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友實測 跨界雙修:捷安特Giant新款兩用坐墊「凡·不凡」

2019-07-11     美騎

如今,越來越多自行車選手開始跨界雙修,從自行車轉型到鐵人三項運動中來,不論是業餘愛好者還是退役的自行車職業運動員,都想嘗試不一樣的運動和擴大社交圈。其實自行車在鐵三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比賽距離越長越是如此,鐵三中自行車上考驗更多的是體能分配與補給。而且很多鐵三選手都備有兩輛車,鐵三車比賽,公路車訓練。

為迎合市場,Giant推出新款鐵三/公路兩用坐墊—凡.不凡(美騎編輯註:看到之後小編我一臉懵「嗶」地去確認了一下,沒錯,就叫這個名字),公路車為了符合UCI的規定,需要較短鼻頭設計的坐墊來提供足夠的舒適度,保證100%的功率輸出,更大的落差會把身體重心前移;而鐵三車騎行姿勢重心更靠前轉髖更多,基本只會坐在坐墊的前半段。這樣兩輛車就能用同一款坐墊,不再為在不同的坐墊間切換而煩惱。

拿到這款公路/鐵三兩用坐墊後,我先研究了下外觀,PU皮面設計內部發泡填充物,可以保持高支撐特性,有效的吸收衝擊及振動,提供全碳底板+碳座弓和碳纖維座底+空鈦座弓兩種選擇。碳座弓款重量198g,8x10mm扁形座弓僅支持上下鎖緊式坐杆夾,保證舒適度的同時輕量化;空鈦座弓款重量249g,7x7mm圓形導軌能夠適合更多的座管夾頭,適配度相對較高。提供30mm的前後可調範圍,同時保證騎行過程中該有的強度。

不同於普通公路坐墊的是,凡.不凡坐墊外形由窄到寬,比細長的公路坐墊看起來更有線條感,騎上去也能托的住你那強有力的翹臀~ 填充物能夠為坐骨提供支撐,皮面上開孔的設計有利於幫助下雨排水和更透氣,坐墊兩側更適合臀型向上的弧度。

和S家Power坐墊造型比較像,但沒有那誇張的寬度和弧度,個人更喜歡凡.不凡尾部的曲線,造型更優美一些。

並且採用短鼻頭設計,特別是鐵三坐墊方面,基本都採用了短鼻頭設計,因為以低風阻姿勢騎行,轉髖角度較大,胯骨壓迫在坐墊上的位置靠前且接觸面積小,要保證與胯骨接觸的柔軟觸感,中空設計減少壓迫感並透氣性更好重量更輕。

凡.不凡坐墊前鼻端的下側,用塑料材質設計了兩個倒三角的小凸角,用處在於方便鐵三賽事中把行車掛在杆子上,而且固定的很穩,若比賽前遇上大風也不用擔心車子會被吹掉,在鐵三比賽中已試過挂車,非常好用。

畢竟是兩用坐墊,鐵三車上使用過一段時間之後,我又換到公路車上試試感受,不過會發現前面的倒三角,在搖車過程中有時候刮到騎行褲墊子,也可能是因為騎行褲墊較厚較大的緣故。後來研究了一下發現,前面的倒三角形可以拆下來的,拆下後更換平頭的配件就和公路車坐墊更為相似了。

前鼻端還做了下沉的設計,有利於緩解長距離騎乘帶來的不適和壓迫感,而且鐵三車的騎乘角度更為激進,趴的更低,對屁股疼痛問題能有所緩解,保持血液的流暢。後端尾部上翹設計,有利於緩解公路車長距離騎乘時的腰背酸痛的問題。

坐墊前段還有一段防滑設計,是為了減少騎行中過於激進姿勢帶來坐不穩的問題,同時增加摩擦力,減少騎行過程中不必要的晃動,提高騎行效率。

但短鼻頭和LOGO位置靠前的設計,裝在公路車上通勤騎行幾次便發現,左側Giant Logo已經被磨掉一部分,一般坐墊的LOGO設計成暗色或設計在尾部。

裝在鐵三車上使用一段時間時候坐骨就有些不適,個人感覺是前鼻端寬度較窄引起的,市面上主流的鐵三坐墊一般都是短寬鼻頭的設計,因為鐵三車騎乘中,高功率巡航時軀幹更加彎曲,減少迎風面積,本身重心就更加靠前,更多的體重會壓在坐墊上,更寬的前鼻能帶來更舒適的騎行感受。

並且,前鼻端的下沉設計可以再誇張一些,前鼻的凹槽也可以更凹進去一些,緩解壓迫感,更符合鐵三騎乘姿勢。若是專門為鐵三設計的話尾部就可以設計的簡單一些,不用上翹和弧形。

總評

優點:

1. 通風性、透氣性、支撐性、公路車上用舒適性極佳

2. 鐵三公路兩用,兩種材質導軌,給更多車友提供選擇

3. 符合鐵三賽中挂車需求

缺點:

1. 對於專門鐵三坐墊來說,前鼻寬度應適當加寬,加深凹槽深度和前鼻下沉更多

2. LOGO比較容易磨掉

美騎編輯註:通過多方了解,其實這款坐墊使用的是Velo家的公模,除了有Velo標版本外,還有scicon、winspace、supacaz版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9VUMmwB8g2yegNDcU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