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那些長得太像,讓我們「傻傻分不清楚」的動物,大部分人都分不清楚。

2022-06-10     笑笑龍

原標題:盤點那些長得太像,讓我們「傻傻分不清楚」的動物,大部分人都分不清楚。

我們常說: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但是在我們看來,同一棵樹上的樹葉大致上是一樣的。在人類社會中,也有很多並無血緣關係的兩個人卻長得很像,我們俗稱為撞臉,就比如張一山和夏雨。在自然界,也有很多動物撞臉,讓我們傻傻分不清楚,今天,小編整理了一小部分撞臉的動物,讓大家在以後見到它們時不再認錯。

[一]旗魚和劍魚

旗魚

劍魚

很多人分不清楚旗魚(Sailfish)和劍魚(swordfish),它們同屬鱸形目,旗魚是旗魚科的物種,劍魚是劍魚科的物種。它們外觀相似,都有一個長長的尖吻,但是細看確有不同,旗魚的背鰭豎起的時候像一張揚起的風帆,又像是扯著一面旗幟,因此人們叫它旗魚。劍魚又稱劍旗魚,有時候也寫做箭魚,背鰭更窄,看起來像是鯊魚的鰭,背鰭差異是這兩個物種最顯著的特徵。

[二]海獅和海豹

海獅

海豹

1,海獅沒有斑點,海豹身上有斑點。海獅身上滑溜溜的,幾乎沒有別的顏色,而海豹身上通常會有很多小的斑點,甚至整體都是花的,仔細對比就看到了~區別還是很大的。

2,海獅有耳朵,海豹沒有。海獅有對很可愛的耳朵,也就是外耳,而海豹只有耳洞,沒有耳部輪廓,整體看上去頭部比較小。海獅相較大些,尖點。

3,海獅的爪子比較像魚,海豹的爪更像是貓爪。如果仔細對比海獅以及海豹的足部,你會發現,海獅的爪子更像是鰭,光光滑滑比較長,足鰭可以朝前擺放,而海豹的爪子毛茸茸的,還帶有小鉤鉤,前腳比較短。

4,海獅的脖子比較長,海豹幾乎沒脖子。海豹和海獅的區別,海獅與海豹區別有哪些?海獅的脖子比較長,可以高高的抬起頭來,而海豹圓圓肥肥的,脖子超級無敵短。就站起來的高度來說,海獅完美秒殺海豹哦。

5,海獅能夠抬起上半身,海豹不能。海獅的前腳比較長,因此能夠抬起上半身來,也就是將肚皮抬起遠離地面,而海豹做不到這點,海豹只能肚皮貼著地面活動,拖著身體慢慢前行。

6,海獅能夠表演頂球,海豹不可以。前面已經說過了,海獅的頭比較尖,而且能夠抬起身體,所以海洋館經常用海獅來做玩球表演,海豹做不到這點,海豹只能出現在「海報」裡面~

7,海獅海豹游泳的姿勢不一樣。海獅游泳是抬起身體的,海豹是匍匐游泳的,這也是二者的本質區別。海獅游泳的姿勢更加優美,海豹游泳比較呆萌~

[三]章魚、魷魚以及墨魚

章魚、魷魚以及墨魚(烏賊),人們戲稱其為「軟氏三兄弟」。

不少人對之分辨不清、混淆一體,其實掌握了特徵還是很好區別的:

1、身體結構不同

章魚是八條腕,魷魚、墨魚皆為十條腕。

章魚身體柔軟,魷魚生長有軟骨,墨魚則有硬骨。

2、外觀形狀不同

看到章魚我們可以聯想章魚小丸子--其身體呈囊狀,貌似丸子;

魷魚身體狹長、仿佛管具,橫切面為圈狀;

墨魚的身體則較為扁平、十分寬大。

3、生活習性不同

章魚一般用腕中吸盤沿海底爬行,動作十分緩慢; 魷魚、墨魚則在海中快速遊動。章魚是夜行性動物--對於光線十分敏感--喜歡待在黑暗的環境之中,漁夫常將專用的陶罐拋入海中,然後算好時間、請君入甕--等著章魚鑽入罐中、自投羅網;魷魚、墨魚卻喜歡光亮,漁夫就利用其之習性在捕撈船上掛起集魚燈等著它們蜂擁而至,然後一網打盡。

4、食用方式不同

章魚可生食亦可熟食,而生食尤佳; 魷魚、墨魚則須煮熟後再食用--皆因其體內有一種多肽成分--若未煮透即食用,往往會讓食客腸胃運動失調、以致於腹部不適。此外魷魚之類的水產品性質寒涼,脾胃虛寒的人亦應少吃為妙。

[四]儒艮和海牛

儒艮

海牛

儒艮屬於海牛目,儒艮科,儒艮屬,單一物種,無亞種。它跟海牛外形上最容易區別的地方就是尾巴,儒艮尾部形狀與海豚尾部相似,尾葉水平,略呈三角形,後緣中央有1個缺刻。

而海牛屬於海牛目,海牛科,海牛屬,下有三個亞種。海牛的尾部由於後肢退化消失演化為寬大成槳狀的尾鰭,也就是圓形的。

[五]花豹和美洲豹

花豹(金錢豹)

美洲豹

花豹(金錢豹)、獵豹、美洲豹和雪豹。雪豹不用說了,獵豹體型最纖細,難分的是金錢豹和美洲豹,美洲豹斑點更粗大,腦袋比例更大,四肢更粗短,體型最敦實。

[六] 大鱷龜和小鱷龜(擬鱷龜)

大鱷龜

小鱷龜

大鱷背甲突刺明顯,小鱷不明顯比較平。 大鱷進食張嘴在水底不動 舌頭上有個細紅肉逗魚,小鱷進食主動出擊追著食物。大鱷龜長者鸚鵡一樣的帶鉤的大喙,小鱷龜的喙則平的多, 大鱷膽子較小, 小鱷膽子大些 但是真打起來, 小鱷弄不過大鱷。

[七] 魟魚,鰩魚和蝠鱝

魟魚

鰩魚

蝠鱝

1, 魟魚:身體扁平菱形或扁圓盤形,胸鰭前部不分化為吻鰭或頭鰭,背鰭單個或缺。尾較細長,似長鞭,尾上常具鋸齒狀長棘。由尾刺、外包皮膜和皮膜中的毒腺構成毒器,能刺傷人。尾細長如鞭,常有一---三枚尾刺,有毒,背鰭常消失。

2,鰩魚:體平扁寬大,背鰭小,二個, 位於尾的後部,尾鰭小,下葉退化,腹鰭前部特化為足趾狀構造。但通常視鰩魚為一大類(鰩目),因此就包括了魟魚。

3,蝠鱝(fú fèn)一般體平扁,寬大於長,最寬可達8米,體重3000千克。體盤菱形,一頭寬大平扁;吻端寬而橫平;胸鰭長大肥厚如翼狀,頭前有由胸鰭分化出的兩個突出的頭鰭,位於頭的兩側;尾細長如鞭。

[八]豆娘和蜻蜓

豆娘

蜻蜓

1、豆娘的腹部較為細瘦,呈圓棍棒狀,而蜻蜓的腹部較為扁平,也較粗。

2、停息時,豆娘的四翅疊立於體背,蜻蜓的四翅則平展。

3、豆娘的頭部橫寬,兩複眼遠離,而蜻蜓的頭部呈圓形,兩複眼接近。

4、豆娘的雙翅大大小小基本相等,而蜻蜓的後翅比前翅寬闊。

5、豆娘一般等待適宜獵物的到來,而蜻蜓則在空中捕捉獵物。

[九]八哥和烏鴉

八哥

烏鴉

八哥通體黑色,粗看起來頗似烏鴉,但與烏鴉有著顯著的區別,首先八哥體形較各類烏鴉均遠遠為小(大嘴烏鴉體長50厘米;八哥體長25厘米),其次八哥喙足均為鮮黃色。本物種在喙與頭部的交接處有著明顯的額羽,細看頭頸部的體羽,黑色中有綠色的金屬光澤閃動,初級覆羽和初級飛羽的基部均為白色,因此在飛行過程中兩翅中央有明顯的白斑,從下方仰視,兩塊白斑呈「八」字型,這也是八哥名稱的來源。

[十]鴿子和斑鳩

鴿子

斑鳩

1, 鴿子,又叫鵓鴿。鴿子的毛色在禽類中是最多的。品種很多,它的羽毛顏色有瓦灰、青、白、黑、綠、花等色。頭頂廣平,身軀碩大而寬深,從喙到尾端長53~56厘米,胸圍38~40厘米,喙碩長而稍彎。成年鴿眼環為紅色或肉紅色,青年鴿眼環粉紅色。侖替鴿頸長而粗壯,背長而開闊,尾長而末端純圓,大腿豐滿,跗趾和趾較短,無腳毛和有腳毛兩種,無腳毛的最好,腳色為深紅色。

2,斑鳩,屬於脊索動物門鳥綱鴿形目,體形較家鴿為小,因而通常被稱為鳩,以與鴿子相區別。頭小;頸細;嘴狹短而弱;翅形狹長,第二枚和第三枚初級飛羽最長;尾相當長,呈凸尾狀;跗跖短而強,趾長而狹,均適於行走奔馳。 體羽大都為灰或褐色,無金屬光澤;雌雄相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5701e7f96ae0436efbe1db535427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