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西安城市主題歌曲的思考

2024-09-14     西安晚報

趙瀟松

編者按

近年來,全國省會城市紛紛啟動「城市主題歌曲徵集」活動,城市歌曲與城市形象等話題引髮網民熱議和媒體關注。在「文化興市」戰略背景下,西安該如何利用文藝力量來擦亮城市品牌?為此,本報約請西安市音樂家協會主席、音樂策劃人趙瀟松教授和陝西省社科院文學藝術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李蔚兩位專家撰文探究。今日刊發兩位專家的文章,以饗讀者。

近年來,注重城市文化個性和品牌魅力的展示,已經成為各界共識。城市形象作為城市內涵的外在顯現,無疑是城市對外宣傳的重要載體。

縱觀國內外眾多城市,成功的形象定位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時尚之都」巴黎、「音樂之都」維也納、「購物天堂」香港、「浪漫之都」大連、「創意之城」杭州等。這些城市抓住了自身獨特的魅力,將其轉化為城市提升競爭力的「軟實力」。

音樂城市三大系統

音樂城市理念:有氣質、有精神、能拿出精品力作。音樂城市獨特的價值觀、發展目標、城市規劃、文化內涵等,是城市形象的核心。城市理念高度概括、升華成為城市精神,應當有一批有全國影響力的音樂品牌、領軍人物和代表作品。

音樂城市行為:有活力、有律動、能秀出最酷造型。音樂城市的行為表現和重要特徵,體現在城市做了什麼、正在做什麼和將要做什麼的基本印象,如圍繞音樂事業、音樂產業、跨界融合、藝術政策、文化宣傳等進行的活動,尤其是有利於突出城市形象的主題歌曲、音樂節慶、宣傳賽事等,應當形成一批有全國吸引力的識別活動。

音樂城市視覺:有顏值、有景觀、能劃出最美天際線。音樂城市的外在表現,是城市形象最直接的「面孔、體形」,一座城市看起來的不同之處且能夠使人產生城市視覺效應的事物很多,包括形象歌曲、市徽、市花、市旗、吉祥物、城市別稱、特色旅遊等。應當在MV中向公眾直接、迅速地傳達城市特徵信息,形成音樂城市形象識別的底色。建成一批標誌性音樂設施、劇院、街區、廣場、園區等。按照城市理念、城市行為、城市視覺三個子系統的基本思維,來理解和識別音樂城市形象,對於科學把握、不斷提高城市的藝術魅力具有導向性。

城市到底需要什麼歌曲

一座城、一段情、一首歌,我們常常寫對城市那些最深的愛戀,唱對城市那些最真的情感。因為《克拉瑪依之歌》,大家會感到新疆不那麼遙遠;我們唱起《太陽島上》,北國名城哈爾濱就自然浮現在眼前;講著《春天的故事》,年輕的深圳聚起了座座金山;台灣的《冬季到台北來看雨》、海南的《請到天涯海角來》、內蒙古的《美麗草原我的家》等,或民歌經典,或影視金曲,或量身打造……

城市是文化發展的載體,文化是城市發展的靈魂,形象歌曲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西安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絲路文化起點,應該有符合其城市定位(西安味、中國風、國際范)的好作品,應該用音樂塑造一個弘揚人文精神、體現地域特色、展示獨特魅力的西安新形象。大家也希望西安能有一首真正讓每個西安人和外地人深深愛上這座城市的「西安主題歌」。

近年來,全國各省會城市和重要節點城市平均每兩年會啟動一輪城市征歌。近十年來,我個人參與見證了至少5次「西安城市主題歌曲」的全國徵集活動。每次徵集都是數量巨大、質量欠佳,好歌也有,流傳不夠,傳播不溫不火,影響「半夢半醒」。問題在哪兒呢?

其實,城市主題歌曲創作是個老話題,在中國「百城百歌」音樂浪潮中,能夠直擊人心的好歌曲不多,社會認同的更少。城市主題歌曲創作,早已不是個人簡單的真情流露,不是一首三分鐘歌曲所能承載的。一座城市的主題歌,應該既優雅又通俗,既凝練又質樸,人人都能朗朗上口。這是城市之歌的魅力所在,也是難處所在。

我覺得從社會角度看有幾個原因。第一,時代變了,明星娛樂時代轉向大眾娛樂時代,興趣分化和聽眾分層,很多聽似優秀的作品關注總量越來越少,大家都有自己的興趣,都願意聽從自我內心感覺。第二,時代快了,新媒體的快速互動體驗,很多走紅的歌就是標題黨,很多人只是被標題吸引,而歌曲的歌詞情懷、音樂才華、技術凝結出來的東西反而不容易火。以前,好歌曲可以通過電台媒介推薦和樂評人點說;現在,大眾「抖一下」「閃一下」即可以,已經完全沒有耐心完整地聽什麼了。第三,時代新了。一首歌曲在某一傳播途徑中被特定人群喜歡追捧走紅,個人情感引領歌曲創作與導向已成為部分受眾的新常態。

城市主題歌,包含廣大市民對這座城的多方感受和不同體驗,體現著一座城市的文化風格和精神追求。一座城市,需要既有內在聯繫又各具風采、既目標一致又情態各異的歌曲,去表達她的精神和魅力。所以,我想說,城市歌曲的音樂創作沒有唯一性的選擇;多元包容的音樂樣態和豐富獨特的主題表達,才會讓更多的優秀作品和人才破土而出。至少,我們既需要時尚大氣的主旋律,能登廟堂之高、進大雅之堂、上央視衛視的《送你一個長安》;也需要秦風唐韻的時尚范兒,能做大眾傳播、為文旅助唱、揚地方特色的《來西安住些日子吧》;也需要淺吟低唱的西安味,能傳江湖之遠、入尋常人家的《西安端走》。這才是西安樂壇最生動的全景文化生態。

城市形象歌曲的社會風向標

民謠對於當代樂壇的珍貴,就在於這些被詩意歌詞包裹下的生活真實,歌里少了無謂呻吟,看到的是年輕人最真實的幸福與辛酸、困惑與掙扎。青年歌手趙雷,用渾厚獨特的「煙燻嗓」傾情演繹簡樸真實的生活路,唱盡億萬奮鬥在城市中的「平凡族」徘徊在理想與現實間的躊躇彷徨。新疆歌手狼戈滄桑低沉的敘事歌聲,充滿對熱戀的家鄉、夢中的童年、流逝的青春的無奈懷望,令人百聽不厭。簡單的旋律和數不盡的青春思緒,那麼多人被他感動,是因為真誠的音樂太少了。雖然,太簡單的東西是經不起推敲的,也缺乏升值的空間;但是,它們也靠流量成為當地的主題形象歌曲。

我認為,西安城市主題形象歌曲,要突出表現三大元素。首先,要突出西安精神,充分展現絲路文化、古城文化,把城市的特質用音樂符號傳遞出來。其次,要突出青年元素,一定要表現出青年人時尚清新的風貌,展示城市無限涌動的創新活力。最後,要突出未來追求,努力調動各種音樂手段,表現前路的燦爛和夢想的無限,能讓市民和遊客體味到美好生活的滋味。主題征歌活動,就是要評選出詮釋深刻、表達獨特、傳播廣泛的優秀城市主題歌曲。我曾用「三分鐘穿越五千年、一首歌唱醉大西安」作為西安城市主題形象歌曲徵集宣傳的口號;從這一點看,人民性和廣泛性將是最重要的標準。

城市形象歌曲如何推廣傳播

大多數城市都在努力不斷地徵集創作、推介宣傳,但實際好像都還缺少大眾認可的明確主題歌曲。當然,男女老少眾口難調、特色不足、雅俗混雜是客觀原因。其實,策劃不准、方向不明、創作不力、投入不足、傳播不夠,卻是主觀所在。

目前城市形象主題歌曲的徵集方式主要有三類。

一是組織謀劃主題征歌。近年來,為更好彰顯城市形象主題歌在宣傳城市形象、城市文化、城市精神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各地廣泛採取徵集評選的方法。它可以緊跟時代需求,定位目標鮮明,政治指向明確,能被選中的上乘之作也不少,如《東方之珠》《北京歡迎你》等都是如此產生的。在面向社會廣泛徵集的同時,一般還要向專業詞曲作家邀約,否則活動缺失專業水準。隨著多樣化的欣賞情趣、多元化的傳播方式,主題征歌活動也不斷創新形式。這個路徑的缺陷,是關注大眾情懷不夠。

二是自然沉澱歷史好歌。本地流行民歌和優秀老歌,長期約定俗成或口碑推優,經公眾共同認可成為城市形象歌曲。具有鮮明地域特徵的影視主題歌曲,久經傳唱也會成為城市形象主題歌曲。2020年,中國文聯、中國音協、人民日報曾聯合推出「最美城市音樂名片」全國徵集活動,無錫的《太湖美》、長沙的《瀏陽河》、哈爾濱的《太陽島上》、海口的《請到天涯海角來》、南寧的《大地飛歌》等十佳獲此殊榮。隨著音樂文化發展的繁榮多樣,要自然沉澱這樣的好歌確實不易。這個路徑的缺陷,是十年磨一劍、需要時間沉澱,當今很多行色匆匆、快速發展的城市有點等不起。

三是大眾網絡娛樂傳播。大眾網絡歌曲憑藉開放性、互動性、流傳性的特點,形成了網絡流行音樂獨有的表現形式。網絡歌曲發布的門檻較低,產生了更多的話題性,以吐槽式、病毒式傳播蔓延,默默無聞的歌手、平淡無奇的歌曲,有了共同話題和熱門平台,就有了身價與市場、流量和認可。各大網絡公司和無數的音樂網站,採用多種形式與歌曲創作建立了市場推選關係,諸如《漠河舞廳》《可可托海牧羊人》《早安隆回》《蘋果香》等。這個路徑的缺陷,是網紅神曲、曇花一現,總是有點紅顏易逝、續航電量不足。

城市形象歌曲要廣泛傳播,應做好以下幾點。

一、音樂隊伍的多元化。改變傳統的文藝創作模式和傳播方式。理解大眾時代需求、又能把握文藝導向的創作者,是創新、突破的最大瓶頸。這兩年,西安市文聯、西安市音協依託社會各方,加強文藝兩新人才培養,為青年音樂工作者創作、展示、推介、評論優秀作品創新服務渠道。另一方面,擴大對新音樂群體、自由音樂從業者的覆蓋,積極動員和吸收自由音樂人、網絡藝人等新文藝群體中的優秀人才加入文藝社團組織,為青年音樂人在深入生活、積極創作、宣傳推介等方面創造條件,引導他們多出新歌好歌。

二、創作角度的多維化。城市主題歌曲,最重要的是表達城市情懷,擴大通暢流傳,讓大家心生嚮往、引發共鳴。用7個音符的組合,給城市找出一個最大公約數,是艱苦嚴肅、充滿挑戰的勞動。它對創作者的藝術功底、多維視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歌曲要廣泛傳播,一定要放下身段、貼近平常,強調詞曲結合緊密,注重音樂的創新元素等。因此,必須「深入生活、紮根人民」。

三、協同機制的立體化。主管部門應組織有關音樂策劃、創作、表演、理論、傳播等方面專家及音樂人代表,圍繞創作定位、表現形式、藝術價值、製作水平、傳播途徑、大眾接受等方面進行交流探討。西安市音協負責統籌主題歌曲的策劃、創作、製作,相關部門要做好政策規劃和造勢布設。市級媒體聯絡全國熱門平台,做好宣傳渠道搭建、傳播策略優選。網絡傳播有廣度,傳統媒體有深度,要進行多樣的聯合立體傳播。最終形成創作製作、立體傳播、後續推進等既各自分離又緊密協同的「組合拳」。

千年古都精氣神,文化興市看今天。感謝為了西安城市音樂的再次集結和出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4d039dc9ab7a3c367eb81a255f4e1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