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光環失效?阿維塔、問界銷量平平,未來還有戲嗎

2023-07-10     SUV大咖

作為科技圈裡的龍頭,華為的跨界造車也自帶流量,雖然自稱不會造車,但華為的深度參與其實已經與造車別無二樣。只不過相比於去年頂流熱度,今年華為在汽車領域要冷清了不少,而隨之帶來的還有旗下車型的銷量下滑。

大咖也從阿維塔、問界的半年銷量分析,看看失去華為光環後,這兩個品牌是否就此一落千丈,而華為未來在汽車領域還會有怎樣的動作。

阿維塔、問界銷量不佳

作為從賽力斯衍生出來的新品牌,問界從成立的時候就被打上了華為的烙印。產品定義、造型設計、營銷、用戶體驗等環節都有華為的參與,甚至問界汽車的上市也放在了華為發布會,新車還放到華為的直營店中銷售。

因此可以說,問界的銷量成績並非是自己的成績,而是華為在技術、營銷方面全力支持帶來的結果。

但作為高開低走的代表,在2022年,問界全年實現銷量7.5萬輛,平均到每個月銷量達到了8500輛,去年12月份問界銷量更是一舉突破1萬輛。其用15個月的時間,累積銷量突破10萬輛,也媒體被稱為「成長最快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然而今年問界汽車的處境卻急轉直下,6月份賽力斯新能源汽車銷量為5668輛,同比下滑25.99%,整個上半年也僅賣出了25761台車。

相比於華為對於問界的深度掌控,阿維塔這邊與華為則是合作關係,華為屬於是供應商,供應了華為的自動駕駛和鴻蒙的底層系統。但阿維塔作為高端純電品牌,同樣也是以華為技術作為一大賣點。

而在6月份當中,阿維塔僅賣出了1753輛,在新能源車企中排名20名開外。從去年8月份上市到今年的6月份,已經十來個月了,阿維塔一共才賣了10000來輛車。而這個成績屬實稱不上出色,也是對華為造車的又一次挫敗。

問界成敗皆華為?

雖然對於問界給到了足夠的支持,但今年華為對造車的態度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在3月底,華為內部發文再次強調「華為不造車」,這一次的有效期是5年。而且華為還對車身標誌做出嚴格要求,提出「HUAWEI AITO」不能出現在整車宣傳中。

對於問界而言,其品牌定位並不算低,目前品牌車型的起售價為25萬元,而即將上市的問界M9,預售價更是高達50-60萬元。問界想要維持目前的品牌定位,勢必要與華為深度捆綁,而華為的脫鉤態度顯然對問界未來的發展是不利的。

從銷量也可以看出,華為的「脫鉤」態度顯然勸退了很多衝著華為來買問界的車主,而問界的銷量也出現了止不住的頹勢。因此從6月份開始,華為對於問界的態度再次發生了轉變。

6月初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成功受讓21個問界商標,此舉被外界解讀為華為進一步強化對問界商標的話語權。

此外,在今年的6月底,賽力斯與華為共同成立了AITO問界銷服聯合工作組,自7月1日起全面負責營銷、銷售、交付、服務、渠道等業務的閉環管理。此舉被市場解讀為華為正進一步加強對問界的隱形控制。

要知道此前華為和問界的分工關係,是華為負責問界車型的銷售團隊,而售後服務則由賽力斯負責。但不少消費者對交付和服務等環節不滿,讓問界的售後無法匹及高端定位。而如今加強控制之後,華為也可以提升服務質量,未來對問界銷量的提升也有幫助。

華為未來的造車之路

從目前已知的情況來看,華為在造車領域的希望依舊是在問界品牌上,畢竟除了問界品牌以外,其餘品牌很難讓華為有這如此之大的掌控權。

從進展來看,問界今年最重磅的產品無疑是問界M9。新車定位中大型SUV,預計售價區間在50-60萬元,提供增程版和純電版兩種動力系統,將於今年四季度亮相。

而問界M9的直接競爭對手毫無疑問就是理想L9,「500萬以內最好的車不是我們的目標,要做1000萬以內最豪華的SUV」,余承東甚至在上海車展前便已經給這款新車的目標定好了。

作為一台售價昂貴的車型,未來問界M9的旗艦調性也需要華為撐起來,因此華為也會在技術、售前、售後等方面給到更大的支持。

目前華為主推的技術是NCA智駕功能,根據計劃,AITO問界M5智駕版7月進行OTA升級後,城區NCA智駕功能將在上海、廣州、深圳、重慶、杭州5城開放。今年三季度不依賴於高清地圖的城區NCA將在15城落地,四季度將增至45個城市。

當然了,除了華為以外,目前小鵬、智己、百度、理想也在著力於不依賴於高清地圖的城區NCA功能。如果華為能在這項技術上做到領先的話,未來問界車型的競爭力也能得到不小的提升。

大咖總結

從消費者的角度看,大家對於問界汽車的期待主要還是華為技術的加持。但目前推出的兩款車型在技術上都沒有太過領先,而即將發布的問界M9,也是華為造車技術的又一次展示機會,也期待其帶來新的技術突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38e4f81d314482b5875df3b2bbd2a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