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公長子,身體殘疾也不忘像父親一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2023-01-12     小女子大人物

原標題:鄧公長子,身體殘疾也不忘像父親一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感遇詩三十八首感遇詩三十八首》

引言

新中國的成立,是老革命家們努力奮鬥一輩子的結果,他們的一生都在為國家做貢獻,為國家成立,建設出力。

老一輩的革命者,他們在為國奮鬥的時候,有時候卻忽略了對子女的照顧,比如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公。

鄧公是我國近代歷史上的偉大人物之一,與他並駕齊驅者只有少數人,諸如毛主席,周總理等這樣的偉大革命家。鄧公在新中國成立前,他就是黨的領導人之一,革命,抗日,解放大事一件不落下。

新中國成立後,鄧公因為已經轉入地方工作了,主動放棄了授銜的機會。在1978年12月18日,鄧公主導了改革開放,從此我國人民開始走向了富裕,帶領中華人民騰飛。如今我國的經濟GDP位居全球第二,人民過得殷實,這一切都與改革開放有著很大關係。

鄧公在為國為民的時候,卻忽略了對自己兒子的照顧,他沒有保護好自己的孩子鄧朴方,以至於在那段特殊的歲月里,鄧朴方落下了終身殘疾,這對於鄧朴方來說是一個巨大打擊。

不幸

所謂虎父無犬子,即使鄧朴方身體殘疾,但他繼承了自己父親鄧公那種頑強的意志,沒有自暴自棄,反而更加奮發努力,比別人付出多幾倍的艱辛,走在為人民服務的道路上來。

在十年動亂中,有許多革命前輩以及家屬都受到了衝擊,鄧公也不例外,那段歷史如今已經成為往事,需要向前看起,但鄧公在那時候所遭遇的不公,讓我們感到心疼。

鄧公的孩子鄧朴方,在那特殊的歷史中,被關押在實驗室中,同樣被關在實驗室中的還有鄧朴方的妹妹等人,他們逼鄧公「認錯」,無措可認的鄧公他不顧自身安危,對自己的孩子卻非常擔心,卻又無能為力。

由於鄧朴方被關的實驗室屬於化學實驗室,裡面充滿著放射性物質,如果長期被關押,就意味著死亡。面對死亡的鄧朴方,他選擇了自救,決定冒險,順著樓外的水管滑下去。

鄧朴方在自救的過程中,在高空中不幸墜落了,讓鄧朴方留下了殘疾。眾所周知人如果高空墜落,即使僥倖保住了性命,其腿部會受到劇烈的衝擊,雙腿很容易無法行走,落下個終身殘疾。

原本鄧朴方從高空墜落的時候,如果及時搶救的話或許還能看好,但那時候鄧公與鄧朴方那個處境,鄧朴方的傷勢一直得不到很好的環境治療,因此錯過了最佳治療的時機。不僅如此,就連鄧朴方治療期間的伙食都是硬饅頭和鹹菜,這對於一個病人來說,條件算是比較差的了。

1972年,鄧公得到回北京的機會,鄧朴方也因此得到了北京大醫院的診治,但由於時間過得太久了,沒有第一時間進行搶救,因此即便醫生的醫術再高明,很難治療那些不可逆轉的病情。

再加上鄧朴方此前沒有做手術,他的病情惡化非常快,如果不及時治療的話,恐怕會有生命危險,為了救鄧朴方,鄧公一家人拿出全部的積蓄,才剛好夠鄧朴方的一次手術治療,手術後因為積蓄已經用完了,很快就出了院。

堅強

出院後的鄧朴方已經是一名殘疾人了,但他沒有被眼前的困難所打倒,他勇敢地面對了這個殘酷的現實。在生活中,他真切體會到了殘疾人的不容易,他們在生活中的那種無助,為此,他決定要幫助全國的殘疾人做點事情,讓他們感受到溫暖,給予他們安慰。

在鄧公的支持下,鄧朴方組建了「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並且在1984年該基金會正式成立,該基金會用來幫助更多的殘疾人,讓更多的殘疾人能夠得到溫暖,在經濟上得到援助,鄧朴方用他的方式在為人民服務。

「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成立後,鄧朴方找到了人生的價值,他努力工作,在工作中實現自己的價值。在工作中,鄧朴方廢寢忘食,在建設基金會以及為社會提供服務等多項工作中,他親力親為,在該基金會的幫助下,讓百萬的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越來越多的殘疾人受益。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卜運算元·詠梅》

鄧朴方的付出也得到了社會上的一致認可,基金會在社會投入使用後,鄧朴方本人被授予「和平使者獎」,「聯合國人權獎」等諸多獎項,他受到了我國以及國際人士的認可。鄧朴方通過自己的行動來幫助殘疾人,他的行為感化了許多人,越來越多的人也加入到鄧朴方的行列中來。

雖然鄧朴方是一名殘疾人,但他身殘志堅,如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早年的不幸遭遇並沒有讓鄧朴方自暴自棄,他也沒有怪父親對他的保護不周。作為鄧公之子,他的身份雖然不普通,但在生活中鄧朴方就是一個普通的人,而且還是一個殘疾人,他用自己的行動去幫助了更多的殘疾人,讓整個社會都充滿愛,對殘疾人的關懷與幫助。

參考資料《感遇詩三十八首感遇詩三十八首》《卜運算元·詠梅》百科等資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4b25ec0218dba26b3a112fcb2e7b5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