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楠
三年前,67歲的陳伯在體檢時發現,左下肺有個大概2毫米大小的結節。由於當時認為結節的體積較小,醫生讓他定期複查就好了。
後來,陳伯也沒有出現任何不適,加之一直沒有抽煙習慣,他還聽說肺部結節,在老年人身上不容易發生癌變,就便忽視了複查。
直到今年,陳伯突然開始出現持續的咳嗽以及胸痛的症狀,長時間沒有辦法緩解。就診後檢查才發現,他的左右兩邊肺都存在結節,而左下肺的2毫米小結節居然一下子長大了快10倍!
醫生手術切除了陳伯肺上的腫瘤,病理檢查證實為浸潤性腺癌。
01
肺結節離肺癌到底有多遠?
查出肺結節一般是有這三種可能:
與癌症無關的良性結節,約占到95%;
可能惡變成癌的良性結節;
已經發展為癌的結節。
但具體該如何判斷其危險性呢?怎麼判斷結節的「好、壞」呢?
1.看大小:一般結節越大越危險
直徑小於5毫米一般稱之為微小結節。如果是沒有腫瘤病史或家族病史的,惡性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小的,只要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CT複查就可以了。
直徑在5~10毫米,稱之為肺小結節,惡性可能不到5%,最好每3個月複查一次。
直徑如果大於10毫米,則稱之為肺結節,惡性可能性較大。每1~2個月就要複查一次,如果複查發現沒有什麼變化,可以延長到3個月、6個月或者1年。
肺結節複查2年都沒有變化的話,可以大致認為是良性的結節。
2.看密度:混合結節最危險
根據結節的密度,肺結節可分為三類:
實性結節:表面光滑小而圓的,大多是良性的。
磨玻璃結節:又稱作毛玻璃結節,純粹的磨玻璃結節的體積一般小於1cm,邊界比較清楚,多為良性。
混合結節:即部分磨玻璃、部分實性的結節,惡性率在60%以上。
3.看形態特徵:這些字樣需警惕
如果檢查報告單上出現「毛刺」、「血管集束征」、「分葉」、「胸膜牽拉」等字樣,同樣應警惕是肺癌。
02
中老年人發現肺結節,
一定要當心
「年紀大了,就算長了腫瘤活力也不高」這樣的想法並不一定是對的。年紀大了,抵抗力會相對減弱,反而會讓腫瘤更加迅速發展,要重視定期的複查。
醫生提醒,一般來說首次檢查發現的肺部結節,有八、九成都屬於良性病變。但如果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肺結節,要足夠重視起來,定期複查,積極接受治療。
03
適度的飲食調養
肺結節出現後,飲食調理是很有幫助的,適宜的食物有以下幾種:
1、梨子:梨富含葉酸、維生素K、維生素C;且生津止渴、潤肺化痰,還可以促進胃腸道蠕動,一定程度上能緩解便秘。
2、無花果:無花果營養價值高,且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含大量有機酸等營養物質,對一系列呼吸道疾病有一定輔助治療。
3、山藥:山藥不僅補腎養胃,還可潤肺化痰,改善肺結節,使肺部更健康。
4、水:多喝水不僅能浸潤肺部,而且也能夠促進機體新陳代謝,排出毒素。
有人查出了肺結節以後心情焦慮、擔驚受怕,整天煩心。其實肺結節的檢出率在一般人群中還是比較高的,臨床不完全數據統計,體檢中大約30%~50%的病人,都可能都會檢出結節,但是只有大約1%的患者需要手術治療,其餘的就是定期複查就好了。
睡眠長短影響壽命?睡前1個習慣,降低死亡風險
體內有血栓,手腳先知!這5種表現,提示血管可能堵塞了
5大徵兆提示腎臟出問題了!4個傷腎的壞習慣,你可能每天都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