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行業求職冰火「兩重天」,誰在大廠「打螺絲」?

2023-10-08     鋅刻度

原標題:AI行業求職冰火「兩重天」,誰在大廠「打螺絲」?

並非人人都能拿高薪

撰文/ 黎炫岐

編輯/ 文 婕

自今年3月人工智慧ChatGPT火爆全網,AI行業一度備受關注。而當風口興起,從大廠到「新一線廠」求賢若渴,不少求職者也爭相湧入賽道。

伴隨著「金九銀十」求職季的到來,AI行業的再度掀起熱潮。

不過,當AI方向的硬體開發、移動開發、前端開發等核心技術人員和算法研究員成為各個大廠搶奪的人才,薪酬水漲船高時,AI內容編輯、數據標記等崗位卻一度被因低薪、含金量低等原因被求職者調侃為「數字勞工」。

在如此「冰火兩重天」之下,不少打著「AI技術速成培訓」旗號的培訓班出現了,以「4個月實現培訓就業和加薪一條龍」的口號吸引了不少跟風而來的「打工人」。

然而,大浪淘沙之後,誰能真正分到這塊炙手可熱的「蛋糕」,又有誰只是被美味「香」暈了頭?

從大廠到「新一線廠」,高薪搶的什麼人?

AI行業有多火熱?

先來看一組宏觀數據。據風投公司NFX統計,目前全球已有約450家生成式AI公司,它們共籌集了將近120億美元的投資。

正是在這一大背景之下,國內的各個大廠和「新一線廠」自然也不願錯過風口,既要爭先恐後推出大模型產品,又要不斷補充後備人才。

如果你打開多家國內招聘網站,隨手一滑就能看到不少與AI領域的崗位,其中涉及的具體領域包括代表其核心新技術的AI大模型、代表產品形態的對話機器人和代表產品功能的AIGC(人工智慧生成內容),而AI數據工程師/數據科學家、ML(機器學習)工程師、AI互動設計師、AI系統整合工程師等相關崗位是最常見的。

其中,從薪資來看,不乏年薪35-70k且16薪的相關崗位,而大部分AI算法工程師的薪酬達到20-30k且15薪。

於是,不少人湧入這條賽道。

獵聘大數據研究院的《2023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數據報告》顯示,在2023屆應屆生投遞人數增長最多的TOP10賽道中,AIGC、AI大模型分別位列第二、第三,同比增長297.27%、235.25%。

值得一提的是,從各大廠的招聘需求來看,高薪崗位的橄欖枝並非誰都能接得住。鋅刻度留意到,大部分相關技術崗位的門檻都不低。以AI算法工程師為例,往往要求有多年相關工作經驗、能熟練掌握各種常用AI算法實現原理和趨勢等,並且會明確需要圖像識別經驗、大數據運維經驗或大規模生成模型經驗等。

其中,一家頭部大廠的內容AI算法工程師崗位明確要求:計算機、統計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有大規模生成模型和應用經驗的優先;熟悉圖像、音樂生成(VAE/GAN/Diffusion Model)/文本生成(GPT)/強化學習等技術領域,在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等技術方向有較深理解和應用等等。

「一直以來AI程式設計師的薪資都是程式設計師里最高的。」目前在一家大廠做AI算法工程師的齊水告訴鋅刻度,事實上,早在ChatGPT出圈之前,推薦算法AI和人臉識別、圖像識別類AI相關程式設計師是比較緊缺的,「在前幾年薪資漲得也比較快,導致很多人湧入,所以目前人才已經趨於飽和。」

而ChatGPT一類的生成式AI產品則形成了新的技術藍海,「相關的專業人才比較少,技術要求門檻也更高,所以屬於目前各大廠緊缺的人才。」齊水稱。

這一點有數據予以驗證。

圖片來源:獵聘大數據

根據獵聘大數據,今年1~7月,在人工智慧行業主要三級職能新發職位分布TOP15中,算法工程師位居首位,占比為6.15%,機器視覺、深度學習、圖像算法、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AI強關聯職位也榜上有名;獵聘大數據還顯示,人工智慧行業人才平均年薪已達到30.09萬元。

而據脈脈高聘發布《2023泛網際網路行業人才流動報告》,算法研究員以0.47的人才供需比位居人才緊缺度榜首,平均2家公司爭奪1位人才。

「流水線」上的「數字勞工」,給AI「喂飯」

事實上,當AI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各大廠和「新一線廠」不僅缺的是算法工程師一類的人才,還催生了不少新的職業。

其中,AI數據標註、AI訓練師、AI內容編輯等崗位也成為了招牌網站上的常見崗位,不同公司對這一類崗位的命名或許有所差異,但工作內容差異不大。

正如百度官方公眾號介紹,當前,大模型正處在產業落地前期,高質量的數據是大模型實現產業化的關鍵要素。對於以 ChatGPT、文心一言為代表的生成式 AI工具,海量的數據訓練、人工標註、指令微調、基於人類反饋的強化學習(RLHF),可以讓大模型與人類價值觀、思維方式不斷對齊,使大模型更加好用。

而上述這一類工作的主要職責正是向不同的AI產品輸入數據、內容等,進行訓練。「AI 需要用大數據來訓練模型,他們就是來製作這些數據的人,並不需要寫代碼,技術含量並不高。」齊水告訴鋅刻度,以AI內容編輯為例,這一崗位主要負責訓練AI產品在特定應用場景的對話模型,提供高質量、個性化的對話生產能力。

「我被創意二字吸引,但筆試後我發現這份工作應該更多是流水線式的輸出。」曾參加過某大廠AI內容編輯類崗位筆試和面試的程楓告訴鋅刻度,她在8月曾留意到一份由頭部大廠發布的、名為「AI對話創意寫作」的工作,其職位要求為「完成高質量對話的設計、撰寫和修繕等」,薪酬為6-10k。

小紅書上關於AI內容編輯的討論

如程楓的感受,相較於AI算法工程師們的高薪待遇,這一類崗位讓不少求職者多有吐槽。「說實話,就是賽博流水線上的數字勞工,大廠里的保潔員。」在小紅書等社交媒體平台,不少曾在大廠或相關科技公司做過AI內容編輯的求職者給出類似評價,或是直言這類工作是「給AI 喂飯」。

其中有網友表示,「儘管看上去大廠光鮮,崗位名稱也高大上,但這份工作不僅薪酬低還毫無含金量,寫在簡歷上可能都是減分項。」也有網友提到,「這份工作對後續就業很難有幫助,與在工廠打螺絲一個本質,還不如去奶茶店搖奶茶。」

鋅刻度留意到,以北京上海的企業為例,這類崗位的薪酬大部分在15-20k範圍內,而在新一線城市的薪酬水平則更低,大部分年薪在10k以下。此外,這類崗位的招聘目前以實習生為主,而實習生的薪資多為100元一天。

而「極目新聞」此前也曾寫道,在業內人士看來,作為高新技術行業的勞動密集型崗位,其門檻並不高,未來其薪資也不會保持較高水平。

跟風入行的求職者,捧紅「培訓班」

不難看出的是,AI行業炙手可熱,但這塊蛋糕也並非人皆有份。於是,為了這口誘人滋味,也有不少人另闢蹊徑,試圖靠培訓班「分一杯羹」。

今年以來,鋅刻度留意到,不少培訓機構開設相關AI培訓班。搜索「AI培訓」,不乏「就業薪資高,行業前景好,你還不學習人工智慧嗎?」「人工智慧訓練營:快速轉型,高效提升,挑戰高薪就業」 「學AIGC,挑戰高薪,0基礎也能學!」等培訓班廣告。還有不少培訓機構聲稱名企合作或者保就業。

鋅刻度了解到,這類培訓班分為線上課程和線下課程,學費低至兩三千,高則兩三萬。其中一家培訓機構提供的人工智慧課程線上業餘班學費為25800元,線下全職班學費則為26800元。

根據該機構工作人員介紹,「零基礎或者跨專業也能學習,學習周期為4-5個月。」 而其提供的培訓班資料則顯示,其課程包括Ptyhon語言、全棧開發基礎、網際網路項目實戰和人工智慧四個階段。

某培訓機構的AI訓練營

值得一提的是,該培訓機構的資料顯示,其有「20萬家僱主合作企業」 。而上述工作人員則告訴鋅刻度,「在這邊學習不需要去擔心就業」。

除此之外,在知識變現平台知識星球上,chatGPT&AI破局俱樂部已有2.2萬成員,每年收費368元。資料顯示,這一社群由前360技術總監易洋發起,該社區將分享chatGPT最前沿的應用和實戰案例,「幫助大家玩AI、實踐AI、掌握AI對職場和創業的賦能」。

不過,這些培訓班究竟能否助「打工人」轉行提薪,還得打個問號。

畢竟正如上觀新聞所寫,每當行業有新鮮事物出現,總會有各類培訓班橫空出世。宣傳包裝天花亂墜,兜售產品「換湯不換藥」,站在台上的「可能都是同一撥人」。

文中齊水、程楓為化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4448169300fcc6d4d736700079d75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