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講家評論:用好「關鍵一招」 走好「必由之路」

2023-12-21     宣講家網

原標題:宣講家評論:用好「關鍵一招」 走好「必由之路」

今年是改革開放45周年和全面深化改革10周年。從1978年到2023年,中國堅持改革、發展與穩定相統一,始終保持改革開放方向不變、道路不偏、力度不減。45年來,從開啟新時期到跨入新世紀,從站上新起點到進入新時代,我們黨引領各族人民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歷史畫卷,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奮鬥讚歌。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向廣度和深度推進,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推動許多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書寫了用好「關鍵一招」、走好「必由之路」新的歷史篇章。

放眼今日之中國,經濟總體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安全發展基礎鞏固夯實……蒸蒸日上的發展態勢,充分印證了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慶祝改革開放45周年,最好的方式就是繼續接力奔跑,以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進行到底,為當代中國高質量發展塑造新的格局、開闢新的境界。

江西蘆溪縣宣風鎮珠亭村人民調解員陽昌紹(中)為珠亭村的百姓宣講民法典知識(2021年8月17日攝)。 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 攝

45年接力跑,歷史昭示我們,改革開放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的面貌和中華民族的面貌。從興辦深圳等經濟特區到加入世貿組織,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加快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沒有從「殺出一條血路」到「闖出一條新路」的謀略和引領,就沒有大江南北春潮湧動的新局;沒有「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決策和號令,就沒有新時代的氣勢如虹。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書寫世界上「最成功的脫貧故事」……改革開放開闢了獨特的發展道路,打開了更加繁榮的大門,創造了許許多多讓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蹟。特別是在風雷激盪的新時代改革開放大潮中,謀劃更有智慧、行動更加穩健,推動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良性互動,下好「一盤棋」、打好「組合拳」,一系列基礎性制度體系基本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黨和國家事業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的億萬中華兒女,正以堅定的自信、卓絕的智慧、無畏的勇氣,行進在追夢路上,奮力創造屬於自己也屬於時代的光輝業績,共同書寫新時代的中國奇蹟,讓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成為當代中國最顯著的特徵、最壯麗的氣象。

45年不止步,現實明示我們,改革開放是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由之路。45年風雨同舟,45年披荊斬棘,45年砥礪奮進,改革開放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這是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從夯基壘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進、積厚成勢,再到系統集成、協同高效,全面深化改革的壯美畫卷徐徐鋪展,見證了改革開放是我們始終堅守的正確之路、強國之路、富民之路,必須「堅持方向不變、道路不偏、力度不減,推動新時代改革開放走得更穩、走得更遠」。當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引發的各類衍生風險、帶來的各種嚴峻挑戰,使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複雜程度、敏感程度、艱巨程度前所未有。向高處登攀、向遠方前行,還有一道道山樑需要翻越,一個個險灘必須跋涉。我們絕不能有半點驕傲自滿、固步自封,也絕不能有絲毫猶豫不決、徘徊彷徨,必須勇立潮頭、奮勇搏擊,以永遠在路上的堅定執著,向著既定的目標,沿著正確的路徑,把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站在高山眺望遠方,今日之中國,前進方向更加明確、價值取向更加鮮明、方法路徑更加成熟、胸懷視野更加開闊,在不斷邁入深水區的壯闊進程中,推動改革開放的航船開足馬力追趕「潮期」,駛向更深和更廣闊的「新海域」。

在貴州省雷山縣龍頭街道一處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村民和遊客在苗年活動中跳蘆笙舞(2020年11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45年再出發,未來召喚我們,追逐夢想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往往只有幾步,機遇不等人、問題不等人、時間不等人。當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加需要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中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和活力,凝聚起變革的力量、奮進的力量。從戶籍制度改革到織牢社會保障網,從清潔取暖到廁所革命,無論大事小情,只要哪裡有瓶頸制約,哪裡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發力點,就是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的主攻方向,極大激發了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創造偉力,提高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實踐證明,向最難處攻堅、向關鍵處挺進,既要有大膽創新的勇氣,也要有百折不撓的韌勁,必須時刻保持戰略清醒,從思想深處擺脫模式情結、路徑依賴,快馬加鞭未下鞍,持續向改革要動力、用改革增活力、以改革聚合力,用「釘釘子」的精神和「拔釘子」的勇氣,不斷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為增創現代化建設新優勢敲響奮進的鼓點,再創一個激情燃燒、幹事創業的火紅年代,讓一切推動社會發展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讓改革開放這個「關鍵一招」成就更加美好的生活,成就強國復興的夢想。

治國有常,利民為本。「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生動地詮釋了我們黨始終把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的價值追求。改革開放45年來,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讓發展活力充分迸發,讓社會財富競相涌流,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正是改革開放最本原的初心。實踐表明,無論改革開放的領域拓展到哪裡,無論外部條件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始終不變的是以人民為中心,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成效由人民評價,改革開放在深深紮根人民中固本浚源、澎湃向前。

接過新時代改革開放「接力棒」,跑好新征程民族復興「接力跑」,廣大黨員幹部必須深刻理解和把握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的豐富內涵、精神實質和實踐要求,站穩人民立場,忠誠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尊重人民首創精神,依靠人民推進改革、擴大開放,激發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創造偉力,讓改革開放「關鍵一招」永遠成為「決勝一招」,沿著「必由之路」奪取新的偉大勝利。

作者:林偉 廣西防城港市紀委監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2fbf86f6af49d63e9b2d0f1093b1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