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讀繪本書單】重讀「她」們:獻給那些女孩、媽媽、奶奶、外婆……

2022-03-09   中少大低幼

原標題:【必讀繪本書單】重讀「她」們:獻給那些女孩、媽媽、奶奶、外婆……

昨天是三八而當我們在致敬母親的時候,我們究竟在致敬一種怎樣的人生?

我們從中少陽光圖書館原創圖畫書中,精選了關於「媽媽」主題的9本書,祝福所有女性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1、《好喜歡媽媽》

1、《好喜歡媽媽》

嬰兒認知規律要求:故事情節簡單且重複,語言要豐富。「猩猩媽媽摟著小猩猩,海獺媽媽把小海獺放在肚皮上,鱷魚媽媽把小鱷魚放在嘴巴里,不同動物有著不同的養育姿勢,7個小故事串聯起"媽媽,媽媽」熟悉的生活場景。新銳圖畫書作者思帆用童稚可愛而富有韻律的語言,讓我們感受自然界表達愛的方式殊途,同歸。

2、《我是花木蘭》

作家秦文君和畫家郁蓉女士聯手,以女性的溫情與細緻,重新擦亮「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這個古老的故事。在《我是花木蘭》中,孩子們不僅看到了一個古代的女英雄,更感受到了一個充滿現代氣質的「花木蘭」。故事以古代、現代兩條線索呼應推進,古代的花木蘭和現代的小女孩兒,繪者巧妙地運用了色彩來區分兩個時代,現代小女孩所在的現代世界是用黑白鉛筆勾勒的,而花木蘭所在的古代世界,色彩明艷,顯示著主人公精彩紛呈的人生。

3、《神奇的小草》

一個充滿好奇心的小女孩兒,偶然遇到一位採藥材的老中醫。老中醫的背簍里那些普通的小草,竟然有著許多治病救人的神奇故事,這深深地吸引了善良的小女孩兒,激發起她研究草藥的濃厚興趣。

長大後的小女孩兒,不僅成為了中國中醫研究院的研究員,而且因成功地從中國傳統草藥青蒿中提取了能治療瘧疾的青蒿素,成為中國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她就是我國中醫藥科學家——屠呦呦。

4、《外婆住在香水村》

這本書是「花婆婆」方素珍與德國插畫家索尼婭跨國打造原創精品。這是一本「療愈系」的圖畫書,既是為了療愈自己——失去母親後的疼痛,也是為了撫慰那些有過類似經歷的人。沒有人可以陪伴你到永遠,生命到某一個時刻總要放手,這些道理大家都懂,可當事情降臨在自己的身上時,疼痛往往還是不能控制。小樂的奇思妙想幫助媽媽走出了悲傷,這是故事最特別的亮點,也是區別於其他「生命教育」圖畫書的重點。

5、《我的媽媽》

《我的媽媽》 是一本輕鬆幽默的以母愛為主題的圖畫書。故事裡的媽媽以一個更完整的性格形象出現在讀者面前,有時會膽小脆弱,有時會兇悍粗暴,這些看起來並不正面的詞彙,卻讓媽媽的形象更加自然純粹。每個人都有情緒低落或是脆弱的時刻,「女子本弱,為母則剛」,是為母的責任和愛的驅使,讓媽媽變得堅強和勇敢。雖然媽媽有時的兩面性讓孩子感到困惑,但卻是母愛最真實的流露。我們閱讀這本書里時一個個場景時,會由衷的發出:天下的媽媽是一樣的喟嘆。

6、《換媽媽》

小老鼠闖禍了,老鼠媽媽非常生氣,朝小老鼠發火了!小老鼠決定離開媽媽,出去尋找別的媽媽。他在這段旅程中遇到了刺蝟媽媽、袋鼠媽媽、鱷魚媽媽、大象媽媽、兔子媽媽……他通過自己的感知來總結這些媽媽所具有的特性,判斷這樣的媽媽是否適合自己,最終醒悟的心理成長故事。

這是一本充滿懸念和濃濃愛意的圖畫書。閱讀這本書將帶給孩子一段發現母愛的旅程、一場勇敢探尋的歷險、一個自我成長的體驗。

7、《紅色油紙傘》

抗日戰爭的戰火歲月里,爸爸在遠方打仗,我和媽媽生活在江南小城。 我記憶中最深刻的事情,就是每天放學後,媽媽撐著油紙傘,靜靜地站在小巷口等著我,接我回家……然而,戰火燒到了我的家鄉,我、媽媽和親人們不得不向南方逃難。在逃難的路上,媽媽生病了,媽媽讓我帶著她的油紙傘跟著親人們繼續往南走,我在淚水中和媽媽告別……

一本書,帶你領略超越戰火與生死的偉大親情。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金波、孫建江熱情推薦。

8、《我愛媽媽的自言自語》

一生之長,除了「媽媽」的角色之外,好像沒有什麼事情讓我一直堅持著。一生之久,寶寶堅持最久的事情就是「孩子」的角色。第一次當媽媽,第一次做寶寶,給彼此的愛不能太濃,也不會少。融於生活的愛或許是每次爭吵,或許是額頭的輕吻,更或者是角落裡的媽媽的自言自語。

日常生活中,我們能夠看到表面波濤洶湧的愛恨,自言自語無聲的愛總是被忽略。媽媽的自言自語抑或寶寶的自言自語都是心聲的吐露。

9、《奶奶的花布頭》

慈祥的獾奶奶用碎布頭做了美麗的大象、飛碟,還有小丑,讓米麗的童年充滿了綺麗的色彩和想像。可是這些碎布頭做成的東西一到月亮升起就會消失,在擁有的驚喜和失去的傷感中,米麗一天天長大……米麗騎上「彩色的大象」在街上行走,乘上「帽子形的飛碟」在太空里飛,和「善良的小丑」一起到處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