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糕,我家貓明明絕育了,為什麼還會發情?」

2022-09-05     鏟屎官與汪星人

原標題:「糟糕,我家貓明明絕育了,為什麼還會發情?」

你相信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嗎?

明明已經給貓咪做完了絕育,可是貓咪還是出現了發情期的行為。

這是一個網友養貓的親身經歷。

他家的小公貓,2歲多才帶去絕育;而在絕育之前,已經借給朋友家的貓咪配了幾次貓。

為了擔心貓咪年齡大了,身體會出現一些問題,所以他選擇帶貓咪絕育。

絕育之後的一段時間裡,貓咪倒是沒有表現出什麼問題。

該吃吃,該喝喝,體重也是平穩增長。

可是某天,網友忽然發現:

貓咪好像「又發情了」。

各位養貓的鏟屎官,對於小公貓發情應該有經驗:貓咪叫喚,隨意大小便,多次上廁所,而且會變得暴躁焦慮,渴望窗外的世界。

這就讓網友很詫異:「我家貓明明絕育完了,為啥還會這個樣子?」

這讓我想到了之前的一個案例。

一個網友收養了流浪貓,直接帶去寵物醫院給貓咪絕育。

一次絕育公貓600塊錢,他帶去了5隻流浪貓,只有1隻絕育成功。

另外4隻是什麼情況?只是看上去絕育了,實際上貓咪的「隱睪」並沒有被摘除。

所以,貓咪明明絕育了,卻還是會有發情期的行為表現。

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貓咪的隱睪沒有被切掉」。

跟貓咪的行為模式有關。

舉個例子:

貓咪之前已經習慣了這種行為,對於貓咪來說,它們即使是無意識的行動,也會表現出類似的動作。

雖然貓咪已經絕育了,可貓咪平時的一些動作,還是會趨向於發情期的表現。

這就讓鏟屎官誤以為:「糟糕,我給貓咪做了假的絕育手術。」

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分析,貓咪之所以頻繁會產生髮情期才有的行為。

這可能是貓咪體內的激素沒有完全消失,還有一部分殘留在體內。

只不過,這個極端的貓咪,已經變成了「有心無力」的狀態。

即使它們有這個心思,也已經不具備了某些能力。

一般來說,貓咪在8個月之前絕育,往往會出現體內激素殘留的現象。

因為8個月之前的貓咪,身體還沒有發育完全,還會成長。

鏟屎官帶著貓咪去絕育,應該注意哪些事情?

首先,最好等到貓咪1歲左右,第一次發情期過去後,再帶貓咪做絕育。

那樣的話,貓咪的身體已經差不多發育完了,一般不會出現再次發情的行為。

其次,提前給貓咪斷水斷食。

一般是12個小時左右,不讓貓咪吃東西,也不讓貓咪喝水。

這麼做的目的,就是避免貓咪絕育手術時,被嗆到。

最後,貓咪絕育後,帶貓咪回家一定不要讓貓咪舔傷口。

最好給貓咪戴上「伊莉莎白圈」,這樣有利於貓咪恢復。

今日話題:

你會帶著家裡的貓咪做絕育嗎?

你如何看待貓咪絕育?

(文章配圖來源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225c3c9f6bcd1dcfacf1a8ca1157a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