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了嗎?網飛攤上大事了!
最近,一部由網飛出品,埃及豔后主題的紀錄片引起了眾怒。
豆瓣2.5,爛番茄新鮮度13%,爆米花度1%,口碑堪稱血崩。
IMDb獲得史無前例的均分1.0/10。
IMDb沒有0分選項,理論最低分1.0。
此前從未有過!
活久見,打破平台最低分記錄,放眼整個影史也是相當炸裂的存在。
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光影迷嫌棄,國際也鬧出風波。
埃及旅遊和文物部公開譴責,8.5萬名埃及網友聯署抵制。
埃及法律團隊起訴網飛,稱此紀錄片是「公然蔑視埃及歷史」的犯罪。
呼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採取一切外交措施禁映本片,索賠20億美元。
究竟多離譜的片子會落得人見人厭、狗見狗嫌?
廢話不多說,今天聊聊——
「埃及豔后」
2023.5.10
埃及豔后
我們常說的埃及豔后,全名是克利奧帕特拉七世(queen cleopatra)。
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末代統治者,歷史上最後一位法老。
主流印象里,埃及豔后是一名充滿知性、美貌與性感的非洲女王。
她是完美的政治家,學識淵博,獨立勇敢。
作為萬王之女王,將埃及治理得井井有條,受萬民愛戴。
她也是風華絕代的蛇蠍女,風流成性,放蕩不羈。
民間流傳她以「色誘」守護國土,古羅馬掌權者紛紛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跌宕傳奇的生平,迷倒眾生的美貌,口口相傳的智慧……
令埃及豔后的形象常年活躍於文學、影視作品。
幾代好萊塢絕世美女都曾扮演過這個角色——
1966年,伊莉莎白·泰勒主演的《埃及豔后》最具代表性。
「世界頭號美人」頭戴編織假髮,化妝翅膀眼線,留下了雋永的影視形象。
2002年,莫妮卡·貝魯奇主演的《埃及豔后的任務》同樣經典。
「地球球花」的妖艷風情,留下了風華絕代的女王氣場。
安吉麗娜·朱莉、蓋爾·加朵等一線女星,都曾有望扮演埃及豔后。
只可惜,結果均不了了之。
前者,觀眾認為安吉麗娜·朱莉太「白」,不適合演非洲女王。
網友P圖
後者,因為蓋爾·加朵是以色列人。
眾所周知,歷史上埃及和以色列戰爭不斷,向來水火不容。
以色列人演埃及豔后,相當於是日本人演李雲龍,離大譜。
網友P圖
去年,賈達·史密斯(威爾·史密斯的妻子,aka好萊塢絕對不能調侃的人)和網飛合作,打造「非洲皇后」紀錄片系列。
系列第二部,將埃及豔后的故事搬上螢屏。
由此,走上了一條爭議滿滿的不歸路……
顛倒黑白
《埃及豔后》爭議的焦點,在於「顛倒黑白」的選角。
以往的影視作品,埃及豔后一向由淺膚色女演員飾演;
而在這部紀錄片,改由英國混血黑人演員阿黛爾·詹姆斯飾演。
紀錄片開頭,先介紹了埃及豔后膚色的考證——
埃及豔后生活的時代,古埃及人有各式各樣的膚色,從黑色到淺褐色都有。
據史書記載,埃及豔后自稱埃及人,但沒有證據確定她生母的膚色。
「學界對她的膚色至今仍眾說紛紜,沒有定論。」
「她就像是變色龍,膚色會因描述她的人而異。」
聊到這裡,鏡頭前正襟危坐、博征旁引的歷史學者,突然畫風一變。
玩笑戲謔的語氣,給出一個牽強附會的結論:
「小時候我祖母跟我說,不管學校老師怎麼說,埃及豔后是黑人。」
所以,她堅持埃及豔后是黑人。
達爾文看了會沉默,埃及人看了會炸毛:
開什麼國際玩笑!
歷史就這麼隨便的嗎?
預告一出,埃及政府緊急髮長文聲明:
埃及豔后出身於統治古埃及近300年的馬其頓家族(希臘人種,歐洲淺色皮膚)。
按照當時的習俗,為了保持家族「純潔」,馬其頓王室只會近親結婚。
埃及豔后的雕像證明,她擁有淺色皮膚、長鼻子和薄嘴唇的希臘人種特徵。
簡單來說:天王老子來了,埃及豔后也不是黑人。
埃及豔后歷史形象
全球歷史學者紛紛站隊表態支持埃及政府。
埃及知名考古學家扎希·哈瓦斯 (Zahi Hawass) 在《阿拉伯新聞》的專欄寫道:
埃及考古學界歷時多年,考察過埃及豔后的石膏塑像、神廟繪像、硬幣頭像,甚至復原了她後代的形象……
沒有任何證據能夠將埃及豔后刻畫為黑人。
網飛的紀錄片完全是假的!
科學家復原埃及豔后形象
面對鋪天蓋地的爭議,劇組非但沒有歉意,反而開啟史詩級犟嘴——
製片人賈達·史密斯:
「我們想要拍《埃及豔后》,因為它的核心是少數族裔女性統治者。
我們之前很少看到黑人女王的故事,我想讓我的族群有這樣的故事,這對我和我的女兒們很重要。」
翻譯:黑人需要一個女王,哪怕是從別國「偷」一個。
導演蒂娜·加拉維:
「埃及豔后是黑人嗎?我們不確定。
但我們最起碼可以確認,她絕對長得和伊莉莎白·泰勒不一樣。
所有觀眾都應該和內心的種族主義以及被好萊塢灌輸的白人至上主義對抗。」
翻譯:拋開事實不談,難道觀眾就不該反思嗎?
主演阿黛爾·詹姆斯:
「如果你不喜歡演員陣容,就不要看這部紀錄片。」
翻譯:愛看看,不看滾。
主創傲慢的回應和網飛縱容的態度,給埃及人的怒火澆上了一桶汽油。
硬了,拳頭硬了。
埃及律師Mahmoud El-Semiry帶頭,組織律師團向網飛索賠20億美元:
「這是對埃及歷史的公然篡改和對文化的強盜刑警,目的是抹黑所有埃及人。」
他要求政府「對紀錄片的主創和參與犯罪的平台採取一切法律措施,立即下架紀錄片,並在國內永久封殺網飛」。
埃及網友聯署抵制《埃及豔后》
埃及政府文化部門也被逼得親自上場,撥亂反正。
作為回應,埃及國家電視台Al Wathaeqya將製作一部全新的紀錄片。
埃及豔后將由膚色較淺的演員扮演,打造一部「講述真實歷史的高端紀錄片」。
HBO《羅馬》的埃及豔后
文化強盜
坦率地講,好萊塢篡改歷史引發眾怒,其實並不罕見。
《綠皮書》。
黑人男主的家人批評電影刻意美化白人男主,稱電影為「謊言交響曲」。
最終也順利拿下了奧斯卡小金人。
《好萊塢往事》。
昆汀將李小龍塑造為「傲慢無禮的混蛋」,遭到了李香凝為代表的華人抵制。
最終也沒妨礙海外正常上映。
《埃及豔后》被罵翻了天,只能說天下觀眾恐「洗黑」久矣。
政治正確大行其道的今天,歐美「色盲選角」越發肆無忌憚——
2021年的《安妮·博林》。
「小玫瑰」演過的傳奇王后,改為了黑人精神小妹。
安妮博林,2007版VS2021版
2023年的《夏洛特女王》。
雍容華貴的白人女王,改為了爆炸頭的黑人大姐。
夏洛特女王,1761版VS2023版
流媒體巨頭網飛,作為政治正確的先鋒扛旗手,自然不甘落後。
《生化危機》從主角到反派一律「洗黑」,拍成了「黑化危機」。
《獵魔人》神秘靈動的精靈也被「洗黑」,拍成了「暗夜精靈」。
……
《生化危機》
凡此種種,久而久之。
影迷常開玩笑:
網飛大染缸,洗黑很正常。
黑人大舞台,有膽你就來。
圖源:網絡
當然,此前不管網飛如何「洗黑」,起碼都守住了基本節操。
開門見山強調並非正劇,不是上歷史課,沒必要上綱上線。
《夏洛特女王》開頭聲明
可是,這一次的《埃及豔后》是紀錄片。
紀錄片是一種非虛構,旨在「記錄現實,指導、教育和維護歷史」的電影。
基於歷史和科學事實,確保歷史和文明不會被篡改——
這是紀錄片無可撼動的底線,也是《埃及豔后》的恥辱。
埃及豔后的傳奇史詩,在歷史長河中反覆激盪;
紀錄片本可以摘取一朵歷史的浪花,激勵、影響全球觀眾。
結果,夾帶私貨的創作者卻把它拍成了文化霸權的戰利品。
以藝術創作之名,行文化挪用之實。
強取豪奪古埃及流傳千年的文化遺產,打造為美國21世紀身份政治的舞台——
令所有對於埃及豔后的討論,終止於「膚色黑白」的愚蠢問題。
令對於古埃及一無所知的觀眾,看到皆是美國人的意淫想像。
可笑,可憐,可恥,可惡。
作為影迷,只願這場史詩級的翻車,能夠給網飛以及歐美影視圈一個教訓:
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
是非不分,顛倒黑白,這不是影視改編,這不是藝術創作——
這是文化強盜。
再亂拍,媽惹法克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