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到富士康將產能轉移到印度了,我們看到蘋果手機增加了在越南和印度的產量和訂單,於是很多人認為外資正在流出。
但實際情況是怎麼樣?數據更能說明真相。
第一項數據,來自匯率的變化。
就在11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的離岸匯率已經出現了連續的大幅度上漲,目前的匯率是7.21,估計很快就會上漲突破7.20。
就在不久前,這一個匯率數據還是7.3以上甚至達到了7.3681,很顯然在外資持續的買入人民幣資產後,我們的匯率在持續的反彈中。
第二項數據是外企的新增數量。
商務部在11月17日提供了一份最新的數據,在今年的前10個月,全國新開設的外商投資企業多達41,947家,這一個數據與去年相比增加了32.1%。
顯然外資不是在撤離中國市場,而是在蜂擁而至。
確實,可能有些國家想搞脫鉤斷鏈,不斷想辦法讓本國企業回流。但是我們卻看到更多的國家看中了中國市場。
我們可以看看第三項數據,加拿大的對華投資翻倍式增長,增幅達到了110.3%。同樣在大幅度增長的還包括英國和法國分別增長94.6%和90%。
也許某些國家和某些公司確實有撤離跡象,但很快他們就會後悔,因為留下的市場空間早就被加拿大英國法國等其他國家占領了。
而且我國的產業結構取得了明顯的發展新加入中國市場的外資企業更加集中於高技術製造業上,這體現在第4項數據上。
從這一個數據可以明顯的看出,全國製造業利用外資的增長幅度1.9%,但其中高技術製造業的利用外資增長了9.5%。顯然我們在利用外資方面更加集中於高技術產業。
可能也有朋友指出北向資金在前段時間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流出。
不過我們需要注意到這一段時間北向資金的流入勢頭比較迅猛。
而且我們還需要注意,當日的資金流動很有可能出現誤導。我們從三季度的上市公司季報中可以看到,外資出現在前十大流通股東的企業數量已經高達800餘家。
除了華爾街正在不斷的加大投資之外,中東土豪包括科威特,阿聯的主權基金,也在不斷的加大對我國上市企業的投資。
這些資金不斷的加大對中國的投資,完全是在進行對比之後,感覺中國的經濟發展更加迅猛有力。
前三個季度中國的GDP增長率同比達到了5.2%,估計美國的同比增長率僅2.2%。
可能大家被美國三季度的增長4.9%所吸引,但提醒大家,這是季度環比年率,而且這也是美國前三季度的最高數據,估計第4季度將下跌至僅增長1.2%。
此外歐洲第三季度已經陷入了環比下跌0.1%。
同樣日本最新發布的三季度數據也出現了衰退。
也許目前中國的增長率比前幾年並不算高,但是在全球進行對比,優勢卻非常明顯,海外資金在選擇具體的投資方向時,自然經過了詳細的對比,最終選擇加大對中國的投資。
此外在此時加大對中國的投資,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優勢是在於匯率方面。
目前買入中國資產,不但可以享受未來的資產增值,還可以享受人民幣匯率的上漲。
11月上漲1249點只是開始,預計在未來的幾年人民幣兌美元還會出現大幅度的增長。這與美元指數不斷的下跌有關,而根本原因是在於美元沒有了不斷加息的支撐,本身的經濟面又不足以支撐美元強勢,所以美元匯率只有下跌一種可能。
而在這之前人民幣對其他的主要貨幣本身已經處於升值之中,這就意味著,現在海外資金進行中國市場的投資未來轉換回本國貨幣時,還可以額外獲得匯率上的升值。
看來,資金才是最聰明的。
既然看到了這裡,如果覺得還不錯,請順手點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016bc6faec292206985082ab0dcadf2.html