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叔醫古 | 「陽康」之後心悸擾,益氣養陰神可安

2023-10-14     廣東省中醫院

原標題:德叔醫古 | 「陽康」之後心悸擾,益氣養陰神可安

張忠德,人稱「德叔」,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廣東省中醫院院長

史書記載:「斗指寒甲為寒露,斯時露寒而冷,將欲凝結,故名寒露。」寒露的特點是天氣轉涼變冷,民諺有謂「寒露腳不露」,所以在寒露時節,我們應適當添衣避寒,從而做到「虛賊邪風,避之有時。」像沈阿姨這類大病初癒者,此時正氣虧虛,很容易因為天氣驟變再次感受外邪而疾病反覆,所以針對此類人群,要做好「瘥後防復」。沈阿姨平日可以通過艾灸來溫陽益氣、振奮衛陽。艾灸可選穴大椎、足三里、氣海。將艾條點燃後,置於上述穴位距離皮膚3-4厘米處懸灸,以自覺溫熱為度,每個穴位灸5-10分鐘,每周2-3次。

鯽魚一條(約650克),太子參15克,白芷5克,紫蘇6-10克,生薑3-4片,食用油、精鹽適量。

溫陽益氣,散寒固表。

將各物洗凈,鯽魚宰殺去髒雜,鍋中放油燒熱後將鯽魚放入鍋中,煎至兩面微黃;將上述食材放入鍋中,加清水1750毫升(約7碗水量),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煲1.5小時,放入適量精鹽調味即可。此為2-3人量。

供稿:羊城晚報記者 林清清

執行編輯:嶺南甄氏雜病流派傳承工作室

張忠德全國名中醫工作室

審核校對:莊映格

責任編輯:宋莉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36e85d844d731310a1a5a091dbd6b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