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官網罕見降價背後:要銷量還是要股價

2024-01-16     金融投資報

原標題:蘋果官網罕見降價背後:要銷量還是要股價

蘋果官網罕見降價背後:要銷量還是要股價

本文約1800字

閱讀完約4分鐘

金融投資報記者 賀夢璐

1月15日,蘋果中國官網宣布將推出「新春優惠」活動。具體來看,從1月18日至1月21日,以符合條件的支付方式購買包括蘋果指定產品,即可獲得從50元到800元不等的降價優惠。

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限時、限量、限售是該次優惠方案的三個關鍵詞。雖然蘋果手機此前在電商平台上不乏各種優惠活動,但蘋果中國官網突然降價仍頗為罕見,一度衝上熱搜首位。

官網首推集體降價活動

蘋果官網顯示,本次活動幾乎包括蘋果全系產品。其中,最新的iPhone 15系列所有機型、iPhone 14、iPhone 14 Plus或iPhone 13最多降500元;13英寸或15英寸MacBook Air(M1或M2晶片機型)筆記本最多降800元;iPad平板全系(iPad Pro/iPad Air/iPad/iPad mini)最多降400元;蘋果手錶Apple Watch SE、蘋果耳機AirPods和Apple Pencil分別最多降200元、100元和50元。

據蘋果官網

另外,蘋果方面表示,本次活動僅針對使用支付寶、花唄、微信支付,或使用帶有Visa及萬事達卡標誌的信用卡並以特定方式付款的消費者,不得與任何其他促銷、折扣或優惠同時享受,每位顧客每個產品類別限購2件,參與線上優惠活動的商品不限量。

蘋果線下直營店優惠方案與官網一致,但店內可參與本次優惠活動的商品數量有限,如iPhone類商品數量為30000件、iPad類商品數量為5200件、Mac筆記本電腦類商品數量為750件等,售完即止。

1月16日,金融投資報記者走訪位於成都太古里的蘋果直營店了解到,線下門店給出的優惠方案與官網一致。

「預計1月18日,也就是優惠活動首日,人流量大機率會遠超同期,線下門店或將出現排隊購買的情況。」該店銷售人員表示,此次降價可能引發新一輪搶購潮,特別是最新的iPhone15系列所有機型均有優惠,或成為首個斷貨的蘋果產品。

實際上,作為蘋果的熱門機型,iPhone 15系列並非首次降價。早在2023年雙十一期間,各個電商平台為讓利消費者,在此期間優惠幅度最大達700元。

就目前來看,iPhone15官網仍以原價5999元售賣,而在電商平台早已開啟不同程度地促銷活動。如蘇寧易購官方旗艦店的價格為5538元,Apple產品京東自營旗艦店的價格為5199元。

因此,此次蘋果幾乎涵蓋所有產品的「集體」降價,是否能達到預期的銷售指標?有業內人士表示,對於消費者來說並未構成太大的吸引力,就降價幅度來看,遠不及渠道商、電商平台等第三方平台。

銷售面臨競爭對手壓力

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以價換量,或是蘋果此次「放下身段」,擁抱更多消費者的主要「動機」。

蘋果線下門店

此前,蘋果手機一經問世,在賺足眼球的同時,也收穫了無法比及的銷售額。據第三方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顯示,如今的最新款iPhone 15系列在中國市場首發17天內的銷量,較2022年發行的iPhone 14系列下降4.5%。

投資銀行傑富瑞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也表示,蘋果在中國市場遭遇重創,iPhone 15銷量在2024年第一周就出現了斷崖式下跌,較上年同期暴跌30%。據其預測,2024年蘋果將繼續面臨來自中國本土競爭對手的較大壓力。

另外,財報顯示,蘋果公司2023年第四財季收入為894.98億美元,同比下降1%;凈利潤為229.56億美元,同比增長11%。儘管蘋果第四財季的營收和每股收益超出了分析師的預期,但這也是自2001年以來,蘋果首次連續四個季度營收同比下跌。

值得一提的是,按地區劃分,上述報告期內,大中華區營收為150.84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154.70億美元相比下降2%。

有業內人士指出,蘋果迎合中國消費者推出官方促銷活動,背後的原因可能是銷售前景並不理想。此外,當前智慧型手機普遍存在性能過剩問題,而蘋果在人工智慧方面並沒有取得引領性的突破,難以激起用戶的換機意願。

記者手記

蘋果亟需主動求變

近期,圍繞蘋果公司的輿論此起彼伏,先有英國巴克萊銀行等紛紛下調評級,預測其未來面臨的多重風險,除了硬體銷售低迷之外,其他風險還包括蘋果服務業務可能面臨更嚴格的監管審查挑戰。

再有市值被微軟一度趕超。當地時間1月12日,微軟公司收盤上漲1%至388.47美元/股,當日市值達2.89萬億美元,而當日蘋果公司收盤時市值為2.87萬億美元。

當然,蘋果公司的對手不僅有在雲計算、人工智慧等領域取得顯著進展的微軟,還有「極力咬住」高端手機市場份額的生產商們。

據第三方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顯示,2023年,蘋果在高端智慧型手機市場(批發價在600美元以上)的份額從75%降至71%,而三星的市場份額從16%升至17%,華為的市場份額從3%升至5%。

至此,蘋果再也無法像過去那般「躺贏」。2024年開年,蘋果就有了新動作,推出了上述的「新春優惠」活動,往後看,創新、變革、疊代或成關鍵。新消費時代,蘋果亟需主動求變,需要再次找到讓消費者能為其爽快買單的理由。

編輯|陳雨禾 校檢|袁鋼 審核|劉柯

本文為|金融投資報jrtzb028(微信號)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繫金妹兒

轉載須在正文開頭顯著位置

註明稿件來源及作者名,違者必究

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51120180008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91b08fd82e77c6bcb1a54c6f730db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