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一家四口遊玩歸來,全部確診!
話說這個五一小長假
大家有沒有出去玩?
雖然雨水相伴
但也擋不住大家出門玩的熱情
然而
本來玩得好好的
有人卻很鬧心
怎麼回事?
戶外露營
一家四口全中招
近日,浙江紹興市的陳女士來到醫院皮膚科就診。她告訴醫生,五一假期的第一天,一家四口就約上朋友一家,到戶外露營地搭帳篷野炊。
「晚上回到家,全家人身上都起了紅疹子。」陳女士說,紅疹越撓越癢,癢得難以入睡。
「這是蟲咬皮炎,也叫丘疹性蕁麻疹,多數發病和蚊子、蟎、蠓等昆蟲叮咬有關。裸露在外的四肢、腰腹部是最常見的好發部位,症狀表現反覆,有時呈慢性的瘙癢性水腫性紅斑,丘皰疹,會越抓越紅,越抓越癢;尤其是在晚上,抓撓後紅癢交加,嚴重起來可能會起水皰。」醫生表示,在蟲媒活動高峰期,即使在草叢邊散步也可能被叮咬。
「對丘疹性蕁麻疹,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抓,以免引起細菌感染等繼發病症。如症狀較輕或暫時不能到醫院就診的,可用冰敷或塗抹爐甘石的方法緩解,切勿用熱水浸泡。如若痛癢難忍的,需要趕緊就醫。
「為什麼蟲子就愛咬我!」
有些人會有這樣的疑問:
自己沒有覺得被什麼蟲子咬過,
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的包包?
為什麼蚊蟲唯獨「寵幸」我一人?
其實,蟲咬皮炎(丘疹性蕁麻疹)是一種過敏性疾病,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可能因為蚊蟲叮咬導致過敏而患病,嬰幼兒和兒童患病的幾率更高一些。
我們身上的「紅包」疹子也不全是被蟲子咬的,蟲子很有可能只叮咬了一下,但把自己的唾液、體液注入到人的皮膚中,激發了人體的過敏反應。如果這種過敏反應不被控制住,疹子就會陸續擴散。
而容易「獨得蚊蟲叮咬恩寵」的朋友們,往往具有遺傳易感性,機體表面容易散發某些酸類或其他揮發性氣味,刺激蚊蟲的嗅覺,從而招引蚊蟲。其次,深色衣服、體溫較高、出汗多都是蚊蟲的「最愛」。
應該怎樣預防?
出現「丘疹性蕁麻疹」後,
最痛苦的莫過於一個字——「癢」!
越癢越要撓,於是越撓越癢……
蟲咬性皮炎要避免搔抓引起局部皮膚感染、加劇症狀。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皮膚科黃杏蘭提醒,預防蟲咬性皮炎:
•要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居住環境保持通風乾燥。常用衣物、床上用品應勤更換清洗,有條件者可拿到太陽底下暴曬或用烘乾機烘乾;存放較久的衣服需要穿著時,應先清洗消毒後再使用。
•儘量避免黃昏蚊蟲活動高峰時外出玩耍,避免前往樹林密集且湖水較多的地方,戶外活動儘量穿淺色長袖衣褲、長襪子,在蚊蟲密集的地方可束緊袖口褲口,噴防蚊蟲噴霧,防止蚊蟲叮咬。
•此外,有寵物的家庭應注意定期給寵物驅蟲預防,如發現有寄生蟲應及時處理,對於健康狀況不明的動物不要隨意親近。
在廣東夏季一定要小心這個「吸血鬼」
比蚊子還猛還難纏!
昨日是立夏
標誌著夏季正式來臨
氣溫也逐漸升高
夏季蚊蟲出沒
在廣東防蚊還要防蠓!
蠓叮咬症狀。
「近期,蠓叮咬導致的蟲咬性皮炎患者較為多見。」黃杏蘭介紹,上圖就是被蠓蟲叮咬後出現局部瘀點或水腫性紅斑、風團樣丘疹及水皰,奇癢難忍。
另一值得注意的是隱翅蟲皮炎,其接觸部位會有局部條狀或斑狀水腫性紅斑,表面可出現丘疹、水皰、膿皰、糜爛、壞死、結痂等,伴瘙癢和灼痛感。
蠓與「猛」同音
這傢伙有多猛
被咬過的肯定印象深刻!
蠓的體長僅1-4mm
比芝麻粒還小,呈褐色或黑色
也被叫做小黑蟲、小黑蚊
別看它這麼小
咬起人來卻很兇
蠓一般是「團隊作戰」
喜歡在野外成群結隊地飛舞
尤其是夏天
最容易被蠓叮咬的地方是公園
因為蠓喜歡把卵產在濕熱的土壤表面
成蟲也喜歡聚集在
陰涼濕潤、植被茂盛的地方
蠓蟲比蚊子小
飛行速度快且沒有規則
所以非常難抓
普通的蚊帳和紗窗
對付不了它們
下面這些小妙招大家可以試一試
3步教你止癢
•用肥皂水外搽。
•被咬部位保持乾淨,如果起泡,一般會不小心弄破,要用碘伏塗抹,大約每小時擦一次,一定要保持乾淨。
•如出現高熱、頭痛、噁心、嘔吐、意識障礙等嚴重症狀,要及時就醫,告知醫生被叮咬史。
5招教你治它
•出門穿長袖長褲:外出遊玩時儘量穿長袖長褲。
•隨身帶「傢伙」驅蚊驅蠓:儘量遠離湖邊綠植茂盛區域,如果不可避免的話,儘量做好防護措施,隨身攜帶驅蚊液、清涼油等。
•出門儘量不噴香水:蠓蟲喜潮喜腐味兒,汗腥味也會誘蟲,這也是為什麼河道、水壩邊上成群結隊出現蠓蟲的原因。最好別用香水,身上寧肯多點肥皂味也不能有香水味。
•家裡紗網要「密而不漏」:如果住在一樓,一定要準備特殊的紗窗,要夠密、夠細。普通的防蚊紗窗根本不能阻止蠓的入侵。
•將蠓蟲的「窩」剷除乾淨:填平坑窪、清除積水、堵塞樹洞、清除苔蘚。(吸血蠓飛行能力弱,如發現蹤跡,孳生地必在附近)
(來源:人民網科普 廣州日報 版權歸屬原作者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