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我不是告訴過您,您的高血壓需要控制飲食,少吃雞蛋嗎?」小張擔憂地說。
老張不以為然地擺了擺手,「我吃了一輩子雞蛋,身體好得很。別聽那些醫生危言聳聽。」
張大爺是個退休的老工人,他的生活簡單而有規律,但有一樣愛好,那就是每天早上必須吃上兩個煎得金黃的雞蛋。
這個習慣他已經堅持了幾十年,無論家人怎麼勸,他都堅信雞蛋是他健康的秘訣。但上次體檢時,張大爺被診斷出了高血壓,這個病已出現,家裡人紛紛勸他少吃雞蛋才行!
但他總是不以為然,認為自己身體硬朗,沒什麼大不了的。直到那天早飯過後,張大爺感到一陣眩暈,隨後直接眼前一黑,重重地倒在了地上。
家人聽到動靜,急忙跑過來,發現張大爺已經失去了意識,急忙撥打了急救電話。
在醫院的急診室里,醫生診斷張大爺是因為血壓過高導致了暈厥。醫生嚴肅地告訴家人,張大爺的飲食習慣是導致高血壓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不改變,可能會有更嚴重的後果。
張大爺沒想到,吃雞蛋竟然真有這麼嚴重的後果,這雞蛋,以後還能不能吃了?
一、研究發現:吃雞蛋會提升心臟病發風險?
2021年,一支來自浙江大學的研究小組開展了一項涵蓋超過52萬名參與者的大型隊列研究,旨在探究雞蛋和膽固醇消費與健康風險之間的潛在聯繫。這項研究的成果被發表在了《PLOS Medicine》雜誌上。
研究結果顯示,較高的雞蛋和膽固醇攝入量與心血管疾病、癌症的發病風險有關。具體來說,每天額外攝入300毫克膽固醇(大約相當於多吃一個雞蛋)與早逝風險上升19%。
然而,這項研究很快受到了一些質疑,因為這個研究的主要對象是美國人群,美國人的飲食喜好與身體體質與中國人存在顯著差異,因此,基於美國人群的研究結果可能不完全適用於中國人。
此外,研究強調的是總體膽固醇攝入量的問題,並不是單純關注是否應該吃雞蛋或者應該吃多少雞蛋。這兩者之間並沒有直接的必然聯繫。
並且,2024年,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的最新研究給出了新答案,研究中指出,每日攝入至少100克全蛋(大約相當於兩個雞蛋)可以顯著提高骨密度,因為雞蛋中的成分能夠激發血液中鹼性磷酸酶的活性,從而有助於增強骨骼的強度。
況且,有大量針對中國人群的研究發現,適量食用雞蛋不僅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反而可能對血管健康有益。
二、這3類人,請謹慎攝入雞蛋
雖然雞蛋為大多數人提供了豐富的營養,但特定健康狀況的人群需要更加細緻地調整其飲食習慣。接下來,我們將詳細探討這些特定人群為何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對雞蛋的攝入量進行個性化的調整。
1、糖尿病患者
雞蛋中的蛋白質和脂肪可能會影響血糖反應,建議糖尿病患者選擇低脂肪的烹飪方法,如煮或蒸,而不是煎炸。
2、腎臟有問題的人群
雞蛋的攝入尤其需要注意。腎臟疾病可能會影響身體處理蛋白質的能力,而雞蛋是蛋白質的豐富來源。過多的蛋白質攝入可能會增加腎臟的工作負擔,從而加劇腎臟問題。
3、膽囊疾病患者
雞蛋中的脂肪需要膽汁來幫助消化,而膽囊疾病可能會影響膽汁的分泌和儲存。過多攝入雞蛋可能會引起消化不良或其他症狀,如腹痛和脹氣。
因此,這類患者應該遵循醫生的建議,可能需要減少雞蛋的攝入,或者選擇那些更容易消化的食物。
總之,雖然雞蛋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物,但特定人群在攝入時需要考慮到自身的健康狀況,並在專業醫療人員的指導下做出適當的調整。
參考資料:
[1]《浙大章宇/焦晶晶團隊提供最新證據:每天多吃一個雞蛋,會大幅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風險》.中國生物技術網 2021-02-10
[2]《膽固醇高不敢吃雞蛋?五個知識點教您飲食控制膽固醇》.武漢協和醫院 2021-11-12
[3]《每天吃 1 個雞蛋,身體會發生什麼變化?會升高血脂?會增加膽固醇攝入?》.科普中國 2023-08-2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