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直播間:消費新寵還是「割韭菜」新招?

2024-09-18     昆明信息港

「沉迷各種盲盒直播間無法自拔」「我這個幾乎用不到筆的人居然被直播間文具盲盒對對碰迷住了」「看一晚上盲盒直播間到四點,抽了兩個雷款,這下真的老實了」……近期,網際網路上銷售盲盒的直播間大火,萬物皆可抽盲盒。盲盒愛好者掛在嘴邊的「歐」就是運氣好,「非」就是運氣差,「雷」則表示剛好抽出了自己最不喜歡的款式。

萬物皆可「對對碰」,盲盒玩出新花樣

記者觀察到,光是抖音一個平台,下午三點同時直播的商家就有不下百個,觀看人數從幾人到上千人不等,直播間的盲盒品類更是五花八門:從最出圈的「烏龜對對碰」這類觀賞型樹脂小玩具的對對碰,發展到手機串繩、衛生紙、中性筆等實用產品的對對碰,也有一系列二次元各ip的盲盒、盲袋、盲卡等周邊產品,還有各類精美的香薰蠟燭、盲娃陶瓷杯、潮玩等擺件。

「19塊9,拆12支中性筆,保底40支,歐氣無上限!」在抖音的一個寫字筆對對碰直播間中,主播手中不停地拆著面前堆放的筆盒,快速拿出裡面五顏六色的中性筆,一支一支。同時口中不斷重複著規則:「拆到許願色加拆一支,拆到相同顏色的可以碰了再拆一支,復活兩次,直到沒有相同顏色的筆停止遊戲。」

直播間的商家往往會事先固定好幾個顏色,用來給買家許願,顏色不好分辨的物品就分別貼上各種顏色的貼紙,一旦出現了許願顏色或者是相同顏色,都可以獲得加拆的獎勵。買得越多,基數越大,也就送得越多,每當拆出高額獎勵的組合後,主播更是會喊出「老闆歐氣!」「歐皇寶寶!」等,彈幕區也滿屏羨慕嫉妒,看到這氛圍不少觀眾心癢難耐,紛紛下場想要試試手氣。一個人數不超過百人的直播間,下單後也要等待二十分鐘左右才能蹲到自己的單。「本來就是想看看別人能抽到多少個,不知不覺時間就過去很久了,有時候能看一個多小時。」在直播間下單排隊的張女士說,「看著看著自己也想碰碰運氣」。

盲盒直播風靡:情緒價值+趣味玩法=購物新體驗

泡泡瑪特,一家2010年誕生於中國北京的玩具公司,也是中國最早的盲盒品牌,其身影已出現在各個城市的各大商圈,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存在。其「固定款」+「隱藏款」的玩法模式吸納了大批粉絲,現如今,網際網路上代拆如泡泡瑪特等正品潮玩的直播間不在少數。

網友啾啾是一名潮玩愛好者,從2020年入坑開始就斷斷續續在線下買了不少泡泡瑪特、tnt space之類的盲盒,「看到喜歡的就會忍不住下單買一些」。她在八月中旬偶然看到代拆盲盒的直播後,就經常「駐守」在直播間,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已經花了1500多元。她笑稱:「不算的時候完全沒意識到花了這麼多,以前去商場才買一次,現在上班摸魚可以買,在家躺著可以買,在外面玩還買!」啾啾認為,盲盒直播間相比於線下的自己拆盲盒增加了一些玩法,更有趣味性,而且許多主播都特別會提供情緒價值。「誇你運氣好呀,說他們自己虧本了,雖然都清楚商家是穩賺不賠的,這些小東西也不值多少錢,但誰能拒絕主播的一連串的『老闆』『歐皇』『寶寶』的稱呼呢。」

「也不一定要有什麼用才買,買了他們放家裡我就不是最『無用』的了。」網友小路這樣調侃自己買的這些「美麗小廢物」,小路同樣喜歡精美的潮玩萌粒,從八月份到九月份,前前後後已經花了2000多塊,她覺得線上盲盒更加容易衝動消費。「線上盲盒抽完了可以跟直播間的小夥伴或者和主播換自己喜歡的款式,而且氛圍情緒烘托到了也會激情下單,線下的話就只有對盲盒產品單純的喜愛,情緒價值還是直播間提供得更足。」

在直播間拆盲盒的過程中,由於有許多觀眾的存在,讓人能夠看到彼此的運氣好壞,很多看客有時也會抱著試一試的心理去碰運氣,很多人像小路這樣嘗到抽盲盒的驚喜感之後就想要繼續,要是中了自己喜歡的或是出貨機率極小的隱藏版與高定版,那就更停不下來了。「就是看運氣能到哪裡,主打一個『上頭』」。小路說。

記者觀察發現,除了潮玩賽道,實用類盲盒直播間同樣吸引了不少流量。深夜12點,抖音上依舊有許多觀眾人數上千的盲盒直播間。一個99元拆6條文玩手串的直播間不斷有買家下單,購買者茜茜說:「這樣的直播間既有種草的意義,又有新意和刺激感,看著不同的手串被拆出來,有些心動款就很想抽到,而且每條手串價格都不太一樣,也會想試試用便宜的價格開出一些比較貴的款式。」餐具盲盒、文具盲盒、首飾盲盒、生活用品盲盒,這些實用類盲盒似乎擁有了得天獨厚的優勢,「多一個不多,反正都能派上用場」,自盲盒直播興起,開盲盒不再是潮人的專屬玩法,受眾群體大大拓寬。

盲盒直播間的套路與入局「流量陷阱」

在盲盒直播間熱度居高不下的同時,記者也發現了一些問題。網友「馬馬虎虎虎皮卷」在小紅書發帖稱:「盲盒萌粒甲醛超標,家人們快扔遠點吧!」帖子發出後收到了上百條評論,大多都反映自己家裡的盲盒也有味道,網友兔子評論:「盲盒真的太上頭,入坑就十來天,莫名其妙就給萌粒花了一千,現在整個屋子甲醛味極重。」這番「大冤種」的操作引起了不少網友共鳴:「看來大家都一樣,很容易『上頭』,一進直播間就失去了對時間和金錢的感知,咔咔買。」

除了盲盒本身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還有不少網友反映部分盲盒直播間的多種套路:對於商家來說,盲盒可能不「盲」。有網友在直播間發現一家商戶賣的盲盒普通款的貼紙都是在撕拉條之下,而開出的隱藏款貼紙都要靠上一些,猜測主播是知道隱藏款的位置的,一直留到後面才開。有業內人士透露:一些商家確實會去收散盒,再單獨收少量的隱藏款,都是未拆的,但是早就知道隱藏款是哪一個;還有一些商家打著正版盲盒的旗號來出售盜版或者是二手盲盒,個別眼尖買家收到貨發現貨不對板時,賣家的帳號已經註銷了;還有些直播間隔一段時間內會有一個人能夠開出比普通人更多更好的東西,排除運氣極好的情況,就是商家找來的「托」,帶動氛圍,誘導直播間的觀眾下單……

另外,記者在搜索淘寶、拼多多、阿里巴巴等多個購物平台後發現,直播間同款烏龜玩具單價大概是5毛一個,買得越多就會越便宜,同款馬克杯在拼多多上價格從十幾元到二十幾元不等,而直播間拆單個就要39.9元,如此算下來,一場盲盒直播的利潤著實可觀。

這個看似穩賺不賠的生意迅速吸引了大量主播入局,記者聯繫到新人主播小芋,「下定決心開始直播盲盒主要因為其特殊性,幾乎所有商家都會制定『拆開不退』等規則,售後問題較少,成本也就更為可觀。拆完立刻出快遞單,這次交易就結束了。」小芋表示,八月初開始在小紅書做「紙巾對對碰」的盲盒,自己前期投入大概1500元,大部分都花費在店鋪押金和保證金以及營業執照上,備了300包迷你濕紙巾,但在開播幾次後發現,自然流之下基本沒有人觀看,成交單為0。直到用「19.9元保底50包」這樣虧本的價格做了一次活動,才打破了0交易的紀錄。

從八月到九月,小芋一共開播了八次,但是加起來的單數也沒有超過五十單,一個月的嘗試只是勉強回本。「起號太難了,而且現在做盲盒直播間的越來越多,同質化非常嚴重,原本預期的客流也被分散了,很多時候都是年長一些的觀眾在看,根本沒人下單,沒人下單觀看人數就會越來越少,如此惡性循環。」

在網絡上也有許多想要分一杯羹的主播躍躍欲試,但在各大社交平台讓人看清盲盒經濟的帖子、視頻也不在少數,不論是「買」還是「賣」,切忌腦子一熱就出手!(開屏新聞 記者孫嘉辰 鄧莎莎 實習生錢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07bc7e4ef3460ccc06f9bb7168655e1.html



















今晚調油價!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