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財長稱中國「誤解」美國,會解釋出口禁令本意:中方應「理解」

2023-06-12     胡月芳

原標題:美財長稱中國「誤解」美國,會解釋出口禁令本意:中方應「理解」

本屆G20峰會即將在印尼舉行,一些成員國政客紛紛在峰會前一天發言造勢,試圖為正式會議上的立場做鋪墊。

據觀察者網報道,日前美財長耶倫在接受採訪時向中國拋出橄欖枝,呼籲穩定中美兩國之間的關係,並重新開啟雙方定期溝通的渠道。

耶倫稱中美關係之所以會變得如此緊張,是因為中國「誤解」了美國,對美國所採取的一些行動過於擔憂,認為自己的經濟受到了阻礙,如禁止對華出口先進半導體的政策等,所以要讓中國「理解」美國的措施。

耶倫還表示「重要的事情是要向中方解釋出口禁令的本意」,接下來還將與中方官員會面,並就一些雙方都關切的問題進行討論,以尋求改善中美之間的關係。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耶倫嘴上說美方會盡力穩定中美關係,但實際上美方根本沒有採取任何有利於緩解中美關係的行動,此前的晶片禁令和違規打壓中企的行為,以及耶倫自己都認為「沒有戰略意義」的對華關稅都還沒有解決,現在美方仍舊在採取行動損害中國的利益。

結合現實來看,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正是耶倫否認的美國想要遏制中國發展的企圖,而且還試圖用PUA的手法,讓中方接受或者默認美國的打壓措施。

要知道雖然耶倫不願承認美國的所作所為是在遏制打壓中國,但事實上,自中國實力飛速提升以後,美國就將中國視為「威脅」到自己地位的「眼中釘」,所以一直都在採用各種手段阻撓中國發展的腳步,以維護自己的地位。

正因如此,中美關係逐漸在美國長期的打壓中不斷惡化,並且還得不到任何積極的緩解,才變成眼下這麼緊張的狀態,而造成這一現象的罪魁禍首,正是美國自己。

至於為何當前美國又要尋求緩解中美關係,顯然是因為當前其自身正面臨嚴重的通脹危機,極其需要與中國達成合作,以平復國民的不滿情緒。

不過美國要明白的是,在其做出損害中國利益的事情後,想要重啟與中國的合作可不是只下口頭功夫就能完成的,這顯現不出任何誠意。

所以說,如果美國確實想要緩解與中國之間的關係,都必須先停止自己對中國的一切惡意的無端打壓,消除自己此前的一系列行為帶來的消極影響。

而在耶倫表達完自己的想法後,英國首相蘇納克也在G20峰會開始前一天發表了一篇文章,呼籲一些有能力的富裕國家釋放糧食儲備。

蘇納克稱其支持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為確保黑海糧食協議所做的一切努力,此外所有能夠生產更多糧食,或者能夠釋放糧食儲備的國家,都需要加入到這場行動中,以幫助增加糧食的供應。

考慮到英國目前極其糟糕的情況和當前的中英關係,以及中國同樣是有能力釋放糧食儲備的國家,因此不排除蘇納克此舉是在試圖讓中國出面,幫助緩解歐洲和國際的糧食危機。

然而,若蘇納克真的打著這樣的念頭,無疑是一種「道德綁架」,要知道,雖然中國的糧食儲備確實較為充足,但同時中國也是人口大國,蘇納克呼籲各國釋放糧食儲備,影響的是各國應對突發危機的能力。

而且英國甚至整個世界都在遭受糧食危機的原因之一,正是美西方對俄羅斯各方面的制裁,使得俄羅斯糧食出口受到了阻撓,毫不誇張地說,英國現在是在自食其果而已。

更何況,蘇納克支持聯合國為黑海糧食協議做出的努力,但英國卻仍然沒有解除對俄糧食的制裁,這不僅阻撓了糧食協議的執行,還不利於協議的續簽,眼下俄羅斯就沒有續簽的意願。

儘管糧食協議另一方的烏克蘭,希望將延長一年,但根據事實而言,其出口的糧食大多流向了西方國家,而不是那些最需要糧食援助的國家,所以客觀而言,糧食協議沒有盡到其設立的最初目的。

正因如此,蘇納克沒有任何立場呼籲各國釋放糧食儲備,加入到黑海糧食協議中去,而且就算是在糧食框架之外,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國家也在履行人道主義義務,向貧窮國家提供援助,真正幫助那些急需幫助的國家。

總而言之,若蘇納克想要緩解自身問題,最好還是先自己採取行動,解除英國對俄羅斯的制裁為好,一味地用「道德綁架」沒有任何作用,只會讓自己遭到更多反對。

聲明:刊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75b21cb86535cc5594917b824e186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