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地反擊!戶均回血14萬

2022-08-11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絕地反擊!戶均回血14萬

反擊來了!今日三大指數收紅,創業板指領漲,總市值暴增超萬億,3600多股上漲,兩市成交額達10667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1005億。

01

大票唱主角

原因找到了?

今日最值得關注的是,在金融股帶領下,大票突然全線發力,從創業板分時圖看,早盤11點之前,小票(黃線)依舊強勢,但11:00之後,大票(突然發力),分時上走出了剪刀差。

外資也一改近期凈流出風格,今日凈買入超130億元。

近兩年A股風格偏小票,買大白馬的那叫一個慘,如但斌、張坤這樣的大佬也不能倖免,別說普通股民了。

而今日算是揚眉吐氣的一天了,「茅指數」與「寧組合」收盤分別大漲3.14%與2.95%,一群跌跌不休的「各種茅」終於回了口大血。

而每次大波動,市場總想知道原因。綜合機構觀點看,最直接的因素就是美國通脹現下行信號,隔夜美股大漲,也提振了A股的風偏情緒。

嘉盛集團全球研究主管 Matt Weller表示,周三發布的美國數據顯示,通脹下滑的速度快於經濟學家的預期。

(BlackRock) 和 Pimco 等投行對於通脹見頂抱持懷疑態度。核心 CPI 是一種剔除波動性食品和能源成本的衡量標準指數,可被市場視為反映真實的潛在通脹趨勢。

也認為,美國7月CPI增速有所回落,能源項的負增長抵消了食品項和住宅項的增長。能源價格下跌導致美國7月CPI增速不及預期,但核心CPI粘性仍強,三季度美國通脹或仍將磨頂,存在反覆的可能。

02

「牛市旗手」大爆發

機構:有望更高估值

今日領漲的無疑是「牛市旗手」板塊,收漲超5%,、哈投等漲停。

對於券商板塊爆發,表示,從配置窗口看,中美利差最大壓力點或過去,可能Q3季度末勝率較高。我們判斷,行業生態重塑,財富管理和機構業務卓越的龍頭券商有望獲得更高估值溢價;邊際景氣度改善較強的標的,在震盪行情中具有相對收益,建議關注Q1 財報較好且Q2 盈利景氣度延續的標的。

認為,隨著資本市場改革制度的繼續深化、資本市場主體活力的持續提升,券商有望迎來發展新機遇。當前證券板塊估值處於歷史低位,「穩增長」主線下低估值金融板塊修復行情仍值得期待。

03

絕境反擊

領漲醫藥

而在經歷煎熬後,醫藥板塊也迎來絕境反擊,領漲的是CRO板塊,大漲超8%,等漲超5%。

重倉CRO的今年可以說 「肉沒怎麼吃著,挨打一頓沒少」。而今日暴力大反攻,對於重倉的股民來說可謂「久旱逢甘霖」。

其中龍頭股泰格醫藥大漲超8%,市值較上個交易日增長72億元,按照最新的4.99萬股東戶數估算,戶均回血14.4萬元。

如果把CRO再細分,泰格醫藥主營的是其中臨床業務這一塊,增長潛力不容小視。

根據Frost&Sullivan的數據,全球臨床CRO的市場規模占全球CRO市場總規模的比例維持在65%左右。

統計數據顯示,創新藥研發費用約有70%分布在臨床研究階段,其中臨床Ⅰ期占比約為5%、臨床Ⅱ期占比約為15%、臨床Ⅲ期占比約為50%,因此臨床CRO的市場規模理論上也是最大的。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高基數,疊加疫情影響,機構普遍預計CRO個股明年增長率斷崖式下滑,比如今年機構預測凈利增長151%,但到了明年凈利增長僅略超5%。

但對於,最新機構一致預期明年仍將有超20%的增長,對於小市值彈性票可能不算什麼,但對於近千億的大票來說,能維持這樣的業績增長已經非常不錯了。

經歷5月開始的弱反彈後,今年7月初,醫藥股板塊再度承壓,估值甚至觸及近7年低點。

華寶指數研發投資部總經理胡潔表示,「以醫療跟蹤的中證醫療指數為例,其最新的估值已不到30倍,為近7年來最低值。」

但另一方面,投資者卻再現「越跌越買」,數據顯示,7月以來,易方達醫藥衛生ETF的份額凈增長35.41億份,華寶中證醫療ETF的份額凈增長28.47億份,國泰中證生物醫藥ETF和天弘國證生物醫藥ETF的份額分別凈增長4.45億份和2.32億份。

表示,從整個醫藥行業的盈利和成長性來看,景氣度向好的情況一直都在持續。從估值水平看,接近歷史底部,具備吸引力。整體上,醫藥兼具消費和科技屬性,當下板塊性價比突出。

中信證券認為,儘管創新藥賽道短期面臨政策面、市場情緒面的多重挑戰,但長期基本面依然向好。國內藥企的綜合研發能力、商業化能力均在快速成長,政策環境逐漸趨向溫和,國內藥企的商業化進程和國際化進程展現出提速趨勢,創新研發成果有望在未來3-5年集中湧現。

04

漲停潮

外資、機構搶籌

另一揚眉吐氣的就是消費電子板塊,收漲超3%,20CM漲停;歌爾股份等多股漲停。

而從龍虎榜數據看,龍頭股歌爾股份今日被深股通與機構席位聯手搶籌。其中深股通席位位於買一,凈買入4.6億元。

兩大機構席位位於買四和買五,分別凈買入超7100萬元和6700萬元。

消費電子板塊爆發,被認為與蘋果手機漲價有關。

消息面上,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在社交媒體發文稱,預計蘋果iPhone 14系列機型平均售價將上漲15%,主要原因是iPhone 14 Pro的上漲和更高的出貨比例。

蘋果股價已對此有提前反應,公司隔夜漲超2%,周線上六連陽,自6月中旬見底以來,股價反彈幅度超23%。

雖然蘋果公司第三財季(2022年4月份-6月份)財報顯示,公司凈利潤同比下降11%,但分析認為,蘋果對下一財季的指引或能增強市場對產業鏈今年三季度的增長信心。

指出,在傳統3C備貨旺季疊加疫後的追單需求影響下,2022年第三季度消費電子產業鏈正迎來基本面拐點。

研究所通信行業首席分析師高宇洋表示,因為消費電子已經在最悲觀的預期中了,所以稍有利好催化就會有比較好的彈性。

(文章來源:研究中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65d043c7657af54fd3f4915e96542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