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門的世界》:打破束縛,敢於面對困境,回歸真實的自己

2022-07-26     文豪野魅

原標題:《楚門的世界》:打破束縛,敢於面對困境,回歸真實的自己

「平庸的生活使人感到一生不幸,波瀾萬丈的人生才能使人感到生存的意義。」

由導演彼得·威爾執導的電影《楚門的世界》於1998年在美國上映,別樣的故事題材帶來的影響力可謂十分巨大,以至於在數十年後影片依舊使得觀眾津津樂道,荒誕的情節設定加之極具真實性的場景布置,在90年代的影視圈獨具一格。

在一個普通的男子身上,楚門作為一個被父母拋棄的孤兒,自小交由一家影視公司將其撫養長大,不可思議的是這家影視公司將楚門30餘年的人生進行了改寫,他曾經歷過的喜悅或悲傷都由導演一手操縱,身邊的人小到擦肩而過的陌生人都是演員。

數十年的時光24小時都被全球直播,直到楚門發現了端倪,毅然決然走出了這個巨大的攝影棚,重歸自己真實的生活

本部影片別名又

楚門活在一個虛偽的溫暖中,周遭的一切都是預先便被設定好的,他的喜怒哀樂都由導演用線一手操縱,為了不讓楚門破滅航海家的夢想,製片專門設置了父親溺死的情節,可笑的是,在不久後一天,父親「復活了」。大變活人的戲法終於觸動了楚門的敏感神經,他開始對周圍的一切小心留意,最終發現了自己身處在一個完全虛擬的世界中。

「外面的世界跟我給你的世界一樣的虛假」影片中的導演赤裸裸地向楚門揭露這一事實,本以為楚門會妥協地接受,可結果是他目視著楚門毅然決然離開的背影。

也許真實的世界會更殘酷、更虛偽,但至少它是真實存在的,是能讓每個人感覺到自己鮮活存在的參照,就算有諸多的不完美,依然值得飛蛾撲火。

逃避並不能解決一切,相反而言,面對需要巨大的勇氣和強韌的心性,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寧可作真實世界中的一粒微小塵埃,也別沉溺在虛擬的世界中,我們的故事應該由自己主寫,想要活出怎樣的人生也該有自己選擇,人生短短數十載,盡情揮灑汗水、享受陽光才是王道。

楚門用他的行動激勵著千千萬萬躲在自己世界中的人們,勇敢地踏出舒適圈,用全部的熱情去面對生活的苦與樂吧,這些終將成為你身上戰功赫赫的傷疤,在將來的某一天,你可以驕傲地數給子女看。

現實就是人們各自忙碌著上班、上學,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進行著,大多數人都在這樣如複製般的一天天中度過,這就是真實的世界。

所謂真實,可以根據你的認知編造進你的習慣與生活中,沒有一點突兀,習慣是一樣可怕的東西,它會在日復一日中改變你,我們所能做的便是敢於打破常規,去質疑你所相信的一切,時刻以新生者的眼睛去看世界,這個世界就不會是一成不變的,所有你所遇到的、經歷過的都會重新刷新,你每一次都可以從中汲取到不同的東西。

例如你所了解的精神病患者,只是籠統地跟隨大眾的思想認為他們腦子有病,卻不明白精神病人的精神世界又是怎樣一個存在,那是一個讓普通大眾無法理解的新領域,在不知不覺中你會思考這是真實存在的還是虛構的。

大腦這一器官需要我們不斷地加註機油,讓其變得更為靈活,多動腦多思考可以增強活力,讓我們有一個年輕的大腦,敢於質疑,相信自己的直覺,才不會陷入循環的怪圈中。

人們都在千篇一律的日子裡掙扎著,渴望看到不一樣的生活方式,通過觀看他人出糗而滿足自己空虛的內心世界,這實際上就是一種最原始的慾望,不在乎別人的尊嚴和隱私,只為了滿足自己的偷窺欲。

影片中楚門生活的虛構空間完全是現實世界的縮影,生死富貴並無不同,愛恨情仇依舊至死方休,觀眾看著楚門的世界也在代入道自己真實的世界中,原來我們一直活在過去,進步的只有科技。

《楚門的世界》以超前的思想向我們講述了一個真人的世界,兩次高潮的劇情是整部影片的點睛之筆,自己的故事還是要自己來書寫,哪怕會經歷荊棘叢生的苦難,要面對萬丈高的海浪,也是最真實的人生經歷。

我們要敢於打破束縛的虛擬鏡子,勇敢地面對最真實的自己,哪怕真實與虛幻一樣充斥謊言、一樣充滿窺視的目光,但只要用心去化解污垢留下真實,就能收穫真實的自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387d625a96e4635c63765e70727f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