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山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發布
關於警惕以拍賣名義實施非法集資的
風險提示
近期,山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在風險監測和排查工作中發現,一些拍賣公司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准,承諾保底高收益,向社會不特定對象融資或者變相協助融資主體發售理財產品,存在重大非法集資風險。
主要作案手法是:
拍賣行承諾對拍賣品溢價轉拍、每筆交易給予固定回報。
或者承諾拍品在規定時間內漲幅幅度及交易後獲得贈送的虛擬股票、權益或返利等。
以拍賣「債權資產」名義,變相承諾預期收益,作為不法分子實施非法集資的通道。
一般具有以下特徵:
一是虛假拍賣。拍賣行虛構拍賣標的或者以次充好,競買者也無真實購買意願。
二是拍賣行放任拍品拆分或反覆轉拍,公開宣傳資金安全、無需擔心流拍等進行利益誘惑。
三是承諾預期收益率,引誘投資者參與競拍。
四是通過會員間「擊鼓傳花」「拉人頭」等方式,迅速擴張規模。
為切實保護社會公眾合法權益,山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提示您:
拍賣公司開展拍賣業務,應當遵守《拍賣法》等相關法律規定。依據《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未經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依法許可或者違反國家金融管理規定,以許諾還本付息或者給予其他投資回報等方式,向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的行為,是非法集資。國家禁止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資。建議社會公眾參加拍賣前,先查查有關管理規定,判斷拍賣機構及其開展業務的合法合規性,也可以直接諮詢商務部門;發現涉嫌非法集資的,建議儘快向所在地地方金融監管部門或公安機關反映。
天上不會掉餡餅
請社會公眾理性選擇投資理財渠道
防範權益受損
來源:山東金融
本報法律顧問:山東匯研律師事務所 王讀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46c957c544d4170da43978e61a306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