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勢很顯著——奔達黑旗500摩智測評

2023-05-05     摩托財智

狂風笑黃沙走,騎士西行莫回頭,在茫茫戈壁中一路前行,相信不只是我,很多朋友也會幻想這樣的場景,趁著黑旗500發布會的契機,算是圓了一個願望。這次為大家帶來黑旗500的簡要騎行報告,帶大家了解這台車目前的狀態。

外觀層面咱也不贅述了,反正幾乎每個人都覺得很好看,但還是特別想說這個指針儀表,配在一個巡航車上是就很對味兒,油量顯示不放在儀表中,而是設計在了油箱上的滑躍顯示台,通過LED燈珠來顯示剩餘油量,設計的是真棒,嘎嘎好,富有新意。

講講這台黑旗500的騎行姿態,得益於羊角手把的匹配,正常騎行時,國瑞176cm的身高,絲毫不會覺得侷促,肩膀以及手部位置自然的垂落在手把上,典型的巡航車腳踏位設定,在腿部空間舒適度上提升不小,可以看得出騎行三角的設定上,奔達已經是相當老練了。

自適應電子空氣懸掛的三重驚喜

除卻騎行三角外,更令人驚喜的是這套國產首次應用的自適應電子空氣懸掛。首先,在原地掉頭、20km/h以下蠕行、原地怠速、停車時,自動調節至670mm低位,對身高不夠的朋友非常友好,女騎小姐姐可以放心大膽地入手,這也是這套自適應空氣懸掛的開發初衷。

其次,坐上去啟動黑旗500後,自適應懸掛會根據騎手體重、當前座高自動調整到670的低位,起步速度達20m/h以後,就自動緩慢充氣提高到685的中位座高。以國瑞75kg的體重,氣囊懸掛的壓縮量並不明顯,車輛在行進中會自動調節時,可以聽到氣泵馬達工作時充氣的聲音,自適應懸掛系統在壓力傳感器,輪速傳感器的反饋下,能夠及時的將後電子氣囊懸掛始終調節在中位,哪怕你帶一個人騎行,正常騎行時后座高度依然維持在685mm,避免了常規減震重載後行程被壓縮很多,騎行容易觸底的弊端,恆定的後減震行程,就能夠更好地過濾路面顛簸,輕度顛簸路況也基本不會觸底。

最後,這套自適應空氣懸掛也可以手動調節高中低三個檔位,700mm的高位只能手動設置,適合跑山過彎時,提供更高的離地間隙和過彎傾角。實用性上這套自適應空氣懸掛系統的設定著實用心,不過只有Ultra版上可以選裝(在原Ultra版的電子空氣懸掛基礎上,加裝一個ECU、相關傳感器的套件),加價1200元,絕對很值。

據小編和奔達技術人員聊天得知,這套系統在汽車上是很成熟的,奔達也是找的汽車配套商聯合開發,一般三五年內是免維護的,需要維護時,將整體拆下兩個電子空氣懸掛系統發工廠進行維護,期間工廠提供臨時的彈簧減震給用戶使用。

怠速閉缸真的好用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這台V4引擎,真正意義上做到了國產首台,就這個敢為人先的精神也值得鼓勵,動力參數我就不嘮叨了,講一下這個怠速閉缸,你沒聽錯,這似乎是馬力狗杜卡迪上經常用到的技術,需要同時滿足發動機工作溫度60以上,怠速靜止狀態下,介入工作,節省燃油的效果可能不大,但在夏日炎炎下,減少兩個後缸的發熱量是實打實的好用,在起步掛擋,後兩缸重新開始工作,實測是真的很好用。

持續線性的動力輸出

動力感受方面,你敢信這是一台極限轉速能到11000rpm的V4巡航車嗎?奔達已經將動力均衡化調校,但實際在4000rpm以下時,引擎的出力還是有些弱的,個人感覺低轉扭矩表現偏一般。

但在急加速狀態下,換擋清晰,動力持續提升,4000轉開始動力初步爆發,一直到尾段,動力提升一直很線性,雖然沒有明顯的爆發點,但一直很順滑的線性輸出。伴隨著V4的刀排激情聲浪,令人著迷,低頭一看錶頭已經120km/h出頭了。由於阿拉善沙漠裡的路況限制,沒有繼續壓榨他的潛能,不過就這個加速感,在巡航車上是足夠使用的。由於媒體集體試駕的限制,沒機會做零百測試、極速測試,以及制動測試,以後再找機會彌補下。

震動抑制令人驚喜

另一個令人驚喜的是黑旗500的震動抑制,讓人有些難以置信,得益於線性的動力調校,從怠速到表底11000rpm,整車的手把坐墊腳踏,是基本感受不到震感的,在巡航時的舒適度很加分,美中不足的是兩側的空濾盒卻一直都有比較明顯的震動,在雙腿夾持時震感一直存在,除非刻意開腿,避免震動傳遞,如果這點能改進就完美了。

操控感受

黑旗500的整備質量是有241kg沒錯,但實際的操控上並不如外表看起來這麼笨重。相反,在快速變線以及借道超車時,黑旗給人的感受是輕盈的,車子很聽話的就開始傾倒,大概介於普通街車與常規的巡航車之間這麼個水準。這部分也期待後續能跑山做個詳細體驗。轉向的表現上,黑旗在小半徑轉彎時表現的相當輕鬆,雙車道完美掉頭,同時配合僅670mm的坐高,非常友好,日常的駕馭難度很低。

本次試駕的路況也比較單一,茫茫的沙漠公路,彎道很少,不能像跑山一樣試試黑旗的彎道性能。第二天,在阿拉善英雄會的場地上繼續試駕、定圓,結論很明顯,黑旗的傾角極限就是常規的巡航車水準,在輪胎極限吃滿的狀態下,磨到的不是腳踏位,而是車架的覆蓋件,這樣的設定,也是讓大家不用刻意追求速度啊,極限啊這些仿賽車主喜歡的東西,做一個有腔調的插花黨,何樂而不為呢?

制動體驗

黑旗在制動效能上表現,大概介於運動型街車以及常規巡航車之間,試駕的這台Ultra版,採用前Brembo對向四活塞卡鉗,側推上泵以及後對向雙活塞卡鉗的配置,制動規格上沒話講,在制動效能上表現並不驚艷,感受上並不如以往Brembo撞牆式剎車來的直接,更像是日信的調教風格,循序漸進,在緊剎時能穩穩的停住,但制動距離就屬於常規水準,但考慮到這是一台241kg的重量級巡航,這樣的制動力表現也屬正常。

黑旗500的兩套排氣系統也是大家爭論的點,雙邊雙出的直排聲浪低沉一些,不如雙邊單出刀型排氣的激情,刀型排氣的優勢也很明顯,在聲浪上更富有巡航風格外,還額外提升排氣效率,帶來4匹馬力的提升,兩者各有優劣,就看大家怎麼選擇了。這次國瑞試駕的是刀排,持續加速時轟鳴的排氣聲浪,用在巡航車上同樣激情四射,畢竟追求的就是一個外觀以及回頭率。

說說不足

洋洋洒洒講了很多,當然不能避諱缺點。此次只發現一個不足,依然是電子油門調教。廠家對於這台電子油門的宣傳很有信心,採用了汽車級的毫秒級響應,可以有效地避免油門遲滯的現象,確實如此,黑旗在加速超車時油門的響應順暢,沒有遲滯感,即便急加速也沒有遲滯感,必須好評。

但在4000rpm左右穩住油門騎行時,車子的動力會有一定的頓挫感,能感覺到電噴在微小幅度的加油和回油之間不斷切換(有可能是路面顛簸等帶來的極小的右手波動,被電子油門過度響應了)。由此,我特意將油門丟開3分之1後,再立即加油門(即大幅回油再加油),此時電子油門還是會有遲滯感。實事求是的說,相對於CLX700,gk1200的第一代電子油門,黑旗的表現已經好太多了,希望量產後能進一步優化,有一個更好的騎行感受。

總結

總之,黑旗500優勢太強了,首先外觀炸裂,幾乎所有看過的人都覺得好看,這真的非常了不起;其次,首款國產V4引擎、怠速閉缸、自適應電子空氣懸掛、電子油門、定速巡航等的加持讓黑旗優勢非常突出;最後絲滑線性的動力輸出、優異的震動抑制,比較靈活輕盈的操控、自適應的低座高(高配加選裝),讓黑旗的駕馭門檻很低,目前唯一不足就是回油再加油時油門遲滯,相信量產後會有所改善,這一切再配上36800元的超實惠價格(一定要買高配版),在大排量巡航車中,相信很長一段時間內,黑旗500將是沒有對手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674655ae3b4bdc86ef5d75623437e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