系列專題片,釋放對中國開放大門越開越大的信心。又如,推出外籍人士看浦東系列活動,精選8條線路,用擁抱世界的開放態度,熱情邀請全球友人到浦東走一走、看一看,感受浦東的創新、包容、共贏。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網際網路已經成為輿論鬥爭的主戰場。」「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過不了網際網路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為此,浦東建立 「1+6」制度體系,「防風險保安全」「增動能促發展」同向發力,推動網信事業高質量發展。依託全市首個跨境交流專用通道試點,為企業提供訪問通道,助力企業規範健康持續發展。浦東還通過打造政務區塊鏈基礎服務平台「浦慧鏈」, 解決了各類區塊鏈場景監管不到位、區塊鏈基礎設施重複建設的問題。2021年11月,上海數據交易所在張江揭牌,目前掛牌數據產品已近1500個,為數據流通交易提供合規與安全保障,打造引領全國數據要素市場發展的「上海模式」。

自信自強

紮實推動文體旅深度融合發展

「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浦東始終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堅定的文化自信、強烈的文化擔當,紮實推動文體旅深度融合發展,不斷擦亮城市名片,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一座座文化地標,如同一座座崇山峻岭,展現國際文化大都市的獨特魅力。上海圖書館東館、上海博物館東館、浦東美術館等重大文化地標設施,構建浦東最炫的天際線;上海大歌劇院、梅奔、前灘31演藝中心、宋城演藝中心等重大演藝設施,助力打造亞洲演藝之都最美風景線;望江驛、暖亭、吳昌碩紀念館、張江科學城書房等多元示範空間,增色城市最暖的地平線。

一批批公共文化浦東首創,一次次彰顯追求卓越、使命擔當。浦東首創的最美公共文化空間大賽,參賽方從112個空間擴展到112座城市,一路走向全國;浦東在全市首創的公共文化延時服務,讓浦東群藝館等40餘家公共文化場館告別「朝九晚五」;浦東首創的公共文化服務採購大會,同樣在全國遍地芳香,把更多優質文化資源送到群眾「家門口」。

一個個文化品牌,一張張浦東名片,構築引領區公共文化服務發展的澎湃動力。「一帶一路」電影周、浦東文化藝術節、陸家嘴讀書會、浦東廣場舞大賽等品牌琳琅滿目,群星獎、國家、市級院團優質資源集聚浦東,陸家嘴國際咖啡文化節等基層文化品牌,描繪一幅公共文化的「清明上河圖」……

在文化事業領域,浦東在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覆核中獲評「優秀」,並榮獲全國書香城市。而在文化產業領域,浦東不斷發掘特色,擴大規模,產業核心競爭力持續增強。2023上半年,浦東文化產業營收765.82億元,相比2022年同期繼續提升23.8%,預計年度營收接近1700億元。5年來,浦東還引進並培育了閱文、喜馬拉雅、盛趣遊戲、咪咕視訊、靈犀互娛、央廣視訊、完美世界、納原等一批文化產業龍頭企業,在張江、金橋、陸家嘴、世博、外高橋、國際旅遊度假區等地形成各具鮮明特色的區域文化產業集群。從連續舉辦ChinaJoy展會,推出首款「電子處方藥」,再到力推網文出海……浦東文創產業亮點頻現。

放眼運動賽場,國際一流的體育賽事,最大的價值依舊在於文化,帶來的長期效應遠遠超過大賽本身。浦東積極建設國際一流賽事之都核心區,全年舉辦射箭世界盃賽上海站、浦東唐城世界9球公開賽、上海半程馬拉松賽、上海超級盃等10餘項國際品牌賽事,以及中超聯賽、CBA等多項國內品牌賽事。以鍾天使、張芷婷、陸佳雯、許雙雙為代表的優秀浦東籍運動員,在奧運會等國際國內大賽上屢獲佳績,浦東新區代表團在第十六屆、第十七屆市運會上斬金奪銀,成績穩居全市前列。

「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浦東以申報「國家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為動力,擦亮旅遊節慶活動品牌,持續推出激活文體旅消費市場系列舉措。今年,浦東成為上海第一個走出去宣傳促銷旅遊的區,以及上海第一批入境旅遊團遊客的首選目的地。「上海旅遊節浦東系列活動」既經典又精彩,不斷用融合、創新舉措持續放大旅遊的輻射和帶動效應,激發文旅消費市場活力。今年,浦東旅遊業加速復甦、市場持續升溫,旅遊產業收入接近歷史最高水平。

為進一步促進文體旅融合發展,浦東勇於改革創新,在攻堅克難中破解發展難題。浦東在全國率先試點「文體旅一證通」,將31個文化、體育和旅遊行業的審批事項融合為一,統一準入門檻不受限,並做到簡政放權和加強監管齊推進。浦東還將鄉村民宿產業改革創新進行到底,既「踩足油門」又「設好路標」,做到「優先准入一批,提升一批,引進一批,淘汰一批」。從今年3月前全區僅有25家持證民宿,到目前持證民宿已突破200家,全年將直接推動旅遊人數增長約50萬人次,拉動綜合性消費約20億元。

新時代新征程上,浦東新區將始終牢記總書記囑託,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一騎絕塵的奮鬥姿態,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拿出王牌擔當、展現引領作為,奮力創造新的更大業績,書寫引領區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努力成為彰顯文化自信的新範例。

文字:曹之光

編輯:王雨濛

* 轉載請註明來自浦東發布官方微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9f349b4ad0cb1037e91021317eeaa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